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止污染环境的喷墨印刷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262997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30 23: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防止污染环境的喷墨印刷设备,包括喷墨印刷设备本体、设置在喷墨印刷设备本体上端的喷墨口和设置在喷墨口内的喷墨机构本体,喷墨印刷设备本体的上侧、对应喷墨口的位置装设有收容箱。抽气机运行从排入口吸气,可将收容箱内的容墨块未过滤的空气吸出,在此过程中,可不断的从吸入口的下端口吸入油墨雾气,容墨块为方形海绵块,其对油墨具有良好的吸附性,可将油墨雾气吸附在其内部不规则孔内,在此过程中,难免会造成油墨雾在容墨块内凝结而从吸入口下端口排出,防滴盒上端口对应吸入口,可将从吸入口下端口滴出的油墨接收,从而防止从吸入口下滴的油墨掉至喷墨机构本体上。墨机构本体上。墨机构本体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止污染环境的喷墨印刷设备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防止污染环境的喷墨印刷设备。

技术介绍

[0002]喷墨印刷要用到喷墨印刷机,喷墨印刷机是一种与物体非接触的喷墨印刷型高科技数码印制设备,因此它可以不受任何材料限制,可以在木板、玻璃、水晶、金属板、地板砖、瓷片、光盘、亚克力、有机玻璃、皮革、硅胶、塑胶、PP、PE、PVC、布料、不干胶、石材等表面进行彩色照片级印刷。
[0003]现有喷墨印刷设备,内部设有印刷品通过口,通过口上下端设置有传送辊,用于传送印刷品,而通过口的上侧设置有喷墨口,喷墨口内装设有喷墨机构本体,当传送辊带动印刷品移动过程中,喷墨机构本体会向印刷品上面喷墨,以此达到喷墨印刷的效果,存在的不足之处有:而在喷墨机构本体喷墨过程中,油墨呈加压雾化状态喷到印刷品上,有一部分油墨雾会被印刷品直接反射而从喷墨口上端口排出,进而对喷墨印刷设备周边的空气环境造成很大的污染,对周边的工作人员身体伤害大。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止污染环境的喷墨印刷设备,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有一部分油墨雾会被印刷品直接反射而从喷墨口上端口排出,进而对喷墨印刷设备周边的空气环境造成很大的污染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防止污染环境的喷墨印刷设备,包括喷墨印刷设备本体、设置在喷墨印刷设备本体上端的喷墨口和设置在喷墨口内的喷墨机构本体,所述喷墨印刷设备本体的上侧、对应喷墨口的位置装设有收容箱,所述收容箱内装设有容墨块,所述收容箱的下端、对应喷墨口的位置设有吸入口,所述收容箱的端口上装设有安装盖,所述安装盖上设有排入口,所述排入口的端口装设有抽气机。
[0006]优选的,所述收容箱的下面布设有插柱,喷墨印刷设备本体上布设有插套,插柱插入插套。
[0007]优选的,所述收容箱为方形箱体结构,容墨块为方形块状结构。
[0008]优选的,所述收容箱的下端、位于吸入口的边部装设有连接柱,连接柱的一端装设有防滴盒。
[0009]优选的,所述安装盖为方形盖结构。
[00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抽气机运行从排入口吸气,可将收容箱内的容墨块未过滤的空气吸出,在此过程中,可不断的从吸入口的下端口吸入油墨雾气,容墨块为方形海绵块,其对油墨具有良好的吸附性,可将油墨雾气吸附在其内部不规则孔内,在此过程中,难免会造成油墨雾在容墨块内凝结而从吸入口下端口排出,防滴盒上端口对应吸入口,可将从吸入口下端口滴出的油墨接收,从而防止从吸入口下滴的油墨掉至喷墨机构本体上,解决了有一部分油墨雾会被印刷品直接反射而从喷墨口上端口排出,进而
对喷墨印刷设备周边的空气环境造成很大的污染的问题。
附图说明
[0011]图1为本技术的主视局部剖切示意图;
[0012]图2为本技术的俯视局部剖切示意图;
[0013]图3为本技术的插杆分布示意图。
