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菌吸湿童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265015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30 23: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抗菌吸湿童装,属于服装领域,包括衣体,所述衣体缝合有两只袖子,所述衣体位于背部缝合有透气布,所述衣体背部位于透气布上转动连接有覆盖透气布的两个遮挡布,两个所述遮挡布上缝合有封闭遮挡布的第一拉链,两个所述遮挡布与衣体通过第二拉链拆卸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儿童穿着此产品奔跑嬉戏时,可将衣体背部上的两个遮挡布通过第一拉链与第二拉链拆卸,且在将遮挡布转动至腰部通过第二拉链固定于腰部,此时即可打开衣体背部上的透气布,气体则可由透气布进入衣体背部给使用者背部透气散热,此时可避免衣体将儿童背部包裹导致内部闷热汗液积蓄的情况。包裹导致内部闷热汗液积蓄的情况。包裹导致内部闷热汗液积蓄的情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抗菌吸湿童装


[0001]本技术公开一种服装,尤其是涉及一种抗菌吸湿童装。

技术介绍

[0002]儿童服装简称童装,指适合儿童穿着的服装。按照年龄段分包括婴儿服装、幼儿服装、小童服装、中童服装、大童服装等。还包括中小学的校园服装等。按照衣服的类型分为:连体服,外套,裤子,卫衣,套装,T恤衫,鞋等。
[0003]在寒冷的冬季外套则为御寒保暖的首选,且儿童外套均会增加保暖的力度,但儿童出行时遇到玩伴往往会四处奔跑嬉闹,且在玩闹时会使身体闷热而人体背部与腋下的汗腺分泌又过于旺盛,且外套内汗液积蓄过多无法散发而形成闷热潮湿的环境,容易导致细菌等微生物滋生,易引发湿疹等皮肤病,但直接将外套脱下或打开又容易使儿童受寒而导致抵抗力下降,由此提出一个新的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的问题而提供一种抗菌吸湿童装。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抗菌吸湿童装,包括衣体,所述衣体缝合有两只袖子,所述衣体位于背部缝合有透气布,所述衣体背部位于透气布上转动连接有覆盖透气布的两个遮挡布,两个所述遮挡布上缝合有封闭遮挡布的第一拉链,两个所述遮挡布与衣体通过第二拉链拆卸连接。
[000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使用者穿着此产品,可将衣体背部上的遮挡布通过第一拉链与第二拉链打开,使衣体背部缝合的透气布打开,此时气体则可由透气布进入衣体,也可使衣体背部闷热气体由透气布扩散,由此则可给背部达到透气散热的效果,避免衣体包裹使背部闷热的情况。
[0007]作为优选,所述袖子位于腋下处缝合有透气网,所述袖子缝合有封闭透气网的第一遮蔽布与第二遮蔽布,所述第一遮蔽布与第二遮蔽布上开设有重叠的穿孔,所述穿孔之间穿设有固定第一遮蔽布与第二遮蔽布的拉绳,所述遮挡布上缝合有拉动拉绳的弹性绳,所述袖子上缝合有固定拉绳的固定件。
[000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将遮挡布打开使透气布显露时,可将弹性绳拉动带动拉绳脱离穿孔使第一遮蔽布与第二遮蔽布分离,此时使透气网打开,使气体可由透气网进入,并使腋下处的热量与温度沿透气网扩散,达到透气散热的效果,可避免腋下处局部闷热的情况。
[0009]作为优选,所述固定件包括套筒以及与拉绳缝合的套管,所述套管上设有弹性圈,所述套管通过弹性圈与套筒过盈配合。
[00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将弹性绳穿过穿孔,且将套管以及弹性圈按压嵌入套筒内,使套筒与套管相互挤压使弹性圈形变,此时通过弹性圈与套筒相互作用下起到过盈配合并固定拉绳的效果,避免在手臂摆动带动袖子导致套管脱落的情况。
[0011]作为优选,所述套管与拉绳缝合处设有挡片,所述衣体缝合有容纳弹性绳与拉绳穿出的卡环,且卡环可与挡片抵接。
[00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弹性绳将拉绳拉动且脱离穿孔,此时弹性绳与拉绳均沿卡环移动,在拉绳移动至套管处时挡片则与卡环抵接,可避免拉绳与弹性绳悬挂于遮挡布上并在行走奔跑导致拉绳与弹性绳随意晃动影响美观。
[0013]作为优选,所述遮挡布可拆卸转动至衣体腰部处,且遮挡布可形成放置物品的袋体。
[00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且在将两片遮挡布拆卸打开透气布时,可将遮挡布转动至衣体腰部第二拉链与衣体腰部固定,此时遮挡布与衣体形成放置物品的袋体,可避免遮挡布悬挂于衣体上随意地摆动影响美观。
[0015]作为优选,所述衣体、遮挡布、第一遮蔽布以及第二遮蔽布采用骆驼毛绒纤维制成。
[00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骆驼毛绒纤维具有手感滑柔,弹性和强度好,保暖好,耐磨性好的特点。
[001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8]在儿童穿着此产品奔跑嬉戏时,可将衣体背部上的两个遮挡布通过第一拉链与第二拉链拆卸,且在将遮挡布转动至腰部通过第二拉链固定于腰部,此时即可打开衣体背部上的透气布,气体则可由透气布进入衣体背部给使用者背部透气散热,此时可避免衣体将儿童背部包裹导致内部闷热汗液积蓄的情况。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一种抗菌吸湿童装的结构示意图一;
[0020]图2为一种抗菌吸湿童装的结构示意图二;
[0021]图3为一种抗菌吸湿童装的结构示意图三;
[0022]图4为图3在A处的局部放大图。
[0023]附图标记:1、衣体;2、袖子;3、透气布;4、弹性圈;5、遮挡布;6、第一拉链;7、第二拉链;8、卡环;9、透气网;10、第一遮蔽布;11、第二遮蔽布;12、穿孔;13、挡片;14、拉绳;15、弹性绳;16、套筒;17、套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5]一种抗菌吸湿童装,如图1

