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多支护构造的多层地下通道施工组件及其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283340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30 23:4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基于多支护构造的多层地下通道施工组件及其工艺,该施工组件包括基坑上设置的基坑支护,所述的基坑支护包括钢板桩支护件,双排桩支护件,咬合桩支护件,所述咬合桩支护件包括咬合桩导墙,所述的咬合桩导墙包括左右对称设置的两T型梁,所述的咬合桩导墙沿咬合桩桩位走向布置,位于咬合桩导墙内侧设置木支撑件,木支撑件与咬合桩导墙之间插接;所述的双排桩支护件包括左右对称设置的冠梁,冠梁下方设置后排柱,冠梁之间设置连梁,所述的冠梁或连梁的钢筋延伸至后排柱的顶部。本发明专利技术方案施工难度较低,建施投入成本也不高,适用于各种土层的工况。用于各种土层的工况。用于各种土层的工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多支护构造的多层地下通道施工组件及其工艺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建筑施工
,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多支护构造的多层地下通道施工组件及其工艺。

技术介绍

[0002]基坑支护是地下通道施工的重要构造,设置于下穿通道、地道、雨水箱涵及路交叉口道路以实现保通。现有的(基坑)支护构造多采用高压旋喷桩,高压旋喷桩是以高压旋转的喷嘴将水泥浆喷入土层与土体混合,形成连续搭接的水泥加固体,这种施工适用于淤泥质土、软塑或可塑黏性土、粉土、砂土、素填土和碎石土等地基,对于土层构造复杂的地区,其使用效果就不太理想,施工难度大不说,建施投入成本也高。
[0003]因此,在实际施工中需要一种适用于各种土层,包括低压缩性强风化岩、中等压缩性土、中等偏高压缩性土、低压缩性强风化岩、微压缩性中风化极软岩,以及基于土层构造考虑地表水及地下水(地下水包括滞水、承压水)的工况的一种基于多支护构造的多层地下通道施工组件及其工艺。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多支护构造的多层地下通道施工组件及其工艺,施工难度较低,建施投入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多支护构造的多层地下通道施工组件,包括基坑上设置的基坑支护,所述的基坑支护包括钢板桩支护件(10),双排桩支护件(20),咬合桩支护件(30),其特征在于,所述咬合桩支护件(30)包括咬合桩导墙(31),所述的咬合桩导墙(31)包括左右对称设置的两T型梁,所述的咬合桩导墙(31)沿咬合桩桩位走向布置,位于咬合桩导墙(31)内侧设置木支撑件(32),木支撑件(32)与咬合桩导墙(31)之间插接;所述的双排桩支护件(20)包括左右对称设置的冠梁(21),冠梁(21)下方设置后排柱(22),冠梁(21)之间设置连梁(23),所述的冠梁(21)或连梁(23)的钢筋延伸至后排柱(22)的顶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多支护构造的多层地下通道施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咬合桩导墙(31)的顶面开设装配辅槽,装配辅槽内设置十字吊钩,咬合桩导墙(31)的内侧设置定位导槽;所述的木支撑件(32)的侧边为楔形,楔形的斜面朝下,木支撑件(32)的楔形侧边插置于所述的定位导槽内。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多支护构造的多层地下通道施工组件,其特征在于:木支撑件(32)的楔形侧边上开设贯通槽,咬合桩导墙(31)的顶面位于装配辅槽处设置贯通口,所述的贯通口与贯通槽相通。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多支护构造的多层地下通道施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冠梁(21)、连梁(23)、后排柱(22)的钢筋一体,该一体钢筋延伸至后排柱(22)的顶部。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多支护构造的多层地下通道施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钢板桩支护件(10)包括彼此插接的套件(11)和插件(12);套件(11)的外端板(11a)的内侧设置连接板(11c),连接板(11c)的内侧设置垫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生涛夏欢欢陆韶辉王健杨庆贾瑞坤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省公路桥梁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