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缆接头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26128 阅读:1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同轴电缆的一种电缆接头盒,有一个外壳和一个连接件,供互连配置在外壳内的各电缆用,其特征在于,外壳有一个干线电缆出口,与多个分线电缆出口相分隔和相区别。(*该技术在201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缆接头盒,特别涉及将分配电缆来的CATV(有线电视)信号分配给备用户用的一种CATV接头盒或其它连接装置。这类装置通常有一个传送输入信号的同轴电缆或其它电缆的电缆出口,一个将信号传送给另一个这类装置或最终用户的出口和一个或多个从输入信号分离出来传送给本地用户的信号的信号出口。这里把上述第一种和第二种出口叫做干线出口,供连接干线电缆用,上述其它出口就叫做分线出口,供连接分线电缆用。干线电缆通常是分配电缆的一部分,分线电缆是用户电缆的一部分。德国技术G8432279.9(Stening公司)和欧洲专利EP-A-0051109(Walter Rose有限公司)中介绍了典型的接头盒,该接头盒只有四个电缆出口,接头盒本身密封着且/或各电缆用热缩性连接件密封到接头盒壳体上。想将某一用户从电缆网络上除去或往电缆网络上加新用户时,可将热缩性连接件毁掉并/或除去以便触及电气连接件。德国专利DE-A-3127869(电动和气动器件制造有限公司)提出了解决部分这类问题的方法,即在接头盒中配备了备用的同轴电缆,供未来新增加的用户用。此外,要将用户的分支电缆密封并/或机械固定得便于以后拆除,即使可能的话也是有困难的。因此,本专利技术设法使分支电缆可以快速而经济地增设或拆除。按照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本专利技术的电缆连接装置由一个外壳和一个连接件组成(例如,有若干同轴电缆出口且装有电子线路的接头盒),供将外壳中的电缆在电气上互连起来,其特征在于,外壳上开有干线电缆的若干出口,与各分线电缆的多个出口间隔一段距离,且在外表上可明显加以区别。这种设计使干线电缆和分线电缆或用户电缆可以分别进行机械固定和/或密封。分线电缆最好机械固定,最好在轴向上抽不出来,而且最好是分组固定。这可以用外壳的整体部分基本上同时地将所有的分线电缆夹住来达到。该整体部分可以有一个可拆除地固定着的盖,最好用铰链、扣接(或其它干涉式)配合且/或滑动连接连接到外壳的底座部分。所述盖最好将那些本来在剖面上敞开的出口盖住这些出口在不上盖时可用来从侧面插入电缆。外壳最好有一个底座部分和至少一个盖部分,盖部分密封地与底座部分接合,接合最好采取滑动方式,特别是伸缩式的相对运动,使盖借助于可解除的扣接式或其它干涉式连接可解除地固定到外壳上。此外,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连接电缆和连接装置,其外壳有一个连接件供互连外壳中的各电缆用,外壳有一个底座部分和至少一个盖部分,盖部分密封地与底座部分接合,其特征在于,盖部分借助于扣接式或其它干涉式连接可解开地固定到底座部分上。本专利技术的连接装置最好有一个外壳和一个电子连接件,供互连外壳中的各电缆用,外壳至少有两个传送信号的干线电缆的电缆出口和至少六个分线电缆出口。下面参看附图举例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内容。附图中附图说明图1是装配好的连接装置的等角视图,干线电缆即在这种接头盒中对接连接。图2是图1连接装置从图1的箭头A的方向看去的部件分解等角视图。图3是图1的连接装置从箭头A的反方向看去的另一个部件分解等角视图。图4是装配好的连接装置的等角视图,其中干线电缆成直线连接配置。参看图1图2和图3。接头盒10有一个外壳11,外壳中装有电气连接件12。连接件12可以是供简单电气接线用的,但最好有电子线路将电子信号从分配电缆分配给一个或多个用户。电子线路可以起使信号衰减到预定程度的作用并形成线路的阻抗。通常,干线出口和分线出口至少由于连接件12中电子线路的原因而不能对调。但其它的一些特点(例如规格、走线方向或外壳上的标记)也是使这些出口不可互换。而有助于安装。因此,连接件12可将进来和出去,传送信号的分配电缆互连起来并连接到至少一个,最好多达八根的用户电缆。连接件12可以取方盒的形式,里面装有合适的连接和分接用的电子线路。干线电缆可插入方盒一面22上的两个管状出口23中,分线电缆可插入也在方盒该一面22上的出口24中。不然干线电缆也可以插入方盒另一端27、28的出口25中。在图2和图3中,可以看到这些出口用插塞26堵住。