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热不燃烧烟气通道组件及器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276839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30 23: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加热不燃烧烟气通道组件及器具,其设置在外壳体中,其包括设置在加热管中的加热烟道,以容纳烟支;在加热管侧壁上设置有一端与加热烟道连通的侧开孔,侧开孔至少分布在加热管侧壁的中部或下部;加热烟道外侧设置有一端与侧开孔另一端连通的侧烟气通道;侧烟气通道出气端用于连通烟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计合理、结构紧凑且使用方便。结构紧凑且使用方便。结构紧凑且使用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加热不燃烧烟气通道组件及器具


[0001]本技术属于新型烟草的加热不燃烧
,具体涉及一种可将单根烟支分段加热进行多次抽吸的烟气通道及器具设计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市面上加热不燃烧器具分为专用烟弹加热器具和传统卷烟加热器具,专用烟弹和传统卷烟只可进行单次加热抽吸,抽吸完毕后必须更换专用烟弹或传统卷烟。单次加热抽吸所需的烟丝量是基本固定的,专用烟弹可通过缩短长度来控制烟丝量,但传统卷烟长度固定,单支烟丝量远远多于加热单次所需的烟丝量,按照烟丝量计算可供多次加热抽吸,但目前的加热器具烟气通道设计无法支持单支烟分段多次加热抽吸,需要用户自行将传统卷烟裁剪成小段进行使用,或是加热一次就将整支烟支丢弃,裁剪卷烟或是加热一次丢弃均会造成烟丝的浪费,或是增加操作复杂度,用户体验较差。
[0003]目前市面上加热不燃烧器具烟气通道设计均为沿着专用烟弹或传统卷烟插入加热管方向,烟气通过专用烟弹或传统卷烟内部烟丝之间的空隙,然后通过烟弹自带滤嘴或器具固定嘴进行抽吸。单支烟无法分段加热多次抽吸的原因在于:将烟支分为多段进行加热,若首先加热靠近滤嘴段,再加热后面几段时,产生的烟气会被靠近滤嘴段的烟丝吸收,导致烟气无法穿过此段,无烟气或烟气量非常少。而先加热远离滤嘴段时,烟气同样会被靠近滤嘴的未加热段吸收,导致无烟气或烟气量非常少。若要烟气能够通过烟支,必须将整支烟全部进行加热。
[0004]CN201921788541.X 一种电子烟的Y型烟道结构、CN201821765055.1 一种电子烟的烟道结构,都没有有效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现有技术中烟支无法分段加热进行多次抽吸,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总的来说是提供一种加热不燃烧烟气通道组件及器具。
[0006]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0007]一种加热不燃烧烟气通道组件 ,其设置在外壳体中,其包括设置在加热管中的加热烟道,以容纳烟支;在加热管侧壁上设置有一端(即进气端)与加热烟道连通的侧开孔,侧开孔至少分布在加热管侧壁的中部或下部;
[0008]加热烟道外侧设置有一端与侧开孔另一端连通的侧烟气通道;侧烟气通道出气端用于连通烟嘴。
[0009]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
[0010]在烟嘴中设置有烟嘴通道,以与侧烟气通道出气端连通;
[0011]加热烟道上下贯通;
[0012]加热管分段电加热。
[0013]在烟嘴下端与加热管上端之间设置有顶部固定座,顶部固定座具有过渡腔,过渡
腔连通侧烟气通道及烟嘴通道或连通侧烟气通道、加热烟道及烟嘴通道。
[0014]在加热管下端设置有底部密封部;底部密封部与壳体整体设置或可拆卸连接;加热烟道下端与底部密封部的中心开孔连通,烟支一端穿过底部密封部进入加热烟道;烟支外侧壁与底部密封部的中心开孔内侧壁密封接触;当抽吸时,空气从烟支底部进入到加热烟道。
[0015]在顶部固定座、烟嘴和/或壳体上设置有烟气调节通道,烟气调节通道进口与过渡腔连通,烟气调节通道具有调节外界空气进气量的开孔。
[0016]在烟气调节通道的开孔处设置有盖子,以调节进气量。
[0017]侧烟气通道旁通设置在加热管中、加热管外侧、壳体中或加热管外侧与壳体内侧壁之间;
[0018]侧烟气通道在底部密封部和顶部固定座之间。
[0019]在加热管一侧设置有破烟衣组件,用于通过侧开孔,以刺破烟支的外包纸衣形成烟支侧面破孔 。
[0020]破烟衣组件包括活动设置在加热管外侧的尖锐物;在壳体上设置有侧导向部,以对尖锐物导向活动于侧导向部中。
[0021]一种加热不燃烧器具, 包括外壳体;在外壳体内设置有加热管,在加热管一端设置有烟嘴;在外壳体中设置有烟气通道组件。
[0022]本技术存在侧烟气通道,烟气除了可通过烟支内部烟丝缝隙吸出之外,还可通过侧烟气通道,然后通过与侧烟气通道相连的烟嘴进行抽吸;本技术尖锐物通过加热管侧开孔将烟支外层卷纸刺破,烟气可通过烟支外层卷纸的破孔进入侧烟气通道。本技术设计合理、成本低廉、结实耐用、安全可靠、操作简单、省时省力、节约资金、结构紧凑且使用方便。
附图说明
[0023]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立体图。
[0024]图2为图1的A

