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减少气泡的临床用注射器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用具
,具体为一种可减少气泡的临床用注射器。
技术介绍
[0002]注射器的出现是医疗用具领域一次划时代的革命,用针头抽取、注入气体或液体的这个过程叫作注射,注射器由前端带有小孔的针筒以及与之匹配的活塞芯杆组成,用来将少量的液体或其注入到其它方法无法接近的区域或者从那些地方抽出,在芯杆拔出的时候液体或者气体从针筒前端小孔吸入,在芯杆推入时将液体或者气体挤出。
[0003]目前现有的临床用注射器,不能够减少气泡,当医护人员在使用临床用注射器抽取药液时,容易使注射器内部出现气泡,需要医护人员反复通过震动或敲打的方式对气泡进行清除,由于医护人员每日工作量大,因此排出注射器气泡的过程增加了其操作步骤和工作量,而且气泡如果排不干净增加了其注射到患者体内的风险且影响用药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减少气泡的临床用注射器,具备能够减少气泡的优点,解决了现有的临床用注射器不能够减少气泡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减少气泡的临床用注射器,包括针筒(1),其特征在于:所述针筒(1)内腔的底部设置有挡板(2),所述挡板(2)底部的四周开设有第一通孔(3),所述针筒(1)内腔底部的两侧均设置有转杆(4),所述转杆(4)的顶部贯穿至第一通孔(3)的内腔,所述转杆(4)两侧的顶部均焊接有风扇(5),所述挡板(2)的顶部设置有固定板(6),所述固定板(6)顶部的两侧均开设有第二通孔(7),所述针筒(1)的内腔设置有活塞(9),所述活塞(9)的底部开设有放置槽,且放置槽的内腔设置有伸缩杆(8),所述伸缩杆(8)的底部贯穿至放置槽的底部并与固定板(6)的顶部通过螺栓安装,所述活塞(9)的顶部套接有连接杆(10),所述连接杆(10)的顶部贯穿至针筒(1)的顶部并设置有拉板(1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减少气泡的临床用注射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孔(3)与第二通孔(7)的孔径大小相同,所述第二通孔(7)的底部与第一通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吉元,武苗苗,谢婷,谢方明,陈岳,徐海环,刘洋,杨萍,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二三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