出口25供直线连接用,出口23供对接连接用,这样,设计出的一个方盒既可供对接绞接用,也可供直线绞接用。外壳11包括底座部分13、第一盖部分14和第二盖部分15。底座部分13截面基本上呈L字形,L字形的一个臂16支撑着干线电缆的管状电缆出口17。这些出口17通常可以基本上平行于L字形底座部分进行对接铰接处的另一个臂18延伸,如图1中所示。在直线铰接的情况下(见图4)出口17平行于该臂16的平面、垂直于其长度方向延伸。臂16可包含该出口17,或只使其形成可容纳连接件12出口的形状。在另一臂18的远端,最好在出口17的对侧,有许多分线电缆出口19。第二盖部分15将分线出口19封闭住,其一端借助于诸如铰链31之类的连接装置与底座部分13连接,另一端可以是可解开的扣接式配合或其它连接件32,盖部分1 5即借助于连接件32毗邻底座部分固定。这样,盖部分15合上时将分线电缆夹在出口19中,最好使电缆能具有承受轴向拉力的强度。铰链31可以是塑料铰链,与底座部分13形成一个整体或附在底座部分13上并/或附到盖部分15上。出口19没有分线电缆插入时可以用密封元件33密封,使其不受环境的影响,插有分线电缆时可用密封胶之类的适当密封材料(例如胶泥或粘结剂或凝胶)密封分线电缆周边。第二盖部分15可以有一个凸缘34基本上垂直于其长度方向,从而使第二盖部分15合上时底座部分13和凸缘34形成与盖部分14相对应的Z字形体,使干线连接出口23落入出口17中。沟槽35可围绕底座部分13的起码部分周边和凸缘34延伸。沟槽35可填以适当的密封材料,例如密封胶、粘结剂、弹性体环、凝胶或填密片等等。第一盖部分14可以有一个盖,盖的截面呈L字形,最好与底座部分13匹配,将连接件12封闭住。底座部分13最好在盖部分14中滑动配合,或者盖部分14在底座部分13中滑动配合,从而使连接件12夹在部分13与14之间,且最好从而基本上密封起来,不受外界环境的影响。这样,第一盖部分14的下边缘(如图2和图3中所示处在下方)就坐落在沟槽35中,因而可用弹性制动件使其在盖部分14与底座部分13之间起作用,将盖部分固定到底座部分上。这种制动件可以由盖部分或底座部分形成,与盖和底座另一部分的制动件以扣接的方式接合。盖14的各侧壁41和42上有一个干线电缆出口43,这些壁上的出口最好对齐。两个出口43不用时可用插塞44堵住。连接件11装配好时,盖部分14可密封地嵌入沟槽34中,电缆出口43可与连接件12的出口25对齐,连接件的管状出口23可落入管状电缆出口17中,分线电缆出口24可面对着分线电缆出口19。这时就可以将第二盖部分15合上,最好是在分线电缆插入敞开端出口19,与出口24接口之后合上。因此,通到连接件12的分线出口24可以在卸除第一盖部分14之后,也可以在打开或卸除盖部分15之后触及。第二盖部分15可以是独立的扣接配合或其它无需事先卸除第一盖部分14之后才能卸除的盖。干线电缆17最好偏离分线电缆出口19且垂直于该电缆出口配置。这样,干线电缆出口和分线电缆出口彼此不难区别开来,所有分线电缆出口最好偏成一组并排配置,各干线电缆出口编成另一组。底座部分上的干线电缆出口17可以加丝扣以便承接适配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同轴电缆的一种电缆接头盒,有一个外壳和一个连接件,供互连配置在外壳内的各电缆用,其特征在于,外壳有一个干线电缆出口,与多个分线电缆出口相分隔和相区别。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头盒,其特征在于,各分线电缆出口并排配置,且不受干线电缆出口的影响,可以单独使用。3.如权利要求1或权利要求2所述的接头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有一个底座部分和至少一个盖部分密封地与底座部分接合,且用可解开的连接装置可解开地固定在底座部分上。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接头盒,其特征在于,分线电缆出口开设在底座部分,且可以通过一个盖部分触及,该盖部分的一边用铰连与壳体部分连接,另一边与壳体部分连接。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接头盒,其特征在于,铰链连接的盖部分还用来将分线电缆夹持在底座部分相应的出口中。6.如3至5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接头盒,...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D·弗里姆根
申请(专利权)人:沃尔特罗斯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