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胸腔引流用连接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274210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30 23: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胸腔引流用连接装置,包括三通管道,所述三通管道包括第一通道、第二通道和第三通道,所述第一通道与胸腔引流管连通,所述第二通道设置有用于药物注射或胸腔冲洗的进液管,所述第二通道和第三通道设置有用于连接引流装置的第一连接管,所述第二通道和第三通道上均设置有启闭第二通道或第三通道的开关,所述开关包括设置在三通管道内的中空圆球和驱动所述中空圆球旋转的旋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针对引流袋和引流瓶的连接头具有不同尺寸的问题提供了一种既可以用于连接引流袋也可以连接引流瓶的连接装置,通过提供一种胸腔引流连接装置,将不再使用橡胶管,使连接引流袋与连接引流瓶时无滑脱风险。流袋与连接引流瓶时无滑脱风险。流袋与连接引流瓶时无滑脱风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胸腔引流用连接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尤其涉及一种胸腔引流用连接装置。

技术介绍

[0002]临床上大量胸腔积液(包括脓胸)及气胸的患者不在少数,往往会引起咳嗽、发热、胸闷或呼吸困难等一系列不是症状,对患者的预后及生活质量造成严重的影响。传统上,临床医生在遇到大量胸腔积液、脓胸或者气胸的患者,大多是予以留置胸腔引流管,引流出胸腔积液、气体等。
[0003]在胸腔闭式引流治疗过程中穿刺胸腔后需要连接引流袋,但需要胸腔内注药或冲洗胸腔时,只能将连接处取下,破坏引流系统的密闭性;现在通常选用橡胶管灭菌后与引流袋或引流瓶接头连接,因橡胶管有一定的膨胀空间,具有一定的滑脱风险,对病人的安全造成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一项或多项不足,提供一种胸腔引流用连接装置。
[0005]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包括三通管道,所述三通管道包括第一通道、第二通道和第三通道,所述第一通道与胸腔引流管连通,所述第二通道设置有用于药物注射或胸腔冲洗的进液管,所述第三通道设置有用于连接引流装置的第一连接管,所述第二通道和第三通道上均设置有启闭第二通道或第三通道的开关,所述开关包括设置在三通管道内的中空圆球和驱动所述中空圆球旋转的旋钮。通过连接装置将引流装置连接到所述三通管道上,可直接通过三通管道上的开关对患者进行治疗。
[0006]本技术可选的,所述引流装置包括第二连接管和引流袋,第二连接管上设置有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所述引流袋的连接头通过第一凹槽与第二连接管连接,所述第二连接管通过第二凹槽与第一连接管相连。
[0007]本技术可选的,所述引流装置包括第二连接管、引流瓶,所述第二连接管上设置有第三凹槽和第四凹槽,所述引流瓶的连接头通过第一凹槽与第二连接管连接,所述第二连接管通过第四凹槽与第一连接管相连。
[0008]本技术可选的,所述第一连接管由连接三通管道的第一连接段和连接第二连接管的第二连接段组成,所述第一连接段与三通管通过螺纹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段内径逐渐变大且所述第二连接段外壁上设置有多个用于连接固定第二连接管的第一限位块。
[0009]本技术可选的,所述第一连接管包括连接三通管道的第一连接段和连接第二连接管的第五连接段,所述第一连接段三通管道通过螺纹连接,所述第五连接段包括两段内径不同的第三连接管和第四连接管,所述第三连接管与第四连接管外均设置有用于连接固定第二连接管的第二限位块。
[0010]本技术可选的,所述第三连接管内径那个小于第四连接管内径。
[0011]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2](1)不再使用橡胶管,增强了密闭性和无菌性,连接处无滑脱的风险;
[0013](2)可连接常用的引流袋及胸腔引流瓶,且一次性使用,无菌效果明显;
[0014](3)对患者胸腔进行注射和清洗时,不用取下引流袋或引流瓶,可直接通过三通管道上的开关实现注射和清洗,确保了装置的气密性,保障患者的健康。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本技术第一连接管结构示意图;
[0017]图3为本技术第一连接管结构示意图;
[0018]图4为本技术第二连接管结构示意图;
[0019]图5为本技术第二连接管结构示意图;
[0020]图6为本技术引流袋和引流瓶接头结构示意图;
