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吕风顺专利>正文

井下救援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262800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30 23: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井下救援设备,涉及救援设备技术领域,包括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顶端安装有螺纹套筒,且连接杆的外部右侧下方固定连接有第一套筒,所述连接杆的外部左侧下方固定连接有第二套筒,所述第二套筒与第一套筒的底部均活动连接有弯管接头,且弯管接头的内部活动连接有钢丝绳。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设置有第一套筒、第二套筒、弯管接头以及钢丝绳,使钢丝绳向下移动,此时,处于弯管接头下方的钢丝绳就能够将救援物资套住,结构简单,绕着弯管接头与第一套筒或者第二套筒的连接处转动,进而能够调节相邻两弯管接头之间的角度与距离,从而能够对钢丝绳收紧后的跨度进行调节,可以对宽度或者直径较小的物品进行固定,体验较好。体验较好。体验较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井下救援设备


[0001]本技术涉及救援设备
,尤其涉及井下救援设备。

技术介绍

[0002]矿井是形成地下煤矿生产系统的井巷、硐室、装备、地面建筑物和构筑物的总称,有时把矿山地下开拓中的斜井、竖井、平硐等也称为矿井,当矿井内部发生矿难时,需要及时进行救援,为此我们提出井下救援设备。
[0003]现有的井下救援设备结构较为复杂,使用起来局限性较大,并且在使用过程中无法对钢丝绳收紧后的跨度进行调节,从而无法对宽度或者直径较小的物品进行固定,使用体验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的井下救援设备结构较为复杂,使用起来局限性较大,并且在使用过程中无法对钢丝绳收紧后的跨度进行调节,从而无法对宽度或者直径较小的物品进行固定,使用体验较差的缺点,而提出的井下救援设备。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6]井下救援设备,包括:
[0007]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顶端安装有螺纹套筒,且连接杆的外部右侧下方固定连接有第一套筒,所述连接杆的外部左侧下方固定连接有第二套筒,所述第二套筒与第一套筒的底部均活动连接有弯管接头,且弯管接头的内部活动连接有钢丝绳;
[0008]第一弧形连接件,所述第一弧形连接件安装在连接杆的正面下方,且第一弧形连接件与连接杆之间焊接有连接块,所述第一弧形连接件的后面配合安装有第二弧形连接件,所述第一弧形连接件与第二弧形连接件之间活动连接有滑轮,且滑轮的中心处连接有转轴;
[0009]所述井下救援设备还包括紧固件,所述紧固件安装在钢丝绳的外部,且紧固件的内侧粘接有防滑橡胶,所述紧固件的中部贯穿有双头螺栓,且双头螺栓的外部安装有螺母。
[0010]优选的,所述第一套筒与连接杆之间为电焊连接,且第一套筒与第二套筒形状规格一致。
[0011]优选的,所述弯管接头与第一套筒之间为转动连接,且弯管接头的内径大于钢丝绳的直径。
[0012]优选的,所述第一弧形连接件与连接杆之间通过连接块焊接成一体化结构,且连接块在连接杆的正面以及反面均有分布。
[0013]优选的,所述滑轮与第一弧形连接件之间通过转轴构成旋转结构,且滑轮关于连接杆的中心轴线对称分布有两组。
[0014]优选的,所述紧固件与钢丝绳之间通过双头螺栓以及螺母构成固定结构,且紧固件的内壁与防滑橡胶的外壁贴合紧密。
[0015]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6]1、本技术中,设置有第一套筒、第二套筒、弯管接头以及钢丝绳,使钢丝绳向下移动,此时,处于弯管接头下方的钢丝绳就能够将救援物资套住,结构简单,绕着弯管接头与第一套筒或者第二套筒的连接处转动,进而能够调节相邻两弯管接头之间的角度与距离,从而能够对钢丝绳收紧后的跨度进行调节,可以对宽度或者直径较小的物品进行固定,体验较好。
[0017]2、本技术中,设置有第一弧形连接件、第二弧形连接件、滑轮以及转轴,钢丝绳紧贴在滑轮的外壁移动,能够使钢丝绳移动更加流畅,即使钢丝绳与连接杆之间呈一定的夹角移动时,由于滑轮的作用,钢丝绳与第一套筒或者第二套筒之间不会发生刮擦,不会对钢丝绳的移动产生影响。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技术中整体正面结构示意图;
[0019]图2为本技术中第一弧形连接件连接结构示意图;
[0020]图3为本技术中紧固件内部结构示意图。
[0021]图例说明:
[0022]1、紧固件;2、螺纹套筒;3、连接杆;4、滑轮;5、第一套筒;6、弯管接头;7、第二套筒;8、第一弧形连接件;9、钢丝绳;10、第二弧形连接件;11、连接块;12、转轴;13、双头螺栓;14、防滑橡胶;15、螺母。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4]参照图1

