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驾驶培训计时管理终端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253450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30 22: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驾驶培训计时管理终端电路,包括应用在驾驶培训计时管理终端上的主控模块,所述主控模块连接有单片机电路、断电检测电路、定位模块电路、RFID电路、USB切换电路、功放与显示屏接口电路和指示灯电路,所述主控模块能够经所述单片机电路与车辆OBD进行通讯,所述断电检测电路能够识别电源输入和断开动作,所述主控模块能够经所述定位模块电路的作用有效判定车辆位置信息,所述USB切换电路与驾驶培训计时管理终端结构的摄像头连接,所述功放与显示屏接口电路与驾驶培训计时管理终端结构的扩音器和显示屏连接设置,所述RFID电路与RFID读卡器连接,便于实现兼容IC卡和身份证识别;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实时对车辆进行位置定位。行位置定位。行位置定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驾驶培训计时管理终端电路


[0001]本技术涉及驾驶培训管理设备
,特别是一种驾驶培训计时管理终端电路。

技术介绍

[0002]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机动车辆的数量迅猛增长,尤其是私家车的数量增长速度最快,中国的交通法规定,驾驶机动车辆必须要有驾照,驾驶者需要进行驾驶培训以考得驾照。
[0003]现有技术中的计时培训车载终端普遍采用IC卡计时管理系统,传统的信息记录系统在车辆上安装指纹记录仪,只有指纹签到和签退功能,但在实操过程中,虽然采用IC或者指纹随机验证,并不能够解决学员学时得到真实保证的问题,车辆的运行监控依然没有得到有效解决;且现在的车辆在进行路考训练时,工作人员不能够实时掌握当前车辆的位置信息,这样在后续根据车辆所在位置的站点进行报站工作时会多有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有鉴于此,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获取车辆实时位置信息的驾驶培训计时管理终端电路。
[0005]本技术采用以下方法来实现:一种驾驶培训计时管理终端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应用在驾驶培训计时管理终端上的主控模块,所述主控模块连接有单片机电路、断电检测电路、定位模块电路、RFID电路、USB切换电路、功放与显示屏接口电路和指示灯电路,所述主控模块能够经所述单片机电路与车辆OBD进行通讯,所述断电检测电路能够识别电源输入和断开动作,所述主控模块能够经所述定位模块电路的作用有效判定车辆位置信息,所述USB切换电路与驾驶培训计时管理终端结构的摄像头连接,所述功放与显示屏接口电路与驾驶培训计时管理终端结构的扩音器和显示屏连接设置,所述RFID电路与RFID读卡器连接,便于实现兼容IC卡和身份证识别。
[0006]进一步的,所述主控模块包括U3芯片、4V端口、MIC1P端口、MIC1N端口、p0端口、n0端口、M

USB

DM 端口、电容C35、M

USB

DP端口、USB

ID端口、SIMDEC端口、SIMRST端口、SIMCLK端口、SIMDAT端口、SIMVDO端口、TP

INT端口、TP

RST端口、SD

LDO12端口、NET

LED端口、RX2端口、TX2端口、USB

BOOT端口、TP

SCL端口、TP

SDA端口、LCD

RST端口、LCD

TE端口、DSI

CKN端口、DSI

CKP端口、DSI

D0N端口、DSI

D0P端口、DSI

D1N端口、DSI

D1P端口、WIFI

ANT端口、GPRS

ANT端口、U2RX端口、U2TX端口、LED1端口、LED2端口、HOST

EN端口、CAM

EN端口、DRX

ANT端口、VDD

2V85端口、LDO

1V8端口、GPS

ANT端口、usb

plug端口、LDO5

1V8端口、电阻R14、电容C10、按钮S1、电阻R25、电容C33、插座J11和芯片D12,所述U3芯片的1号引脚和2号引脚均与所述4V端口连接,所述U3芯片的3号引脚接地,所述U3芯片的4号引脚经MIC1P端口与所述电容C35一端连接,所述U3芯片的5号引脚经MIC1N端口与所述电容C35另一端连接,所述U3芯片的7号引脚接地,所述U3芯片的8号引脚与所述p0端口连接,所述U3芯
片的9号引脚与所述n0端口连接,所述U3芯片的12号引脚接地,所述U3芯片的13号引脚与所述M

USB

DM端口连接,所述U3芯片的14号引脚与所述M

USB

DP端口连接,所述U3芯片的15号引脚接地,所述U3芯片的16号引脚与所述USB

ID端口连接,所述U3芯片的22号引脚与所述SIMDEC端口连接,所述U3芯片的23号引脚与所述SIMRST端口连接,所述U3芯片的24号引脚与所述SIMCLK端口连接,所述U3芯片的25号引脚与所述SIMDAT端口连接,所述U3芯片的26号引脚与SIMVDD端口连接,所述U3芯片的27号引脚接地,所述U3芯片的30号引脚与所述TP

