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混合臂高空作业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263428 阅读:6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30 23: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混合臂高空作业车,包括车体、设于车体上的底盘、高空作业单元和控制系统,控制系统包括第一检测控制单元、转台旋转角度传感器和下臂升降倾角仪,转台旋转角度传感器设置在转台旋转机构上,台旋转角度传感器的信号输出端连接第一检测控制单元的转台旋转角度信号输入端,第一检测控制单元的转台控制信号输出端连接转台旋转机构的控制端,下臂升降倾角仪安装在下臂上,下臂升降倾角仪的信号输出端连接第一检测控制单元的下臂升降倾角信号输入端,第一检测控制单元的下臂升降控制信号输出端连接下臂升降油缸的控制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适应多种复杂的高空作业环境。境。境。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混合臂高空作业车


[0001]本技术涉及工程设备
,具体地指一种混合臂高空作业车。

技术介绍

[0002]高空作业车是高空设备安装、维护、清洗的特种车辆,与搭脚手架、梯子等传统的作业方式相比具有作业性能好、作业效率高、作业安全等优点。
[0003]现有的高空作业车为了适用于不同的高度和环境,都会尽可能的增多工作臂的节数,但是较多的工作臂节数不仅仅会影响整车的高度和宽度,结构不够紧凑,无法实现高速跨越障碍,不方便车辆行驶至较为狭窄的地区,而且现有的高空作业车伸缩臂无法很好的进行负高度作业,且现有的高空作业车功能较为单一,仅提供单个高空作业平台进行单项作业;此外,传统车辆在转台用机械调速阀对机构进行操作,精确动作性能差,转台操作人员必须凭经验控制高空作业人员的作业位置,由于距离远,操控难度相当大,而离作业环境更近的高空作业人员却无法控制车辆。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就是要提供一种混合臂高空作业车,本技术能适应多种复杂的高空作业环境。
[0005]为实现此目的,本技术所设计的混合臂高空作业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混合臂高空作业车,包括车体和设于车体上的底盘(1),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高空作业单元和控制系统,高空作业单元包括转台旋转机构、下臂(4)、下臂升降油缸(401)、拉杆(5)、转轴(6)、上臂(7)、上臂升降油缸(701)、工作斗找平机构(9)、工作斗旋转机构(10)、工作斗提升机构(11)和工作斗(12);下臂升降油缸(401)的活塞杆与转台旋转机构铰接,下臂升降油缸(401)的缸体与下臂(4)铰接,下臂(4)的一端与转台旋转机构铰接,下臂(4)的另一端与转轴(6)铰接,拉杆(5)的一端与转台旋转机构铰接,拉杆(5)的另一端与转轴(6)铰接,下臂(4)的一端位于下臂升降油缸(401)的活塞杆与拉杆(5)的一端之间,上臂(7)为伸缩臂,伸缩臂的固定部分与转轴(6)铰接,伸缩臂的伸缩部分(8)安装工作斗找平机构(9),上臂升降油缸(701)的缸体与上臂(7)铰接,上臂升降油缸(701)的活塞杆与转轴(6)铰接,工作斗找平机构(9)的平台上铰接工作斗旋转机构(10),工作斗旋转机构(10)上安装工作斗提升机构(11),工作斗提升机构(11)上安装工作斗(12);控制系统包括第一检测控制单元(302)、转台旋转角度传感器(301)和下臂升降倾角仪(402),所述转台旋转角度传感器(301)设置在转台旋转机构上,用于感应转台的旋转角度,台旋转角度传感器(301)的信号输出端连接第一检测控制单元(302)的转台旋转角度信号输入端,第一检测控制单元(302)的转台控制信号输出端连接转台旋转机构的控制端,下臂升降倾角仪(402)安装在下臂(4)上,用于感应下臂升降倾角,下臂升降倾角仪(402)的信号输出端连接第一检测控制单元(302)的下臂升降倾角信号输入端,第一检测控制单元(302)的下臂升降控制信号输出端连接下臂升降油缸(401)的控制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合臂高空作业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系统还包括设于所述上臂(7)上的第二检测控制单元(703)、上臂升降倾角仪(702)和伸缩臂位移传感器(801),上臂升降倾角仪(702)的信号输出端连接第二检测控制单元(703)的上臂升降倾角信号输入端,伸缩臂位移传感器(801)的信号输出端连接第二检测控制单元(703)的伸缩臂位移信号输入端,第二检测控制单元(703)的上臂控制信号输出端连接上臂升降油缸(701)的控制端,第二检测控制单元(703)的伸缩臂控制信号输出端连接上臂(7)的伸缩臂控制端。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混合臂高空作业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系统还包括设于所述工作斗(12)上的第三检测控制单元(123)、设于工作斗旋转机构(10)上的工作斗旋转角度传感器(101)及设于工作斗提升机构(11)上的工作斗升降位移传感器(113),工作斗旋转角度传感器(101)的信号输出端连接第三检测控制单元(123)的工作斗旋转角度信号输入端,第三检测控制单元(123)的工作斗旋转控制信号输出端连接工作斗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华锋王龙华曾国华钱进王蔚汪先炜张宏宇万潇文徐明
申请(专利权)人: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武汉南瑞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