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治疗肩颈腰腿痛的温针灸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262370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30 23: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治疗肩颈腰腿痛的温针灸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盖体、药筒、接盘和固定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避免掉落物灼伤患者皮肤;同时针灸针不会受外力作用,使得可对一些特殊穴位进行温针灸;另外不需要考虑针灸针的承重能力,可一次性使用足量的艾绒,中途不需要更换,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治疗肩颈腰腿痛的温针灸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医疗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治疗肩颈腰腿痛的温针灸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针灸是一种中国特有的治疗疾病手段,是一种“内病外治”的医术,通过经络腧穴的传导作用,以及应用一定的操作方法,来治疗全身疾病。针灸有一种方法为温针灸,是针刺与艾灸结合的一种方法,在留针过程中,将艾绒或艾条裹于针柄上点燃,通过针体将热力传入穴位,有温通经脉、行气活血和止痛等作用,在治疗肩颈腰腿疼痛等疾病上有着非常显著的效果。
[0003]目前大多数的温针灸治疗都是利用传统的方法和器具进行,且大多数器具仅做到将艾绒或艾条裹于针灸针的尾部承托艾绒或艾条燃烧,防止灰烬脱落,功能单一。还存在以下诸多部足之处:
[0004]1)、患者轻微的肢体晃动,可能使燃烧的艾绒或艾条,以及灰烬容易从针柄上脱落,从而灼伤患者皮肤。传统方法通过在针下穴区上垫纸片来防止掉落的燃烧物烫伤患者皮肤,纸片太薄会降低防护效率,纸片太厚或正常厚度时又会降低艾能的利用率,一定程度上会影响治疗效果;
[0005]2)、由于在针柄的末端连接艾绒或艾条时会给针灸针带来一定的负载重量,容易压弯针灸针,需要针灸入刺穴位保持水平位置,致使患者难于保持舒适自在的体位,使得一些特殊的穴位无法进行操作;
[0006]3)、为了减少针灸针的负载,需少量多次将艾绒或艾条裹于针柄上燃烧,使得燃烧时间短,需多次更换,大大降低了工作效率。
[0007]因此,亟需一种温针灸器具,以便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内
[0008]本技术提供一种用于治疗肩颈腰腿痛的温针灸装置,可避免掉落物灼伤患者皮肤;同时针灸针不会受外力作用,使得可对一些特殊穴位进行温针灸;另外不需要考虑针灸针的承重能力,可一次性使用足量的艾绒,中途不需要更换,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0009]了达到上述技术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用于治疗肩颈腰腿痛的温针灸装置,包括:盖体、药筒、接盘和固定盘;所述盖体螺纹连接所述药筒的上端,所述药筒的下端螺纹连接所述接盘上端的中部位置,所述接盘的下端通过支柱连接所述的固定盘;
[0010]进一步的,所述盖体凹面的正中位置连接有一根圆棒,同时在凹面的内壁上设有一圈内螺纹,且刚好与药筒上的外螺纹吻合;
[0011]进一步的,所述药筒为上下贯通的筒状结构,药筒的侧壁上均匀分布有通风孔,在药筒上下两端的外侧壁上均设有一圈外螺纹,同时药筒上的外螺纹与接盘上的螺纹套环吻
合;
[0012]进一步的,所述接盘包括:碗形器皿、螺纹套环和转接柱,所述的螺纹套环的外侧通过三根所述的转接柱连接并悬空在所述碗形器皿上端口部的正中位置,在碗形器皿底部的中间位置贯穿有一个小孔,同时在碗形器皿底部的外壁通过三根支柱连接固定盘的上端面;
[0013]进一步的,所述固定环包括硅胶片、胶水和离型膜,所述的硅胶片为环形结构,硅胶片的下端面涂覆有一层胶水,并在胶水层上粘接有一层与硅胶片形状大小一致的离型膜。
[0014]本技术的有益效果:
[0015]该一种用于治疗肩颈腰腿痛的温针灸装置通过固定盘和支柱将接盘粘接固定到针下穴区周围的皮肤上空,盖体使艾绒团形成一个中部设有圆孔的结构,药筒将燃烧的艾绒团悬空于针柄或针身的外围,接盘的上空;使得艾绒燃烧过程中产生的掉落物直接落入到接盘内,避免掉落物灼伤患者皮肤;同时整个过程中针灸针没接触到装置和艾绒团,针灸针不会因外力而变形,使得可对一些特殊穴位进行温针灸;另外,艾绒团不需要裹到针柄上,使得不需要考虑针灸针的承重能力,可一次性使用足量的艾绒,中途不需要更换,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001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7]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图;
[0018]图2是本技术的盖体和药筒的结构图;
[0019]图3是本技术的接盘的结构图;
[0020]图4是本技术的固定盘的剖视图;
[0021]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0022]1‑
盖体,101