INT端口连接,所述U3芯片的31号引脚与所述TP

RST端口连接,所述U3芯片的32号端口与所述SD

LDO12端口连接,所述U3芯片的33号引脚与所述NET

LED端口连接,所述U3芯片的34号引脚与所述RX2端口连接,所述U3芯片的35号引脚与所述的TX2端口连接,所述U3芯片的46号引脚与所述USB

BOOT端口连接,所述U3芯片的47号引脚与所述TP

SCL端口连接,所述U3芯片的48号引脚与所述TP

SDA端口连接,所述U3芯片的49号引脚与所述LCD

RST端口连接,所述U3芯片的50号引脚与所述LCD

TE端口连接,所述U3芯片的51号引脚接地,所述U3芯片的52号引脚与所述DSI

CKN端口连接,所述U3芯片的53号引脚与所述DSI

CKP端口连接,所述U3芯片的54号引脚与所述DSI

D0N端口连接,所述U3芯片的55号引脚与所述DSI

D0P端口连接,所述U3芯片的56号引脚与所述DSI

D1N端口连接,所述U3芯片的57号引脚与所述DSI

D1P端口连接,所述U3芯片的62号引脚和69号引脚均接地,所述U3芯片的72号引脚和78号引脚均接地,所述U3芯片的77号引脚与所述WIFI

ANT端口连接,所述U3芯片的85号引脚和86号引脚串联后接地,所述U3芯片的87号引脚与所述GPRS

ANT端口连接,所述U3芯片的88号引脚和89号引脚串联后接地,所述U3芯片的93号引脚与U3RX端口连接,所述U3芯片的94号引脚与所述U2TX端口连接,所述U3芯片的99号引脚与所述LED1端口连接,所述U3芯片的100号引脚与所述LED2端口连接,所述U3芯片的101号引脚与所述HOST

EN端口连接,所述U3芯片的103号引脚与所述CAM

EN端口连接,所述U3芯片的111号引脚与所述LDO5

1V8端口连接,所述U3芯片的GPRS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驾驶培训计时管理终端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应用在驾驶培训计时管理终端上的主控模块,所述主控模块连接有单片机电路、断电检测电路、定位模块电路、RFID电路、USB切换电路、功放与显示屏接口电路和指示灯电路,所述主控模块能够经所述单片机电路与车辆OBD进行通讯,所述断电检测电路能够识别电源输入和断开动作,所述主控模块能够经所述定位模块电路的作用有效判定车辆位置信息,所述USB切换电路与驾驶培训计时管理终端结构的摄像头连接,所述功放与显示屏接口电路与驾驶培训计时管理终端结构的扩音器和显示屏连接设置,所述RFID电路与RFID读卡器连接,便于实现兼容IC卡和身份证识别。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驾驶培训计时管理终端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控模块包括U3芯片、4V端口、MIC1P端口、MIC1N端口、p0端口、n0端口、M

USB

DM端口、电容C35、M

USB

DP端口、USB

ID端口、SIMDEC端口、SIMRST端口、SIMCLK端口、SIMDAT端口、SIMVDO端口、TP

INT端口、TP

RST端口、SD

LDO12端口、NET

LED端口、RX2端口、TX2端口、USB

BOOT端口、TP

SCL端口、TP

SDA端口、LCD

RST端口、LCD

TE端口、DSI

CKN端口、DSI

CKP端口、DSI

D0N端口、DSI

D0P端口、DSI

D1N端口、DSI

D1P端口、WIFI

ANT端口、GPRS

ANT端口、U2RX端口、U2TX端口、LED1端口、LED2端口、HOST

EN端口、CAM

EN端口、DRX

ANT端口、VDD

2V85端口、LDO

1V8端口、GPS

ANT端口、usb

plug端口、LDO5

1V8端口、电阻R14、电容C10、按钮S1、电阻R25、电容C33、插座J11和芯片D12,所述U3芯片的1号引脚和2号引脚均与所述4V端口连接,所述U3芯片的3号引脚接地,所述U3芯片的4号引脚经MIC1P端口与所述电容C35一端连接,所述U3芯片的5号引脚经MIC1N端口与所述电容C35另一端连接,所述U3芯片的7号引脚接地,所述U3芯片的8号引脚与所述p0端口连接,所述U3芯片的9号引脚与所述n0端口连接,所述U3芯片的12号引脚接地,所述U3芯片的13号引脚与所述M

