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用于离网下的直流微网群功率协调控制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3284614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30 23:4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适用于离网下的直流微网群功率协调控制方法,具体为:根据底层分布式微源的U/I下垂特性,为电压控制外环建立合适电压参考值;通过二次调节下垂单元的参考电压,消除底层下垂控制引起的子网直流母线电压偏差,实现子网间的平滑连接;建立互济子网间的功率分配机制,利用母线允许范围内的电压偏差完成预设的子网间功率传输,降低子网互济能力不平衡。该方法能快速响应负载的突变,保障群内各子网可靠运行的同时,提高了离网模式下微网群的集体化运作效益。网群的集体化运作效益。网群的集体化运作效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适用于离网下的直流微网群功率协调控制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微电网功率协调与控制
,具体涉及一种适用于离网下的直流微网群功率协调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是我国能源发展战略的重要一环,以微电网作为载体来消纳分布式可再生能源已经成为一种新的供配电趋势。直流微电网因为无需考虑无功、谐波、同频同相等问题得到了研究人员的广泛关注。相比于交流微电网,直流微电网减少了电压等级的转换和接口变换器的数量,提高了电能传输效率的同时也降低了初期投入成本。但在,离网模式下运行的微电网存在容量有限、模式单一、抗扰动能力差等缺陷,降低了其供电可靠性。因此,将邻近的微电网互联成群可以实现微网间的能量互济、互为备用,有利于能源的再次分配。微网群内各子微网共同承担着群落的功率缺额,消纳冗余的可再生能源,保障了更高供电质量的同时,减少了大规模的弃光弃风现象。相比于单微网,微网群的结构更复杂、功率流向多变、运行工况增加使其协调控制难度更高。
[0003]微网群的功率协调控制方法主要分为分散式、集中式、分布式控制等。分散式控制典型特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适用于离网下的直流微网群功率协调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按照以下步骤实施:步骤1、根据底层分布式微源的U/I下垂特性,为电压控制外环建立合适电压参考值;步骤2、通过二次调节下垂单元的参考电压,消除底层下垂控制引起的子网直流母线电压偏差,实现子网间的平滑连接;步骤3、建立互济子网间的功率分配机制,利用母线允许范围内的电压偏差完成预设的子网间功率传输,降低子网互济能力不平衡。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离网下的直流微网群功率协调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具体为:步骤1.1、通过U/I下垂特性方程为电压控制外环建立合适电压参考值u
ref
,如式(1)所示:其中,u
*MG
为子网的母线电压给定值,i
o
为变换器输出电流,R
d
为虚拟电阻;按照变换器额定容量进行功率分配的虚拟电阻值R
d
,如式(2)所示:其中,u
min
为微网允许的最低电压,I
max
为变换器最大输出电流;步骤1.2、根据子网内各微源的不同特性进行工作模式划分;对储能单元的荷电状态SOC
b,i
设置上下限值:SOC
b,min
≤SOC
b,i
≤SOC
b,max
ꢀꢀꢀꢀꢀꢀ
(3);其中,SOC
b,min
、SOC
b,max
分别为储能单元SOC上下限值;底层下垂控制电压偏差值Δu
pri,j
如下:其中,u
*MG,j
为第j个子网的母线电压给定值,u
MG,j
为j个子网实际母线电压。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适用于离网下的直流微网群功率协调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具体为:步骤2.1、子网离网运行时,将子网母线电压额定值发送至下垂控制单元来消除子网内部的电压偏差,通过上下垂直移动下垂曲线相应地改变子网内下垂单元的参考电压;其中,Δu
sec,j
为子网离网运行下的母线电压二次控制补偿值,k
ps
和k
is
是母线电压二次调整PI控制参数;步骤2.2、子网互联运行时,利用低带宽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辉曾成张伟亮支娜明旭吴林昆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