A剖视图。
[0025]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烟气通道示意图。
[0026]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0027]其中:烟嘴1、顶部固定座2、加热烟道3、尖锐物4、加热管5、侧开孔6、底部密封部7、烟支8、侧烟气通道21、烟气调节通道22、盖子23、烟支底部31、烟支侧面破孔32 、侧导向部33、过渡腔34、外界空气35;烟嘴通道36。
具体实施方式
[0028]实施例1,如图1

4所示,一种可支持烟支分段加热多次抽吸的烟气通道及器具,烟气通道包括烟嘴1的烟嘴通道36、顶部固定座2的过渡腔34、尖锐物4、加热管5、侧烟气通道21、烟气调节通道22及底部密封部7,烟嘴1密封套在顶部固定座2上;顶部固定座2与加热管5的上端密封配合,尖锐物4可通过加热管5上的侧开孔6刺破传统的烟支8,底部密封部与加热管5的下端密封配合。
[0029]底部密封部7与加热管5底部密封连接, 顶部固定座2与加热管5顶部密封连接,侧
烟气通道21旁通在底部密封部7和顶部固定座2之间,紧贴位于加热管5外壁,烟气调节通道22位于顶部固定座2上,可通过烟气调节通道22端部开孔大小调节外界空气进入量。
[0030]其中,加热管5具有上下贯通通孔,侧面有侧开孔6,且加热管5可分多段进行加热,加热顺序可通过电加热电路进行控制。
[0031]其中尖锐物4可进行伸缩活动,向前刺破烟支8外层卷纸后再收缩至初始状态,使烟气可通过烟支8外层卷纸上的破孔。
[0032]其中,底部密封部7中心开孔,与传统烟支8紧密配合,烟支8从底部密封部7插入,阻挡外界空气通过底部密封部7的中心孔壁和传统烟支8外层卷纸之间的缝隙大量进入。
[0033]其中,烟气调节通道22的一端有盖子23,通过盖子23的不同位置,可对烟气调节通道22的端部孔径大小进行调节,进而控制外界空气进入量。
[0034]如图2所示,侧烟气通道21紧贴加热管5的外壁,底部封闭,沿发热管5方向,顶部与顶部固定座2导通,以使得侧烟气通道21上端连接烟嘴1。
[0035]如图3所示,外界空气通过烟支底部31进入,与烟支8加热产生的气体混合成烟气,烟气可能很小一部分通过烟支8内部烟丝之间的阻尼缝隙进入顶部固定座2,烟气绝大部分通过烟支侧面破孔32进入侧烟气通道21;然后,通过侧烟气通道21进入顶部固定座2,两部分烟气可能在顶部固定座2内部结合,与通过烟气调节通道22进入的外界空气35进行再次混气,生成可供吸食的烟气。...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加热不燃烧烟气通道组件 ,其特征在于:其设置在外壳体中,其包括设置在加热管(5)中的加热烟道(3),以容纳烟支(8);在加热管(5)侧壁上设置有一端与加热烟道(3)连通的侧开孔(6),侧开孔(6)至少分布在加热管(5)侧壁的中部或下部;加热烟道(3)外侧设置有一端与侧开孔(6)另一端连通的侧烟气通道(21);侧烟气通道(21)出气端用于连通烟嘴(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热不燃烧烟气通道组件 ,其特征在于: 在烟嘴(1)中设置有烟嘴通道(36),以与侧烟气通道(21)出气端连通;加热烟道(3)上下贯通;加热管(5)分段电加热。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加热不燃烧烟气通道组件 ,其特征在于:在烟嘴(1)下端与加热管(5)上端之间设置有顶部固定座(2),顶部固定座(2)具有过渡腔(34),过渡腔(34)连通侧烟气通道(21)及烟嘴通道(36)或连通侧烟气通道(21)、加热烟道(3)及烟嘴通道(36)。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热不燃烧烟气通道组件 ,其特征在于:在加热管(5)下端设置有底部密封部(7);底部密封部(7)与壳体整体设置或可拆卸连接;加热烟道(3)下端与底部密封部(7)的中心开孔连通,烟支(8)一端穿过底部密封部(7)进入加热烟道(3);烟支(8)外侧壁与底部密封部(7)的中心开孔内侧壁密封接触;当抽吸时,空气从烟支底部(31)进入到加热烟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宁董成于福涌任义兆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海大新星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