USB

DM端口连接,所述U3芯片的14号引脚与所述M

USB

DP端口连接,所述U3芯片的15号引脚接地,所述U3芯片的16号引脚与所述USB

ID端口连接,所述U3芯片的22号引脚与所述SIMDEC端口连接,所述U3芯片的23号引脚与所述SIMRST端口连接,所述U3芯片的24号引脚与所述SIMCLK端口连接,所述U3芯片的25号引脚与所述SIMDAT端口连接,所述U3芯片的26号引脚与SIMVDD端口连接,所述U3芯片的27号引脚接地,所述U3芯片的30号引脚与所述TP

INT端口连接,所述U3芯片的31号引脚与所述TP

RST端口连接,所述U3芯片的32号端口与所述SD

LDO12端口连接,所述U3芯片的33号引脚与所述NET

LED端口连接,所述U3芯片的34号引脚与所述RX2端口连接,所述U3芯片的35号引脚与所述的TX2端口连接,所述U3芯片的46号引脚与所述USB

BOOT端口连接,所述U3芯片的47号引脚与所述TP

SCL端口连接,所述U3芯片的48号引脚与所述TP

SDA端口连接,所述U3芯片的49号引脚与所述LCD

RST端口连接,所述U3芯片的50号引脚与所述LCD

TE端口连接,所述U3芯片的51号引脚接地,所述U3芯片的52号引脚与所述DSI

CKN端口连接,所述U3芯片的53号引脚与所述DSI

CKP端口连接,所述U3芯片的54号引脚与所述DSI

D0N端口连接,所述U3芯片的55号引脚与所述DSI

D0P端口连接,所述U3芯片的56号引脚与所述DSI

D1N端口连接,所述U3芯片的57号引脚与所述DSI

D1P端口连接,所述U3芯片的62号引脚和69号引脚均接地,所述U3芯片的72号引脚和78号引脚均接地,所述U3芯片的77号引脚与所述WIFI

ANT端口连接,所述U3芯片的85号引脚和86号引脚串联后接地,所述U3芯片的87号引脚与所述GPRS

ANT端口连接,所述U3芯片的88号引脚和89号引脚串联后接地,所述U3芯片的93号引脚与U3RX端口连接,所述U3芯片的94号引脚与所述U2TX端口连接,
所述U3芯片的99号引脚与所述LED1端口连接,所述U3芯片的100号引脚与所述LED2端口连接,所述U3芯片的101号引脚与所述HOST

EN端口连接,所述U3芯片的103号引脚与所述CAM

EN端口连接,所述U3芯片的111号引脚与所述LDO5

1V8端口连接,所述U3芯片的GPRS

ON端口连接,所述U3芯片的119号引脚与所述usb

plug端口连接,所述U3芯片的120号引脚接地,所述U3芯片的121号引脚与所述GPS

ANT端口连接,所述U3芯片的122号引脚接地,所述U3芯片的125号引脚与LDO6

1V8端口连接,所述U3芯片的126号引脚与所述电容C10一端连接,所述电容C10另一端接地,所述U3芯片的129号引脚与所述VDD

2V85端口连接,所述U3芯片的130号引脚接地,所述U3芯片的131号引脚与所述DRX

ANT端口连接,所述U3芯片的132号引脚接地,所述U3芯片的133号引脚与所述4V端口连接,所述U3芯片的134号引脚与所述电阻R14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14另一端接地,所述U3芯片的135号引脚接地,所述U3芯片的140号引脚接地,所述U3芯片的141号引脚经VBUS端口与所述U3芯片的142号引脚接地,所述U3芯片的143号引脚和144号引脚接地,所述U3芯片的146号引脚经所述4V端口与所述U3芯片的145号引脚连接,所述U3芯片的147号引脚、148号引脚、149号引脚和150号引脚均接地;所述按钮S1的1号引脚与所述USB

