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双输出能量变换装置、调制方法及供电设备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逆变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双输出能量变换装置、调制方法及供电设备。
技术介绍
[0002]在新能源发电场合,如光伏发电、风力发电等,逆变器是有效实现电能变换的关键装置。新能源发电场合的逆变装置主要具备两种特点:电源输出电压范围宽以及多端口输出。为了适应这一应用特点,逆变装置通常需要具备升降压电能变化能力和多端口输出、灵活扩容的能力。前者往往采用两级式或多级式升降压电源变换装置,而后者通常采用多个电源变换装置并联,或者通过隔离型电路实现单输入、多输出。
[0003]上述两种解决方案均需要较多的电路组件以及复杂的控制方案,而且电路的电压应力会很大。而过高的电压应力会在功率管开关动作过程产生很大的瞬时电流,恶化电源装置的电磁干扰(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EMI),甚至降低装置电能变换效率,严重制约着三族氮化物等宽禁带半导体器件的应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包括,例如,提供了一种双输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输出能量变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双输出能量变换装置包括:第一储能模块、第一组合串联桥臂模块、电容储能模块及第二组合串联桥臂模块;所述第一储能模块、第一组合串联桥臂模块、电容储能模块、第二组合串联桥臂模块依次连接;所述第一组合串联桥臂模块包括串联的第一主开关管桥臂单元及第一辅助管桥臂单元;所述第二组合串联桥臂模块包括串联的第二主开关管桥臂单元及第二辅助管桥臂单元;所述第一主开关管桥臂单元、所述第二主开关管桥臂单元形成第一变换输出电路,将所述第一储能模块和/或所述电容储能模块的能量输出至后级负载;所述第一辅助管桥臂单元、所述第二辅助管桥臂单元形成第二变换输出电路,将所述第一储能模块和/或所述电容储能模块的能量输出至后级负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输出能量变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主开关管桥臂单元包括第一主开关管与第二主开关管,所述第一主开关管与所述第二主开关管串联;所述第二主开关管桥臂单元包括第三主开关管与第四主开关管,所述第三主开关管与所述第四主开关管串联;所述电容储能模块包括第一母线电容,所述第一母线电容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主开关管及所述第三主开关管电连接;所述第一母线电容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主开关管及所述第四主开关管电连接;所述第一变换输出电路包括第一输出端及第二输出端,所述第一输出端形成于所述第一主开关管桥臂单元的中点,所述第二输出端形成于所述第二主开关管桥臂单元中点;所述第一主开关管、第二主开关管、第三主开关管及第四主开关管用于根据驱动信号切换导通状态,以将所述第一储能模块及所述第一母线电容的能量通过所述第一输出端与所述第二输出端输出交变信号至后级负载。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输出能量变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辅助管桥臂单元包括第一辅助管与第二辅助管,所述第一辅助管与所述第二辅助管串联;所述第二辅助管桥臂单元包括第三辅助管与第四辅助管,所述第三辅助管与所述第四辅助管串联;所述电容储能模块包括第二母线电容,所述第二母线电容与所述第一母线电容串联;所述第二母线电容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母线电容的第二端电连接;所述第二母线电容的第一端还与所述第二辅助管及所述第四辅助管电连接;所述第二母线电容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辅助管及所述第三辅助管电连接;所述第二变换输出电路包括第三输出端及第四输出端,所述第三输出端形成于所述第一辅助管桥臂单元的中点,所述第四输出端形成于所述第二辅助管桥臂单元中点;所述第一辅助管、第二辅助管、第三辅助管及第四辅助管用于根据驱动信号切换导通状态,以将所述第一储能模块及所述第二母线电容的能量通过所述第三输出端与所述第四输出端输出交变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茂,裴轶,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捷芯威半导体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