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刺头皮针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253909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30 22: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防针刺头皮针,包括针套以及针具,所述针具滑动设于针套内,所述针具包括钢针、针座、针柄以及延长软管,所述针座滑动设于整套内,所述针柄设于针座外侧,所述钢针设于针座一端,所述延长软管设于针座远离钢针一端,所述针套包括自密封头、通液夹层、自扩张尾以及缩口胶圈,所述自密封头设于针套一端,所述自扩张尾设于针套远离自密封头一端,所述通液夹层设于自密封头与自扩张尾之间,所述缩口胶圈设于自扩张尾内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头皮针技术领域,具体是提供了一种密封良好,受污染可能性低,密封过程自动化,使用难度低,密封效果好,结构紧凑,空间占用率低,方便储存运输的防针刺头皮针。便储存运输的防针刺头皮针。便储存运输的防针刺头皮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防刺头皮针


[0001]本技术属于头皮针
,具体是指一种防针刺头皮针。

技术介绍

[0002]针刺伤是感染乙肝、丙肝和艾滋病等血液性疾病的主要传播途径,而由针刺伤医务人员从而引发血源感染的潜在危险正日趋严重。所造成的医务人员的职业暴露引发血源感染的潜在危险正日趋严重。美国疾病控制中心(CDC)资料显示,截止2000年底美国医务人员中已有57人被确诊感染了艾滋病病毒,由皮肤刺伤造成的感染48人,占84.2%。而经世界卫生组织的调查分析显示,每年因不安全的针操作而感染致命疾病的人数达210万之多,给被感染者造成了极大的痛苦和不幸,并导致了庞大的医疗开支,加重了社会及家庭的经济负担。据美国疾病疾控中心统计显示,使用更安全的医疗器械装置可以避免62%
‑ꢀ
68%的锐气伤的发生,故开发出更安全的带针医疗器械产品是十分必要。
[0003]现有防针刺头皮针穿刺完回推针帽的过程中,往往容易造成用力过大时,针帽仍被推出头皮针造成金属针头的裸露,使用上并不能切实地防止针刺伤。并且使用难度大,使得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并未被广泛采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密封良好,受污染可能性低,密封过程自动化,使用难度低,密封效果好,结构紧凑,空间占用率低,方便储存运输的防针刺头皮针。
[0005]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本技术一种防针刺头皮针,包括针套以及针具,所述针具滑动设于针套内,所述针具包括钢针、针座、针柄以及延长软管,所述针座滑动设于整套内,所述针柄设于针座外侧,所述钢针设于针座一端,所述延长软管设于针座远离钢针一端。
[0006]进一步地,所述针套侧面设有滑槽,所述针柄滑动设于滑槽内。
[0007]进一步地,所述针套包括自密封头、通液夹层、自扩张尾以及缩口胶圈,所述自密封头设于针套一端,所述自扩张尾设于针套远离自密封头一端,所述通液夹层设于自密封头与自扩张尾之间,所述缩口胶圈设于自扩张尾内侧。
[0008]进一步地,所述针座包括滑动柱、座腰、卡槽以及座锥形尾,所述滑动柱滑动设于通液夹层内侧,所述针柄设于滑动柱一侧,所述座腰设于滑动柱远离自密封头一侧,所述座锥形尾设于座腰远离滑动柱一侧,所述卡槽设于座锥形尾与座腰间。
[0009]进一步地,所述通液夹层与自密封头相连通,所述通液夹层与自扩张尾相连通。
[0010]进一步地,所述通液夹层、自密封头以及自扩张尾内充满液压油。
[0011]采用上述结构本技术取得的有益效果如下:本方案一种防针刺头皮针,因为自密封头的设置使得在不使用时针具得到良好的密封,降低了钢针受污染的可能,因为缩口胶圈的设置使得密封过程自动化,降低使用难度的同时提高了密封效果,因为座腰的设
置使得结构更加紧凑,空间占用率低,方便储存与运输。
附图说明
[0012]图1为本技术一种防针刺头皮针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3]图2为本技术一种防针刺头皮针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14]图3为本技术一种防针刺头皮针的针具结构示意图;
[0015]图4为本技术一种防针刺头皮针的针具示意图;
[0016]图5为本技术一种防针刺头皮针的伸出状态示意图。
[0017]其中,1、针套,2、针具,3、钢针,4、针座,5、针柄,6、延长软管,7、滑槽,8、自密封头,9、通液夹层,10、自扩张尾,11、缩口胶圈,12、滑动柱,13、座腰,14、卡槽,15、座锥形尾。
[0018]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0]如图1

5所示,本技术一种防针刺头皮针,包括针套1以及针具2,所述针具2滑动设于针套1内,所述针具2包括钢针3、针座4、针柄5以及延长软管6,所述针座4滑动设于整套内,所述针柄5设于针座4外侧,所述钢针3设于针座4一端,所述延长软管6设于针座4远离钢针3一端。
[0021]其中,所述针套1侧面设有滑槽7,所述针柄5滑动设于滑槽7内。所述针套1包括自密封头8、通液夹层9、自扩张尾10以及缩口胶圈11,所述自密封头8设于针套1一端,所述自扩张尾10设于针套1远离自密封头8一端,所述通液夹层9设于自密封头8与自扩张尾10之间,所述缩口胶圈11设于自扩张尾10内侧。所述针座4包括滑动柱12、座腰13、卡槽14以及座锥形尾 15,所述滑动柱12滑动设于通液夹层9内侧,所述针柄5设于滑动柱12一侧,所述座腰13设于滑动柱12远离自密封头8一侧,所述座锥形尾15设于座腰13远离滑动柱12一侧,所述卡槽14设于座锥形尾15与座腰13间。所述通液夹层9与自密封头8相连通,所述通液夹层9与自扩张尾10相连通。所述通液夹层9、自密封头8以及自扩张尾10内充满液压油。
[0022]具体使用时,朝钢针3方向推动针柄5,座锥形尾15脱离自扩张尾10,缩口胶圈11恢复原有大小,使得自扩张尾10容积变大,液压油从自密封头8 经过通液夹层9流向自扩张尾10,在压力作用下自密封头8容积变小,钢针3 顺利推出。
[0023]不需使用时,朝延长软管6方向推动针柄5,座锥形尾15进入自扩张尾 10,缩口胶圈11被座锥形尾15撑开,使得自扩张尾10被压缩,液压油从自扩张尾10自密封头8经过通液夹层9流向自密封头8,在压力作用下自密封头 8容积变大,直至缩口胶圈11卡入卡槽14,使得自密封头8将针具2密封。
[0024]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
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0025]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技术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0026]以上对本技术及其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这种描述没有限制性,附图中所示的也只是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之一,实际的结构并不局限于此。总而言之如果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受其启示,在不脱离本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刺头皮针,其特征在于:包括针套以及针具,所述针具滑动设于针套内,所述针具包括钢针、针座、针柄以及延长软管,所述针座滑动设于整套内,所述针柄设于针座外侧,所述钢针设于针座一端,所述延长软管设于针座远离钢针一端,所述针套侧面设有滑槽,所述针柄滑动设于滑槽内,所述针套包括自密封头、通液夹层、自扩张尾以及缩口胶圈,所述自密封头设于针套一端,所述自扩张尾设于针套远离自密封头一端,所述通液夹层设于自密封头与自扩张尾之间,所述缩口胶圈设于自...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晓华季梅
申请(专利权)人:扬州大学附属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