图4所示,包括衣体1,衣体1缝合有两只袖子2,衣体1位
于背部缝合有透气布3,衣体1背部位于透气布3上转动连接有覆盖透气布3的两个遮挡布5,两个遮挡布5上缝合有封闭遮挡布5的第一拉链6,两个遮挡布5与衣体1通过第二拉链7拆卸连接,在使用者穿着此产品时,在奔跑嬉戏时身体闷热背部流汗,此时可将背部上的遮挡布5通过第一拉链6与第二拉链7将遮挡布5打开并向衣体1下转动,此时背部的透气布3则显露出,且外界气体则可由透气布3进入衣体1内达到透气的效果,以及给背部降温散热的效果且在将衣体1前打开后,此时再次奔跑时气体则可沿背部与前面产出对流,使气体流通避免衣体1内过于闷热的情况,且可避免在身体闷热将衣体1脱下导致着凉受寒的情况,且反之将遮挡布5重新遮盖透气布3时,则将两个遮挡布5通过第二拉链7封闭,且在遮挡布5与衣体1通过第一拉链6封闭固定。
[0026]袖子2位于腋下处缝合有透气网9,袖子2缝合有封闭透气网9的第一遮蔽布10与第二遮蔽布11,第一遮蔽布10与第二遮蔽布11上开设有重叠的穿孔12,穿孔12之间穿设有固定第一遮蔽布10与第二遮蔽布11的拉绳14,遮挡布5上缝合有拉动拉绳14的弹性绳15,袖子2上缝合有固定拉绳14的固定件,且在将遮挡布5打开时可带动与遮挡布5缝合的弹性绳15,且在弹性绳15拉动后弹性绳15的拉力带动与弹性绳15缝合的拉绳14,且拉动拉绳14沿第一遮蔽布10与第二遮蔽布11上的穿孔12移动并脱离穿孔12,且因拉绳14通过穿孔12将第一遮蔽布10与第二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抗菌吸湿童装,包括衣体(1),所述衣体(1)缝合有两只袖子(2),其特征在于:所述衣体(1)位于背部缝合有透气布(3),所述衣体(1)背部位于透气布(3)上转动连接有覆盖透气布(3)的两个遮挡布(5),两个所述遮挡布(5)上缝合有封闭遮挡布(5)的第一拉链(6),两个所述遮挡布(5)与衣体(1)通过第二拉链(7)拆卸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菌吸湿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袖子(2)位于腋下处缝合有透气网(9),所述袖子(2)缝合有封闭透气网(9)的第一遮蔽布(10)与第二遮蔽布(11),所述第一遮蔽布(10)与第二遮蔽布(11)上开设有重叠的穿孔(12),所述穿孔(12)之间穿设有固定第一遮蔽布(10)与第二遮蔽布(11)的拉绳(14),所述遮挡布(5)上缝合有拉动拉绳(14)的弹性绳(15),所述袖子(2)上缝合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余祥春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省新兰仔服饰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