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矿车顶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256085 阅读:9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30 22: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矿车顶推装置,包括支承车体、多级气缸、压风动力管路、支承车轮,所述支承车轮设置在支承车体一端的两侧,多级气缸固定在支承车体上,压风动力管路与多级气缸接通,支承车体包括车架、套筒固定架、车轮轴、车体支腿,车轮轴安装在车架前端的车体支腿上,套筒固定架安装在车架的上部,车架后端的车体支腿一端与车架连接,另一端设有卡轨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用又安全,效果明显;利用井下压风作为动力,多级气缸动作顶推车辆,气缸固定在支承车架上,气缸顶推时支承车固定牢靠,使用方便灵活,不仅不影响甩车场平巷运输,而且有效解决斜巷下山底弯道顶车的问题。且有效解决斜巷下山底弯道顶车的问题。且有效解决斜巷下山底弯道顶车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矿车顶推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煤矿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矿车顶推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煤矿主提升绞车道或斜巷甩车场,矸石车或物料车按照绞车规定车数提升后,下平巷轨道上停留的矸石车或物料车距斜巷底弯道存在一定距离,由于人力推车力量不足,且机车持续顶车影响渣车进入甩车道提升等,因此需要设计加工一种矿车顶推装置,随时顶推矸石车或物料车至斜巷底弯道,既解决人力推车、机车顶车的弊端,又利于提高斜巷物料推升效率。
[0003]目前市面上的使用的顶推装置大多采用液压设备提供和动力,需要在轨道下方挖槽,安设液压油缸,顶推矿车时轨道下方悬空,顶推时受力不稳定,容易出现安全隐患,而且液压设备的液压站等附属件必须设置专用空间并日常维护,在斜巷下平巷底弯道有限空间不方便,也不利于安全高效行车。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矿车顶推装置,已解决现有技术中矿车顶推时动力设备受力不牢靠容易出现安全隐患且不方便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矿车顶推装置,包括支承车体、多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矿车顶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承车体、多级气缸、压风动力管路、支承车轮,所述支承车轮设置在支承车体一端的两侧,多级气缸固定在支承车体上,压风动力管路与多级气缸接通,所述支承车体包括车架(3

6)、套筒固定架(3

1)、车轮轴(3

2)、车体支腿(3

4),车轮轴(3

2)安装在车架(3

6)前端的车体支腿(3

4)上,套筒固定架(3

1)安装在车架(3

6)的上部,车架(3

6)后端的车体支腿(3

4)一端与车架(3

6)连接,另一端设有卡轨器(3

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矿车顶推装置,其特征在于:在车架(3

6)后端的车体支腿(3

4)之间设有车体拉栓(3

3),车体拉栓(3

3)包括具有左和右旋螺纹的调节杆(3

31)、左侧拉杆(3

32)、右侧拉杆(3

33),所述左侧拉杆(3

32)、右侧拉杆(3

33)的一端分别与调节杆(3

31)螺纹连接,所述左侧拉杆(3

32)、右侧拉杆(3

33)的另一端分别安装在车架(3

6)后端的车体支腿(3

4)下端四分之一处。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矿车顶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级气缸包括依次套接的一级套筒、二级套筒、三级套筒、四级套筒,所述一级套筒的前端设有顶盖(1

6),四级套筒的后端设有外挡圈(1

1)、进气垫体(1

2)、外盖(1

3),其中外挡圈(1

1)套入四级套筒外壳的卡槽,进气垫体(1

2)压入四级套筒的内腔,外盖(1

3)再套住进气垫体(1

2),外盖(1

3)与外挡圈(1

1)通过螺杆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矿车顶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二级套筒、三级套筒、四级套筒的头端内套槽安设骨架密封(1

5),一级套筒、二级套筒、三级套筒末端外套槽安设O型密封圈。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矿车顶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级套筒、二级套筒、三级套筒的末端内套槽均安设内卡圈(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史先武曹云科陈广平张天祥郑军李缠合
申请(专利权)人:窑街煤电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