圆棒,2

药筒,201

通风孔,3

接盘,301

碗形器皿,302

螺纹套环,303

转接柱,304

小孔,4

固定盘,401

硅胶片,402

胶水,403

离型膜,5

支柱。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4]实施例
[0025]参阅图1至图4所示,一种用于治疗肩颈腰腿痛的温针灸装置的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盖体1、药筒2、接盘3和固定盘4;所述盖体1螺纹连接所述药筒2的上端,所述药筒2的下端螺纹连接所述接盘3上端的中部位置,所述接盘3的下端通过支柱5连接所述的固定盘
4;
[0026]所述盖体1凹面的正中位置连接有一根圆棒101,同时在凹面的内壁上设有一圈内螺纹,且刚好与药筒2上的外螺纹吻合;在向药筒内置入艾绒时,盖体1上的圆棒101可使药筒内部的艾绒形成中部有圆孔的结构;
[0027]所述药筒2为上下贯通的筒状结构,药筒2的侧壁上均匀分布有通风孔201,通风孔201可在艾绒燃烧时提供较好的通风条件;在药筒2上下两端的外侧壁上均设有一圈外螺纹,同时药筒2上的外螺纹与接盘3上的螺纹套环302吻合;
[0028]所述接盘3包括:碗形器皿301、螺纹套环302和转接柱303,所述的螺纹套环3012的外侧通过三根所述的转接柱302连接并悬空在所述碗形器皿301上端口部的正中位置,在碗形器皿301底部的中间位置贯穿有一个小孔304,同时在碗形器皿301底部的外壁通过三根支柱5连接固定盘4的上端面;碗形器301皿用于接住艾绒燃烧时的掉落物,避免烫伤患者,同时器皿上的小孔304便于贯穿针灸针,螺纹套环302用于连接药筒2;
[0029]所述固定环4包括:硅胶片401、胶水402和离型膜403,所述的硅胶片401为环形结构,硅胶片401的下端面涂覆有一层胶水402,并在胶水层上粘接有一层与硅胶片401形状大小一致的离型膜403。胶水402用于将硅胶片401粘接到患者皮肤上,硅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治疗肩颈腰腿痛的温针灸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盖体、药筒、接盘和固定盘;所述盖体螺纹连接所述药筒的上端,所述药筒的下端螺纹连接所述接盘上端的中部位置,所述接盘的下端通过支柱连接所述的固定盘;所述固定盘包括硅胶片、胶水和离型膜,所述的硅胶片为环形结构,硅胶片的下端面涂覆有一层胶水,并在胶水层上粘接有一层与硅胶片形状大小一致的离型膜。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用于治疗肩颈腰腿痛的温针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盖体凹面的正中位置连接有一根圆棒,同时在凹面的内壁上设有一圈内螺纹,且刚好与药筒上的外螺纹吻合。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邵斌陈捷金星陈麟沈智娜张冬梅阮晨东李振朱宝浩方云华葛舒颖莫国清张春余德标姜引谢贵珠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省立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