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NSS基准站与测量机器人基准站同轴观测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255212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30 22: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GNSS基准站与测量机器人基准站同轴观测结构。它包括混凝土柱体和牛腿结构;混凝土柱体下端位于观测房内、上端向上伸出观测房;牛腿结构包括第一牛腿结构和第二牛腿结构;第一牛腿结构布置在混凝土柱体上端、且位于观测房上方;第二牛腿结构布置在混凝土柱体中部、且位于观测房内;GNSS安装在第一牛腿结构上;测量机器人安装在第二牛腿结构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克服了现有技术GNSS基准站和测量机器人基准站在不同的混凝土柱上埋设,当观测房基础发生不均匀沉降时,通过GNSS基准站来修正测量机器人基准站会存在误差的缺陷;具有保证GNSS基准站能更准确地反映测量机器人基准站的位置变化的优点。人基准站的位置变化的优点。人基准站的位置变化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GNSS基准站与测量机器人基准站同轴观测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水利工程安全监测领域,具体地说它是GNSS基准站与测量机器人基准站同轴观测结构,更具体地说它是GNSS基准站与测量机器人基准站同轴观测钢筋混凝土柱结构,是一种能够保证GNSS基准站和测量机器人基准站处于同轴位置的混凝土结构。

技术介绍

[0002]在水利水电工程安全监测自动化领域,表面变形自动化监测一般采用GNSS基准站和测量机器人基准站联合作业的方式。其中GNSS基准站由GNSS天线、接收机和观测墩组成,观测原理是通过全球卫星定位,来获取GNSS天线所在位置;测量机器人基准站原理是通过测量测量机器人与监测点之间的边长和角度,来计算监测点的相对位置。表面变形自动化测量的原理是将测量机器人作为“不动点”,通过观测监测点位置,从而得到监测点的相对变化量。实际上,测量机器人基准站的位置只是相对稳定,不是绝对的“不动点”,这时候就需要通过与测量机器人同位置埋设的GNSS来校正测量机器人位置。毕竟GNSS基准点和测量机器人属于2种不同的测量仪器,目前市面上没有开发出GNSS和测量机器人一体式的仪器,而且GNSS需要埋设于户外才能保证GNSS接收到卫星信号,进而保证GNSS观测精度;测量机器人由于需要观测房保护,只能埋设于具有保护装置的户内,所以如何保证GNSS基准点的位移变化能真实反应测量机器人的变化,是目前需要解决的问题。
[0003]现有申请号为201621228396,专利名称为《GNSS基准站与测量机器人基准站一体式保护房结构的制作方法》,通过将GNSS基准站和测量机器人基准站埋设于同一基础的观测房内,GNSS基准站通过混凝土柱从观测房房顶升出,测量机器人通过另外一根混凝土柱埋设于观测房内,以实现GNSS基准站与测量机器人基准站同步变化,但GNSS基准站和测量机器人基准站在不同的混凝土柱上方埋设,当观测房基础发生不均匀沉降时,通过GNSS基准站来修正测量机器人基准站就会存在误差。
[0004]因此,开发一种能保证GNSS基准点的位移变化能真实反应测量机器人的变化的结构很有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GNSS基准站与测量机器人基准站同轴观测结构,为一种GNSS基准站与测量机器人基准站同轴观测钢筋混凝土柱结构,将GNSS基准站和测量机器人埋设于同一根混凝土柱上,当观测房基础发生不均匀沉降时,GNSS基准站和测量机器人基准站同轴同步沉降,保证GNSS基准站能更真实、准确地反映测量机器人基准站的位置变化;克服了现有技术中GNSS基准站和测量机器人基准站在不同的混凝土柱上方埋设,当观测房基础发生不均匀沉降时,通过GNSS基准站来修正测量机器人基准站会存在误差的缺陷。
[000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为:GNSS基准站与测量机器人基准站同轴观测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混凝土柱体和牛腿结构;
[0007]混凝土柱体下端位于观测房内、上端向上伸出观测房;
[0008]牛腿结构包括第一牛腿结构和第二牛腿结构;
[0009]第一牛腿结构布置在混凝土柱体上端、且位于观测房上方;
[0010]第二牛腿结构布置在混凝土柱体中部、且位于观测房内;
[0011]GNSS安装在第一牛腿结构上;
[0012]测量机器人安装在第二牛腿结构上。
[0013]在上述技术方案中,第一牛腿结构与第二牛腿结构的尺寸相等。
[0014]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混凝土柱体的尺寸长
×

