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健鹰专利>正文

一种拖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2716 阅读:16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拖把,其拖把柄与拖把头通过万向节相连,拖把柄为空心管,管内有活塞和活塞杆,自拖把头到拖把柄设有通水道。可在拖地过程中进行抽水作业,无需经过吸水、拧干的多次重复工作,拖地十分方便。(*该技术在200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拖把,尤其涉及一种带吸水装置的拖把。在现有的拖把中,其吸水能力的大小主要由拖布的材料所决定,其缺点是拖把的吸水量受拖布数量的限制,而且拖布吸饱水后需经绞干才能再进行吸水工作,使用时十分不便。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抽水的拖把。为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拖把,包括拖把头和拖把柄,其特点是所述的拖把头与拖把柄之间通过一万向节相连,万向节由衬座和内球配合构成,衬座和内球内设有通水道,衬座内的通水道与拖把头相通,拖把柄为空心管,管内设有可抽动的活塞和活塞杆,拖把柄通过单向阀与内球的通水道相通,单向阀与活塞之间的管壁上设有排水口。所述的拖把头与衬座通水道的连接处设有过滤网。所述的拖把头由片板与衬座相连接,片板两侧设有带孔的凹槽,孔上插接有用于悬挂拖把条的棒条。所述的拖把头与衬座为活动连接。所述的排水口上活动连接有储水瓶。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可以在拖地过程中进行抽水作业,无需经过吸水、拧干的多次重复工作,使用十分方便。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技术方案作进一步描述。如附图说明图1所示拖把头1与拖把柄2之间通过一万向节3相连,万向节3由衬座4和内球5配合构成,衬座4和内球5内设有通水道10,衬座4内的通水道一端与拖把头1相通,较宽另一端与内球5的通水道相通,并使得内球5任一方向旋转时,通水道10仍能贯通。拖把柄2为空心圆管,拖把柄2管内设有可抽动的活塞6和活塞杆7,活塞6与管壁之间为滑动式密封连接,活塞杆7的长度应保证当活塞6推至底部时仍有一截露出在拖把柄2管外。拖把柄2通过单向阀8与内球5的通水道相通,单向阀8为圆珠式单向阀,其与活塞6之间的管壁上设有排水口9。排水口9上活动连接有储水瓶17。拖把头1由片板12、棒条16、和纤维丝做成的拖把条15构成,片板12两侧设有带孔13的凹槽14,孔13上插接有用于悬挂纤维丝的棒条16。片板12中心有一圆柱凸起,凸起内心开有通水道与衬座5连接,连接处设有过滤网11。凸起外表面有螺纹与衬座5通水道内表面螺纹连接,也可以插接。本实施例中棒条16的数量为六根,片板12的形状为正方形,纤维丝的长度应小于片板12的边长。使用时,将拖把头1紧按在地面上,抽动活塞杆7,使活塞6与单向阀8之间的空间内有一定的负压,在大气压的作用下,污水被吸至拖把柄2管内,然后推动活塞杆7,由于单向阀8的作用下从排水口9排出到储水瓶17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拖把,包括拖把头(1)和拖把柄(2),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拖把头(1)与拖把柄(2)之间通过一万向节(3)相连,万向节(3)由衬座(4)和内球(5)配合构成,衬座(4)和内球(5)内设有通水道(10),衬座(4)内的通水道与拖把头(1)相通,拖把柄(2)为空心管,管内设有可抽动的活塞(6)和活塞杆(7),拖把柄(2)通过单向阀(8)与内球(5)的通水道相通,单向阀(8)与活塞(6)之间的管壁上设有排水口(9)。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拖把,包括拖把头(1)和拖把柄(2),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拖把头(1)与拖把柄(2)之间通过一万向节(3)相连,万向节(3)由衬座(4)和内球(5)配合构成,衬座(4)和内球(5)内设有通水道(10),衬座(4)内的通水道与拖把头(1)相通,拖把柄(2)为空心管,管内设有可抽动的活塞(6)和活塞杆(7),拖把柄(2)通过单向阀(8)与内球(5)的通水道相通,单向阀(8)与活塞(6)之间的管壁上设有排水口(9)。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拖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健鹰
申请(专利权)人:李健鹰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3[中国|浙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