3,井下救援设备,包括紧固件1、螺纹套筒2、连接杆3、滑轮4、第一套筒5、弯管接头6、第二套筒7、第一弧形连接件8、钢丝绳9、第二弧形连接件10、连接块11、转轴12、双头螺栓13、防滑橡胶14和螺母15,连接杆3的顶端安装有螺纹套筒2,且连接杆3的外部右侧下方固定连接有第一套筒5,第一套筒5与连接杆3之间为电焊连接,且第一套筒5与第二套筒7形状规格一致,电焊连接确保第一套筒5与连接杆3之间连接的稳定性,确保在进行救援过程中,第一套筒5不会从连接杆3的外部脱落,连接杆3的外部左侧下方固定连接有第二套筒7,第二套筒7与第一套筒5的底部均活动连接有弯管接头6,且弯管接头6的内部活动连接有钢丝绳9,弯管接头6与第一套筒5之间为转动连接,且弯管接头6的内径大于钢丝绳9的直径,转动连接确保弯管接头6能够绕着与第一套筒5的连接处转动,进而能够调节相邻两弯管接头6之间的角度与距离,从而能够对钢丝绳9收紧后的跨度进行调节,弯管接头6的内径大于钢丝绳9的直径,确保钢丝绳9能够在弯管接头6的内部移动,第一弧形连接件8安装在连接杆3的正面下方,且第一弧形连接件8与连接杆3之间焊接有连接块11,第一弧形连接件8与连接杆3之间通过连接块11焊接成一体化结构,且连接块11在连接杆3的正面以及反面均有分布,一体化结构确保第一弧形连接件8与连接杆3之间能够通过连接块11固定在一
起,并且连接稳固性较好,第一弧形连接件8的后面配合安装有第二弧形连接件10,第一弧形连接件8与第二弧形连接件10之间活动连接有滑轮4,且滑轮4的中心处连接有转轴12,滑轮4与第一弧形连接件8之间通过转轴12构成旋转结构,且滑轮4关于连接杆3的中心轴线对称分布有两组,旋转结构确保滑轮4能够绕着转轴12转动,进而能够使钢丝绳9贴着滑轮4移动,从而而能够使钢丝绳9的移动更加顺畅,确保即使钢丝绳9与连接杆3之间呈一定的夹角时,也不会对钢丝绳9的移动产生影响,井下救援设备还包括紧固件1,紧固件1安装在钢丝绳9的外部,且紧固件1的内侧粘接有防滑橡胶14,紧固件1与钢丝绳9之间通过双头螺栓13以及螺母15构成固定结构,且紧固件1的内壁与防滑橡胶14的外壁贴合紧密,固定结构确保紧固件1与钢丝绳9之间能够通过双头螺栓13以及螺母15固定在一起,便于钢丝绳9与紧固件1的连接以及拆卸,贴合紧密,钢丝绳9在紧固件1的内部移动时,不会因为摩擦而使防滑橡胶14从紧固件1的内侧脱落,从而确保紧固件1将钢丝绳9固定好后,钢丝绳9在防滑橡胶14的作用下不会发生滑动,较为安全,紧固件1的中部贯穿有双头螺栓13,且双头螺栓13的外部安装有螺母15。
[0025]工作原理:使用时,将钢丝绳9的一端穿过连接杆3与右侧的滑轮4的间隙,再穿过第一套筒5以及其下方的弯管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井下救援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连接杆(3),所述连接杆(3)的顶端安装有螺纹套筒(2),且连接杆(3)的外部右侧下方固定连接有第一套筒(5),所述连接杆(3)的外部左侧下方固定连接有第二套筒(7),所述第二套筒(7)与第一套筒(5)的底部均活动连接有弯管接头(6),且弯管接头(6)的内部活动连接有钢丝绳(9);第一弧形连接件(8),所述第一弧形连接件(8)安装在连接杆(3)的正面下方,且第一弧形连接件(8)与连接杆(3)之间焊接有连接块(11),所述第一弧形连接件(8)的后面配合安装有第二弧形连接件(10),所述第一弧形连接件(8)与第二弧形连接件(10)之间活动连接有滑轮(4),且滑轮(4)的中心处连接有转轴(12);所述井下救援设备还包括紧固件(1),所述紧固件(1)安装在钢丝绳(9)的外部,且紧固件(1)的内侧粘接有防滑橡胶(14),所述紧固件(1)的中部贯穿有双头螺栓(13),且双头螺栓(13)的外部安装有螺母(1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吕风顺
申请(专利权)人:吕风顺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