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任意位置保持转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278170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30 23: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任意位置保持转轴,包括第一主体和第二主体,所述第一主体的连接端一体成型有第一连接管,所述第二主体的连接端一体成型有第二连接管,所述第二连接管的外壁套设有中间套,所述中间套位于第一连接管内,所述第二连接管的内部设置有中心筒,所述中心筒的内部由上至下依次设置有垫片、弹簧和锥台;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弹簧会在中心筒内向下推动锥台,继而利用锥台的锥形外壁推动两个摩擦块向中心筒外侧移动,以使摩擦块的端部紧紧的抵在第一连接管的内壁上,使得中心筒与第一连接管之间具备一定的转动阻尼,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使用时,能够凭借该转动阻尼在任意角度上对第一主体与第二主体间的夹角进行定位,使用更加方便。方便。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任意位置保持转轴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转轴,具体是一种任意位置保持转轴。

技术介绍

[0002]转轴是链接产品零部主件必须用到的、用于转动工作中既承受弯矩又承受扭矩的机械件。常见的转轴有:手机转轴(翻盖或旋转屏手机);笔记本电脑转轴;便携式DVD转轴;LED台灯转轴;LCD显示屏转轴;GPS等车载支架转轴等等。
[0003]现有的由于连接如显示屏、平板电脑、吊臂控制箱等设备的转轴大多不具备保持自身角度的能力,需借助螺丝等对转轴进行定位,在使用时较为繁琐,有待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任意位置保持转轴,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任意位置保持转轴,包括第一主体和第二主体,所述第一主体的连接端一体成型有第一连接管,所述第二主体的连接端一体成型有第二连接管,所述第二连接管的外壁套设有中间套,所述中间套位于第一连接管内,所述第二连接管的内部设置有中心筒,所述中心筒的内部由上至下依次设置有垫片、弹簧和锥台,所述弹簧的两端分别与垫片及锥台相抵,所述锥台的两侧对称设置有两个摩擦块,所述中心筒、第二连接管、中间套的外壁均贯穿设置有与摩擦块相适配的通孔,所述摩擦块的一端由对应的通孔穿出后与第一连接管的内壁相抵,所述摩擦块的另一端与锥台的锥形外壁相抵。
[0007]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锥台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滑块,所述滑块的外壁与中心筒的内壁贴合,所述滑块与中心筒滑动连接。
[0008]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摩擦块朝向锥台的一端为与锥台的锥形外壁相贴合的弧面。
[0009]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连接管的外壁转动套接有套环,所述套环的底部均匀设置有多个配合齿,所述第二主体的外壁与配合齿的对应处均开设有配合槽,所述配合槽与配合齿相适配,所述配合齿位于对应的配合槽内。
[0010]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主体的外壁两侧外壁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上盖和第一下盖,所述第一连接管位于第一上盖和第一下盖的内侧。
[0011]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二主体的两侧外壁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二上盖和第二下盖,所述第一连接管、第二连接管、中间套、中心筒、套环均位于第二上盖和第二下盖之间,所述第二上盖和第二下盖共同固定连接有挡片。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3]1、本技术中,弹簧会在中心筒内向下推动锥台,继而利用锥台的锥形外壁推动两个摩擦块向中心筒外侧移动,以使摩擦块的端部紧紧的抵在第一连接管的内壁上,使
得中心筒与第一连接管之间具备一定的转动阻尼,使本技术在使用时,能够凭借该转动阻尼在任意角度上对第一主体与第二主体间的夹角进行定位,使用更加方便。
[0014]2、本技术中,通过滑块与中心筒内壁的配合,能够提高锥台在中心筒内的稳定性,避免中心筒在弹簧的作用下产生歪斜,同时通过弧面的设置,能够使摩擦块的端部与锥台的外壁贴合的更加紧密,从而提高对摩擦块传动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一种任意位置保持转轴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一种任意位置保持转轴的爆炸图。
