【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钢结构裙房桁架及其安装工艺
[0001]本申请涉及钢结构安装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钢结构裙房桁架及其安装工艺。
技术介绍
[0002]裙房是指在高层建筑主体投影范围外,与高层建筑相连的建筑高度不超过24米的附属建筑。其中,裙房桁架是个构化的一种梁式结构,由于裙房桁架的抗弯性能较好,通常用于大跨度的裙房中。钢结构裙房桁架通常包括两个矩形端板、多个连接于两个矩形端板之间的支撑杆以及多个连接于相邻支撑杆之间的斜撑杆。
[0003]相关技术中申请号为CN201710052837.4的中国专利,提出了大跨度钢桁架安装方法,属于钢结构安装
,包括准备工作
→
钢桁架组装
→
第一榀大跨度钢桁架吊装
→
后续钢桁架安装的施工步骤,其中大跨度钢桁架通过两个吊车进行吊装。
[0004]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专利技术人认为存在有以下缺陷:在两个吊车吊装钢桁架的过程中,需要吊车司机或者施工人员实时观察钢桁架的水平情况,由于钢桁架跨度大且钢桁架吊装高度大,使得钢桁架在移动至钢立柱上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钢结构裙房桁架的安装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拼装钢桁架:运输钢桁架部件至施工现场,并于施工现场拼装各个部件,再于钢桁架的两端均套设吊装环(3),并连接吊装环(3)的端面与钢桁架的矩形端板(2);S2、吊运钢桁架:两个吊车(7)分别通过吊绳连接两个吊装环(3),同时通过水平监测机构(4)协助吊车(7)平稳地吊升钢桁架;S3、对接钢桁架与钢立柱(1):引导钢桁架进入两个钢立柱(1)之间,并临时固定钢桁架,再对钢桁架与立柱进行螺栓连接并焊接;所述水平监测机构(4)包括设置于任一所述吊装环(3)上的第一海拔高度传感器(41)、设置于另一所述吊装环(3)上的第二海拔高度传感器(42)、与所述第一海拔高度传感器(41)以及所述第二海拔高度传感器(42)均电连接的数据处理MCU(43)、与所述数据处理MCU(43)电连接的第一控制MCU(44)、设置于任一吊车(7)上的第一警报器(45)和设置于另一吊车(7)上的第二警报器(46),所述第一海拔高度传感器(41)与所述第一警报器(45)对应同一个所述吊装环(3),所述第二海拔高度传感器(42)与所述第二警报器(46)对应同一个所述吊装环(3),所述第一控制MCU(44)与所述第一警报器(45)以及所述第二警报器(46)均电连接;所述第一海拔高度传感器(41),用于监测所述钢桁架一端的第一海报高度且生成第一海拔高度数据,并将所述第一海拔高度数据传输至所述数据处理MCU(43);所述第二海拔高度传感器(42),用于监测所述钢桁架另一端的第二海报高度且生成第二海拔高度数据,并将所述第二海拔高度数据传输至所述数据处理MCU(43);所述数据处理MCU(43),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海拔高度数据与所述第二海拔高度数据计算第一海拔高度与第二海拔高度之间的差值且生成差值数据,并将所述差值数据传输至第一控制MCU(44);所述第一控制MCU(44),用于根据所述差值数据判断差值是否超出范围,若高于范围的最大值则控制所述第一警报器(45)发生警报,并控制所述第二警报器(46)停止警报,若处于范围内则控制所述第一警报器(45)与所述第二警报器(46)停止警报,若低于范围内则控制所述第二警报器(46)发生警报,并控制所述第一警报器(45)停止警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结构裙房桁架的安装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吊装环(3)包括U型部(31)、可拆式连接于所述U型部(31)开口端的水平部(32)和多个分别设置于所述U型部(31)与所述水平部(32)上的支撑件(33);所述U型部(31)套设于所述钢桁架的支撑杆(21)周侧,且与所述钢桁架的矩形端板(2)可拆式连接;所述支撑件(33)用于支撑所述钢桁架的支撑杆(21)。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钢结构裙房桁架的安装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件(33)包括固接于所述U型部(31)或所述水平部(32)上的连接杆(331)和固接于所述连接杆(331)上的抵接板(332),所述抵接板(332)与所述钢桁架的支撑杆(21)抵接。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钢结构裙房桁架的安装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浩,徐俊峰,徐坤,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新支点钢结构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