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混凝土框架连接节点及建筑构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266486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30 23:21
本申请涉及一种混凝土框架连接节点及建筑构造,涉及集成建筑领域,混凝土框架连接节点包括至少一组上下连接结构,上下连接结构包括上连接部和下连接部,上连接部与下连接部之间通过螺栓和螺母连接;上连接部的外壁上固定设置有用于与混凝土结构件上预埋钢筋固定连接的上锚固板;下连接部的外壁上固定设置有用于与混凝土结构件上预埋钢筋固定连接的下锚固板。而上锚固板和下锚固板分别连接预埋钢筋的方式取代传统预埋钢筋和连接钢筋连接的方式,使得预埋钢筋与连接节点之间的固定面积增大,以进一步减少预埋钢筋连接过程中发生的形变误差,从而提高连接节点与混凝土结构件之间的垂直度。的垂直度。的垂直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混凝土框架连接节点及建筑构造


[0001]本申请涉及集成建筑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混凝土框架连接节点及建筑构造。

技术介绍

[0002]集成建筑是工厂和社会化协作的生产方式,集成建筑先在工程生产预制墙板等混凝土结构件,而后将混凝土结构件运输到施工现场加以装配集成。装配多个混凝土结构件时,上下相邻的两个混凝土结构件主要采用连接节点进行连接。
[0003]由混凝土浇筑的混凝土结构件内部都会预埋钢筋,相应地,连接节点上也需要焊接用于与预埋钢筋配合的连接钢筋。但由于连接钢筋是直接焊接成型的,受焊接时位置固定和运输时外界压力等因素的影响,连接钢筋容易方式形变致使实际连接预埋钢筋时位置变化较大,从而导致连接节点与混凝土结构件连接时垂直度误差较大以至于集成建筑的连接垂直度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减少集成建筑时连接节点与混凝土结构件之间的垂直度误差,本申请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混凝土框架连接节点及建筑构造。
[0005]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的混凝土框架连接节点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0006]一种混凝土框架连接节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混凝土框架连接节点,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一组上下连接结构(2),所述上下连接结构(2)包括上连接部(21)和下连接部(22),所述上连接部(21)与所述下连接部(22)之间通过螺栓(23)和螺母连接;所述上连接部(21)的外壁上固定设置有用于与混凝土结构件(1)上预埋钢筋固定连接的上锚固板(213);所述下连接部(22)的外壁上固定设置有用于与混凝土结构件(1)上预埋钢筋固定连接的下锚固板(22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凝土框架连接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连接部(21)和所述下连接部(22)均呈盒体设置,所述上连接部(21)内具有上安装腔(211),所述下连接部(22)内具有下安装腔(221),所述上安装腔(211)的空间大小和/或所述下安装腔(221)的空间大小大于所述螺栓(23)的大小,所述螺栓(23)部分位于上安装腔(211)内且另一部分位于下安装腔(221)内。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混凝土框架连接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连接部(21)靠近所述下连接部(22)的一侧设置有供所述螺栓(23)穿设的上连接通孔(212),所述下连接部(22)靠近所述上连接部(21)的一侧设置有供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卫东任明宇张宗军王琼廖逸安孟辉陈国良高博深丁桃刘龙平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海龙建筑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