[0017]图3为一种任意位置保持转轴的局部剖视图。
[0018]图4为图3的局部放大图。
[0019]图5为一种任意位置保持转轴中配合齿的结构示意图。
[0020]其中,第一主体1、第一连接管2、第一上盖3、第一下盖4、第二主体5、第二连接管6、第二上盖7、第二下盖8、挡片9、中间套10、中心筒11、垫片12、弹簧13、摩擦块14、锥台15、滑块16、套环17、配合齿18、配合槽19。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2]请参阅图1~5,本技术实施例中,一种任意位置保持转轴,包括第一主体1和第二主体5,所述第一主体1的连接端一体成型有第一连接管2,所述第二主体5的连接端一体成型有第二连接管6,所述第二连接管6的外壁套设有中间套10,所述中间套10位于第一连接管2内,所述第二连接管6的内部设置有中心筒11,所述中心筒11的内部由上至下依次设置有垫片12、弹簧13和锥台15,所述弹簧13的两端分别与垫片12及锥台15相抵,所述锥台15的两侧对称设置有两个摩擦块14,所述中心筒11、第二连接管6、中间套10的外壁均贯穿设置有与摩擦块14相适配的通孔,所述摩擦块14的一端由对应的通孔穿出后与第一连接管2的内壁相抵,所述摩擦块14的另一端与锥台15的锥形外壁相抵。
[0023]所述锥台15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滑块16,所述滑块16的外壁与中心筒11的内壁贴合,所述滑块16与中心筒11滑动连接。
[0024]通过滑块16与中心筒11内壁的配合,能够提高锥台15在中心筒11内的稳定性,避免中心筒11在弹簧13的作用下产生歪斜。
[0025]所述摩擦块14朝向锥台15的一端为与锥台15的锥形外壁相贴合的弧面。
[0026]通过弧面的设置,能够使摩擦块14的端部与锥台15的外壁贴合的更加紧密,从而提高对摩擦块14传动的稳定性。
[0027]所述第一连接管2的外壁转动套接有套环17,所述套环17的顶部与第一连接管2的外壁相抵,所述套环17的底部均匀设置有多个配合齿18,所述第二主体5的外壁与配合齿18的对应处均开设有配合槽19,所述配合槽19与配合齿18相适配,所述配合齿18位于对应的
配合槽19内。
[0028]通过配合槽19与配合齿18的配合,能够在第一连接管2的外壁对第二主体5与套环17进行卡接,从而利用套环17与第一连接管2之间的摩擦力增大第一主体1与第二主体5间进行相互转动时的阻尼。
[0029]所述第一主体1的外壁两侧外壁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上盖3和第一下盖4,所述第一连接管2位于第一上盖3和第一下盖4的内侧。
[0030]所述第二主体5的两侧外壁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二上盖7和第二下盖8,所述第一连接管2、第二连接管6、中间套10、中心筒11、套环17均位于第二上盖7和第二下盖8之间,所述第二上盖7和第二下盖8共同固定连接有挡片9。
[0031]通过第一上盖3、第一下盖4、第二上盖7、第二下盖8的设置,不仅能够提高转轴的美观性,同时能够对中心筒11、中间套10等部件起到限位作用。
[0032]本技术的工作原理是:
[0033]本技术中,弹簧13会在中心筒11内向下推动锥台15,继而利用锥台15的锥形外壁推动两个摩擦块14向中心筒11外侧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任意位置保持转轴,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主体(1)和第二主体(5),所述第一主体(1)的连接端一体成型有第一连接管(2),所述第二主体(5)的连接端一体成型有第二连接管(6),所述第二连接管(6)的外壁套设有中间套(10),所述中间套(10)位于第一连接管(2)内,所述第二连接管(6)的内部设置有中心筒(11),所述中心筒(11)的内部由上至下依次设置有垫片(12)、弹簧(13)和锥台(15),所述弹簧(13)的两端分别与垫片(12)及锥台(15)相抵,所述锥台(15)的两侧对称设置有两个摩擦块(14),所述中心筒(11)、第二连接管(6)、中间套(10)的外壁均贯穿设置有与摩擦块(14)相适配的通孔,所述摩擦块(14)的一端由对应的通孔穿出后与第一连接管(2)的内壁相抵,所述摩擦块(14)的另一端与锥台(15)的锥形外壁相抵。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任意位置保持转轴,其特征在于:所述锥台(15)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滑块(16),所述滑块(16)的外壁与中心筒(11)的内壁贴合,所述滑块(16)与中心筒(11)滑动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奎霖黄友蕊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朴元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