[0014]图中:1喷墨印刷设备本体、2喷墨口、3喷墨机构本体、4收容箱、5插套、6插柱、7容墨块、8吸入口、9连接柱、10防滴盒、11安装盖、12排入口、13抽气机。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6]请参阅图1、图2和图3,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防止污染环境的喷墨印刷设备,包括喷墨印刷设备本体1、设置在喷墨印刷设备本体1上端的喷墨口2和设置在喷墨口2内的喷墨机构本体3,喷墨印刷设备本体1的上侧、对应喷墨口2的位置装设有收容箱4,喷墨口2设置在喷墨印刷设备本体1的上端中侧,收容箱4的下面布设有插柱6,插柱6的数量为四个,分布在收容箱4的下端四侧,收容箱4与插柱6为熔铸一体件,喷墨印刷设备本体1上布设有插套5,插套5数量为四个,设置在喷墨印刷设备本体1的上端四侧,插套5与喷墨印刷设备本体1的外壳为熔铸一体件,插套5位置设置一一对应插柱6,插柱6插入插套5,插柱6与插套5为滑动插入配合,收容箱4内装设有容墨块7,容墨块7为方形海绵块,其对油墨具有良好的吸附性,同时其上下通透,可通过空气,容墨块7与收容箱4的内壁为滑动插入配合,收容箱4为方形箱体结构,容墨块7为方形块状结构,收容箱4的下端、对应喷墨口2的位置设有吸入口8,吸入口8为方形口结构,吸入口8设置在收容箱4的下端中心位置,收容箱4的下端、位于吸入口8的边部装设有连接柱9,连接柱9的数量为两个,设置在吸入口8的左右侧,收容箱4与连接柱9为熔铸一体件,连接柱9的下端采用焊接的方式连接防滴盒10的上端口左右侧,防滴盒10为方形盒结构,上端开口,其上端口对应吸入口8,可将从吸入口8下端口滴出的油墨接收,从而防止从吸入口8下滴的油墨掉至喷墨机构本体3上,连接柱9的一端装设有防滴盒10。
[0017]参阅图1和图3,收容箱4的端口上装设有安装盖11,安装盖11为方形盖结构,安装盖11滑动插入收容箱4的上部,安装盖11上设有排入口12,排入口12设置在安装盖11的中心位置,排入口12为圆孔结构,排入口12的端口装设有抽气机13,抽气机13的型号为ZK190,其下端进气端口采用无缝熔接的方式连接排入口12的上端口,抽气机13自身带有电源插头线,将其电源插头连接电源插座,抽气机13运行从排入口12吸气,可将收容箱4内的容墨块7未过滤的空气吸出,在此过程中,可不断的从吸入口8的下端口吸入油墨雾气。
[0018]本技术在具体实施时:当喷墨印刷设备本体1运行时,可将抽气机13电源插头连接电源插座,抽气机13运行从排入口12吸气,可将收容箱4内的容墨块7未过滤的空气吸出,在此过程中,可不断的从吸入口8的下端口吸入油墨雾气,容墨块7为方形海绵块,其对
油墨具有良好的吸附性,可将油墨雾气吸附在其内部不规则孔内,在此过程中,难免会造成油墨雾在容墨块7内凝结而从吸入口8下端口排出,防滴盒10上端口对应吸入口8,可将从吸入口8下端口滴出的油墨接收,从而防止从吸入口8下滴的油墨掉至喷墨机构本体3上,一段时间喷墨印刷设备本体1停止运行时,可将抽气机13的电源插头拔出电源插座,可向上拉动收容箱4,使得插柱6脱出插套5,将整体收集装置放置在地面上,并向上托引安装盖11,使得安装盖11从收容箱4脱出,带上防护手套,将容墨块7从收容箱4内拉出,并将容墨块7对应收集筒上端口,然后挤压容墨块7,将容墨块7内的油墨挤出落至收集筒内,可用勺子从防滴盒10内舀出积累的油墨同样倒入收集筒内,这些收集起来的油墨可直接投入使用,可将容墨块7重新放入收容箱4内,并将安装盖11盖在收容箱4的上端口上,最后托起收容箱4,将插柱6一一对应插套5上端口插入即可。
[0019]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止污染环境的喷墨印刷设备,包括喷墨印刷设备本体(1)、设置在喷墨印刷设备本体(1)上端的喷墨口(2)和设置在喷墨口(2)内的喷墨机构本体(3),其特征在于:所述喷墨印刷设备本体(1)的上侧、对应喷墨口(2)的位置装设有收容箱(4),所述收容箱(4)内装设有容墨块(7),所述收容箱(4)的下端、对应喷墨口(2)的位置设有吸入口(8),所述收容箱(4)的端口上装设有安装盖(11),所述安装盖(11)上设有排入口(12),所述排入口(12)的端口装设有抽气机(1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止污染环境的喷墨印刷设备,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吕小辉
申请(专利权)人:芜湖浩达标牌印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