[0021]图中:1、三通管;2、胸腔引流管;3、第一连接管;301、第一限位块;302、第三连接管;303、第四连接管;304、第二限位块;4、进液管;5、第二连接管;501、第一凹槽;502、第二凹槽;503、第三凹槽;504、第四凹槽;601、中空圆球;602、旋钮。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3]实施例一
[0024]参阅图1、图2、图4和图6,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胸腔引流用连接装置,包括三通管道1,所述三通管道1包括第一通道、第二通道、和第三通道,所述第一通道为三通管道A端,所述第二通道为三通管道B端,所述第三通道为三通管道C端,所述三通管道A端与胸腔引流管2相连,所述三通管道B端设置有用于药物注射和胸腔冲洗的进液管,所述三通管道C端设置有用于连接引流装置的第一连接管3,所述三通管道B端和C端上均设置有开关,所述B端和C端上的开关可分别控制该三通管道1各自端口的开关,通过所述开关可实现对病人健康状态进行相应的调节,当病人胸腔积液时,将B端关闭,打开C端;当需要对病人胸腔进行冲洗和注药时,将C端关闭,打开B端然后通过进液管进行冲洗或注药。所述开关由设置在三通管道1内的中空圆球601和驱动所述中空圆球601旋转的旋钮组成,所述旋钮602分别设置在三通管道1的B端和C端,当需要开启通道时,旋转所述旋钮602,至中空圆球601中空部管道与所在管口平行,当需要关闭通道时,旋转所述旋钮602,至中空圆球601中空部管道与所在管口相切。
[0025]具体的,所述第一连接管3由连接三通管道1的第一连接段和连接第二连接管5的第二连接段组成,所述第一连接段与三通管道1通过螺纹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段内径由靠近三通管道1一端向另一端逐渐减小,且所述第二连接段外壁上设置有多个用于连接固定第二连接管5的限位块301,所述限位块301的内径随第二连接段内径的减小而减小,所述引流
装置由第二连接管5、引流袋或者引流瓶组成,所述连接引流袋的第二连接管5与连接引流瓶的第二连接管5的结构相似,但连接引流袋的第二连接管5的内径小于连接引流瓶的第二连接管5的内径,所述引流袋的连接头与设置在第二连接管5一端的第一凹槽501相连,所述第一连接管3通过设置在第二连接管5另一端的第二凹槽502与第二连接管5连接固定;所述引流瓶的连接头与设置在第二连接管5一端的第三凹槽503相连,所述第一连接管3通过设置在第二连接管5另一端的第四凹槽504与第二连接管5连接固定。所述第二凹槽502内径小于第四凹槽504,当引流装置选择使用引流袋时,可手动挤压将第一连接段内径大小与第二凹槽502相匹配的限位块301挤压进第二凹槽502内,使第一连接管3与第二连接管5连接固定;当引流装置中选择引流瓶时,可手动挤压将第一链接段内径大小与第四凹槽504相匹配的限位块301挤压进第四凹槽504内,使第一连接管3与第二连接管5连接固定。
[0026]实施例二:
[0027]与实施例一不同的是:
[0028]参阅图1、图3、图5、图6,所述第一连接管3由连接三通管道1的第一连接段和连接第二连接管5得第二连接段组成,所述第一连接段三通管道1通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胸腔引流用连接装置,包括三通管道(1),所述三通管道(1)包括第一通道、第二通道和第三通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道与胸腔引流管(2)连通,所述第二通道设置有用于药物注射或胸腔冲洗的进液管(4),所述第二通道和第三通道设置有用于连接引流装置的第一连接管(3),所述第二通道和第三通道上均设置有启闭第二通道或第三通道的开关,所述开关包括设置在三通管道(1)内的中空圆球(601)和驱动所述中空圆球(601)旋转的旋钮(60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胸腔引流用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流装置包括第二连接管(5)和引流袋,所述第二连接管(5)上设置有第一凹槽(501)和第二凹槽(502),所述引流袋的连接头通过第一凹槽(501)与第二连接管(5)连接,所述第二连接管(5)通过第二凹槽(502)与第一连接管(3)相连。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胸腔引流用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流装置包括第二连接管(5)和引流瓶,所述第二连接管(5)上设置有第三凹槽(503)和第四凹槽(504),所述引流瓶的连接头通过第三凹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樊蓉郭辉张艳妮
申请(专利权)人:什邡市人民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