×
高为50cm
×
30cm
×
410cm。
[0015]在上述技术方案中,第一牛腿结构与第二牛腿结构的间距为120cm。
[0016]在上述技术方案中,牛腿结构牛角宽度为40cm、牛腿高度为20cm、牛腿斜段高度为30cm。
[0017]上述GNSS为全球导航卫星系统定位。
[0018]本技术具有如下优点:
[0019](1)施工简单,实用有效,GNSS基准站的位置变化能准确传导至测量机器人基准站,以便GNSS基准站能更准确的反应测量机器人基准站的位置变化;
[0020](2)将GNSS基准站和测量机器人埋设于同一根混凝土柱上,当观测房基础发生不均匀沉降时,GNSS基准站和测量机器人基准站同轴同步沉降,保证GNSS基准站能更真实、准确地反映测量机器人基准站的位置变化;克服了现有技术中GNSS基准站和测量机器人基准站在不同的混凝土柱上方埋设,当观测房基础发生不均匀沉降时,通过GNSS基准站来修正测量机器人基准站会存在误差的缺陷。
附图说明
[0021]图1为本技术的工作安装在观测房内的工作结构示意图。
[0022]图2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1中,G表示雨水管。
[0024]图中1

混凝土柱体,2

牛腿结构,2A

第一牛腿结构,2B

第二牛腿结构,2.1

牛角,2.2

牛腿,2.3

牛腿斜段,3

观测房,4

GNSS,5

测量机器人。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技术的实施情况,但它们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定,仅作举例而已。同时通过说明使本技术的优点更加清楚和容易理解。
[0026]参阅附图可知:GNSS基准站与测量机器人基准站同轴观测结构,包括混凝土柱体1和牛腿结构2;牛腿结构2设置在混凝土柱体1上;
[0027]混凝土柱体1下端位于在观测房3内、上端向上伸出观测房3;
[0028]牛腿结构2包括第一牛腿结构2A和第二牛腿结构2B;
[0029]第一牛腿结构2A布置在混凝土柱体1上端、且位于观测房3上方;
[0030]第二牛腿结构2B布置在混凝土柱体1中部、且位于观测房3内;
[0031]GNSS4安装在第一牛腿结构2A上;
[0032]测量机器人5安装在第二牛腿结构2B上;
[0033]将GNSS基准站和测量机器人安装在同一根混凝土柱上,当观测房基础发生不均匀沉降时,GNSS基准站和测量机器人基准站同轴同步沉降,保证GNSS基准站能更真实、准确地反映测量机器人基准站的位置变化。
[0034]进一步地,第一牛腿结构2A与第二牛腿结构2B的尺寸相等。
[0035]进一步地,混凝土柱体1的尺寸为50cm(长)
×
30cm(宽)
×
410cm(高),混凝土柱体1还可以根据实际使用情况选用其他尺寸。
[0036]进一步地,第一牛腿结构2A与第二牛腿结构2B的间距为120cm,第一牛腿结构2A与第二牛腿结构2B的间距还可以根据实际使用情况选用其他尺寸。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GNSS基准站与测量机器人基准站同轴观测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混凝土柱体(1)和牛腿结构(2);混凝土柱体(1)下端位于观测房(3)内、上端向上伸出观测房(3);牛腿结构(2)包括第一牛腿结构(2A)和第二牛腿结构(2B);第一牛腿结构(2A)布置在混凝土柱体(1)上端、且位于观测房(3)上方;第二牛腿结构(2B)布置在混凝土柱体(1)中部、且位于观测房(3)内;GNSS(4)安装在第一牛腿结构(2A)上;测量机器人(5)安装在第二牛腿结构(2B)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GNSS基准站与测量机器人基准站同轴观测结构,其特征在于:第一牛腿结构(2A)与第二牛腿结构(2B)的尺寸相等。3.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双平陈远瞩刘波唐朝郑敏张斌何军冯党宋书学康静伟解林刘德军舒海翅史波严凤谢江华
申请(专利权)人:长江空间信息技术工程有限公司武汉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