BOOT端口连接,所述按钮S1的2号引脚与所述LDO5

1V8端口连接,所述插座J11的1号引脚与SIMVDD端口连接,所述插座J11的2号引脚接地,所述插座J11的3号引脚与所述SIMRST端口连接,所述插座J11的5号引脚与所述SIMCLK端口连接,所述插座J11的6号引脚与所述SIMDAT端口连接,所述插座J11的7号引脚与所述SIMDEC端口连接,所述插座J11的8号引脚接地,所述电阻R25一端与所述SIMDAT端口连接,所述电阻R25另一端经所述SIMVDD端口与所述电容C33一端连接,所述电容C33另一端接地;所述芯片D12的1号引脚与所述SIMRST端口连接,所述芯片D12的2号引脚接地,所述芯片D12的3号引脚与所述SIMDEC端口连接,所述芯片D12的4号引脚与所述SIMDAT端口连接,所述芯片D12的5号引脚与SIMVDD端口连接,所述芯片D12的6号引脚与所述SIMCLK端口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驾驶培训计时管理终端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断电检测电路包括电容C1、二极管D1、二极管D15、电容C11、电阻R3、电阻R11、电容C4、二极管D2、U1芯片、电容C3、电阻R4、电阻R5、电阻R2、火线L1、电容C13、电容C6、磁珠FB1、电容C7、电阻R34、电阻R23、三极管Q1、电阻R15、电容C32、三极管Q2、U7芯片、电容C24、电容C8、电容C37、二极管D14、二极管D13、电容C9、电容C36、电容C51、K1芯片、电阻R46、三极管Q12、电容C12和电阻R52,所述二极管D1的正极与VBAT端口连接,所述二极管D1的负极与所述电容C1一端连接,所述电容C1另一端接地,所述电容C1一端与所述二极管D15一端连接,所述二极管D15另一端接地,所述二极管D15一端与所述电容C11一端连接,所述电容C11另一端接地,所述电容C11一端与所述电阻R11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11另一端与所述U1芯片的2号引脚连接,所述U1芯片的1号引脚与所述电容C3一端串联后与所述二极管D2负极连接,所述二极管D2的正极接地,所述电容C3另一端与所述U1芯片的8号引脚连接,所述U1芯片的3号引脚与所述电容C4一端连接,所述电容C4另一端与所述电阻R3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3另一端接地,所述U1芯片的4号引脚与所述电阻R4一端串联后与所述电阻R5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5另一端接地,所述电阻R4另一端与所述磁珠FB1一端串联后与所述电容C6一端连接,所述电容C6另一端接地,所述电容C6一端与所述电容C13一端连接,所述电容C13另一端接地,所述电容C13一端与所述火线L1一端连接,所述火线L1另一端与所述二极管D2的负极连接,所述U1芯片的7号引脚与所述电阻R11一端连接,所述U1芯片的6号引脚与所述电阻R2一端连接,所述电阻
R2另一端接地,所述U1芯片的9号引脚接地,所述磁珠FB1的另一端与所述电容C7一端串联后与所述电阻R15一端连接,所述电容C7另一端接地,所述电阻R15一端与所述三极管Q1的集电极连接,所述三极管Q1的集电极与所述电阻R23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23另一端F5V端口连接,所述三极管Q1的基极与所述电阻R15另一端串联后与所述电容C32一端连接,所述电容C32另一端接地,所述三极管Q1的发射极与所述二极管D13的正极连接,所述二极管D13的负极与所述二极管D14的正极连接,所述二极管D14的负极与所述电容C9一端串联后与所述电容C37一端连接,所述电容C9另一端接地,所述电容C37另一端接地,所述电容C37一端与所述电容C8一端连接,所述电容C8另一端接地,所述电容C32一端与所述三极管Q2的集电极连接,所述三极管Q2的发射极接地,所述三极管Q2的基极与所述K1芯片的3号引脚和4号引脚连接,所述K1芯片的2号引脚与所述F5V端口连接,所述K1芯片的1号引脚接地;所述U7芯片的1号引脚接地,所述U7芯片的2号引脚与所述电容C24串联后与M3.3V端口连接,所述电容C24另一端接地,所述U7芯片的3号引脚与5V端口连接;所述电阻R46一端与所述F5V端口连接,所述电阻R46另一端与所述电容C12一端串联后与所述电阻R52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52另一端与所述电容C12另一端均接地设置,所述电阻R52一端与所述三极管Q12的基极连接,所述三极管Q12的集电极与DPC端口连接,所述三极管Q12的发射极接地。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驾驶培训计时管理终端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单片机电路包括U2芯片、插座J12、二极管D3、电阻R10、电阻R1、插座J4、电阻R42、电阻R43、二极管D4、二极管D5、电阻R12、电容C21和电容C19,所述U2芯片的1号引脚与M3.3V端口连接,所述U2芯片的7号引脚与NRST端口连接,所述U2芯片的8号引脚接地,所述U2芯片的9号引脚与所述M3.3V端口连接,所述U2芯片的10号引脚与所述GPRS

ON端口连接,所述U2芯片的11号引脚与CT5V端口连接,所述U2芯片的12号引脚与所述TX2端口连接,所述U2芯片的13号引脚与所述RX2端口连接,所述U2芯片的14号引脚与SPICS端口连接,所述U2芯片的1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赖朋发廖国荣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中振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