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众所周知,避雷装置存在着严重的危险,因为当避雷装置受雷击时,在标准化接地导线的裸铜线与其附近的物体或人之间会发生放电,即所谓高能量的侧向闪络。由于被保护的建筑结构高度日益增长,雷电流不可能限制在裸露的接地引下线中而又不发生灾害火灾;人员受电击;电气电子设备损坏等等。本专利技术人已经提出一种减轻上述缺点的将雷电传输到接地设备的装置(见美国专利第3919956号和其它国家的相应专利),打算在接地引下线外加一金属屏蔽,接地线与金属屏蔽之间有绝缘层,使其间保持一定距离,金属屏蔽也用绝缘层包着,然后整体加以接地。对于传统的接地引下线,对于所有先前的不能集中到一个电气绝缘(hermetic)装置(该装置只有为一个绝缘(hermeticity)的同轴结构时才成为可能)内的避雷装置,以及对于上述第3段中所提到的专利,借助于与高压技术有关的概念,都可以作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改进。当电压梯度高于耐受值时,就会沿着裸露的或一般带绝缘的接地引下线发生侧向闪络。裸圆导线表面场强取决于它的直径和周围环境。当雷电流通过时,导线与出现的电压取决于导线的交流纵向电阻。利用贝塞耳函数解圆导线的麦克斯韦方 ...
【技术保护点】
避雷装置的接地引下线(图1)包括雷电流第一导电部分(2),包着该第一导电部分的一个绝缘层(4)和完全包着这个绝缘层的第二导电部分(5),整体下端接地;该接地引下线的特征在于:上述的两个导电部分(2和5)各由一束丝状金属导线制成,这些丝状金属导线都沿平行于中心线(3)的方向分布,线(3)是两个导电部分(2和5)和中间绝缘层(4)共有中心线。
【技术特征摘要】
CH 1986-11-1 4379/861.避雷装置的接地引下线(图1)包括雷电流第一导电部分(2),包着该第一导电部分的一个绝缘层(4)和完全包着这个绝缘层的第二导电部分(5),整体下端接地;该接地引下线的特征在于上述的两个导电部分(2和5)各由一束丝状金属导线制成,这些丝状金属导线都沿平行于中心线(3)的方向分布,线(3)是两个导电部分(2和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塞萨里吉尤利奥英沃尼茨,
申请(专利权)人:埃纳尔吉弗罗德国际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CH[瑞士]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