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同时提高双面PERC背面及正面效率的背膜结构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33251503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30 22:5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同时提高双面PERC背面及正面效率的背膜结构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背膜结构包括位于电池片背面的氧化铝薄膜,在氧化铝薄膜上设有氮化硅薄膜,在氮化硅薄膜上设有氮氧化硅薄膜。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背膜结构能够同时提高双面PERC背面及正面效率,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改进背面膜层结构提升P型双面PERC电池的背面转换效率,该背膜结构具有较优的氢钝化效果,还可以提升电池的开压和FF,从而实现正面转换效率的提升,可以使得P型双面PERC电池的双面率提高1~2%,电池正面的效率提升0.1%左右,提高企业的效益和竞争力,非常值得产业化应用。非常值得产业化应用。非常值得产业化应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同时提高双面PERC背面及正面效率的背膜结构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太阳能电池
,涉及一种同时提高双面PERC背面及正面效率的背膜结构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介绍

[0002]近年来,随着太阳能电池片生产技术不断进步,目前主要研究热点有HIT电池、WMT电池、N型双面电池、P型PERC电池等,其中P型PERC电池因其工艺相对成熟,量产难度低,已成为市场主流电池技术。双面PERC太阳电池较其它新型电池的正面效率低,主流厂商其双面组件双面率为65-75%,迫切需要进一步提升双面PERC太阳电池的正面和背面效率。因此改进背面膜层结构以及优化镀膜工艺,降低电池片背面的反射率,增加光的吸收,提升P型双面PERC电池的背面转换效率,提高P型双面PERC电池的双面率,是目前行业所关注的重点。
[0003]CN110957378A公开了一种提升P型双面电池双面率的背膜结构,包括电池片,电池片的背面依次沉积有氧化铝膜、氮化硅膜、氮氧化硅膜、氧化硅膜,氮化硅膜包括上层氮化硅膜、中层氮化硅膜、下层氮化硅膜,上、中、下三层氮化硅膜的厚度逐渐升高,折射率逐渐降低,氮化硅膜的总膜厚为35至55纳米,氮化硅膜的总折射率为2.12至2.20,通过该专利技术改进背面膜层结构以及优化镀膜工艺,有效的降低电池片背面的反射率,增加光的吸收,提升P型双面SE PERC电池的背面转换效率,P型双面SE PERC电池的双面率由72.9%提至74.14%。然而该专利技术中需要包括满足如上所述特定条件的三层氮化硅膜,增加了制备工艺的复杂性。
[0004]因此,在本领域中,期望开发能够提升P型双面电池双面率、更加简单高效的背膜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同时提高双面PERC背面及正面效率的背膜结构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专利技术的背膜结构能够同时提高双面PERC背面及正面效率。
[0006]为达到此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7]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同时提高双面PERC背面及正面效率的背膜结构,所述背膜结构包括位于电池片背面的氧化铝薄膜,在氧化铝薄膜上设有氮化硅薄膜,在氮化硅薄膜上设有氮氧化硅薄膜。
[0008]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背膜结构由如上所述的三层结构构成,使得能够同时提高双面PERC背面及正面效率,该背膜结构具有较优的氢钝化效果,可以提升电池的开压和填充因子,从而实现正面转换效率的提升,也可提升P型双面PERC电池的背面转换效率。
[0009]优选地,所述氧化铝薄膜的厚度为5~15nm(例如5nm、6nm、7nm、8nm、9nm、10nm、
11nm、12nm、13nm、14nm或15nm),折射率为1.55~1.63(例如1.55、1.60、1.63)。在本专利技术中如果氧化铝薄膜的厚度小于5nm,则硅表面复合速率会增大,影响其钝化效果;如果氧化铝薄膜的厚度大于15nm,工艺时间会长,影响产能。
[0010]优选地,所述氧化铝薄膜的厚度为8~10nm,折射率为1.56。
[0011]优选地,所述氮化硅薄膜的厚度为20~90nm(例如20nm、25nm、30nm、35nm、40nm、45nm、50nm、55nm、60nm、70nm、80nm或90nm),折射率为2.0~2.4(例如2.0、2.1、2.2、2.3、2.4)。在本专利技术中,如果氮化硅薄膜的厚度小于20nm,则对中长波的光吸收较少,反射率会变大;如果氮化硅薄膜的厚度大于90nm,则对短波的光吸收较少,反射率同样也会变大;如果氮化硅薄膜的折射率小于2.0,则钝化效果会变差,电池效率会降低;如果氮化硅薄膜的折射率大于2.4,消光系数会很大,则会降低硅对光的有效吸收,背面电流会降低,最终背面效率也会降低。
[0012]优选地,所述氮化硅薄膜的厚度为60~80nm,折射率为2.1~2.4。
[0013]优选地,所述氮氧化硅薄膜的厚度为20~90nm(例如20nm、25nm、30nm、35nm、40nm、45nm、50nm、55nm、60nm、70nm、80nm或90nm),折射率为1.6~2.0(例如1.6、1.7、1.8、1.9、2.0)。在本专利技术中,如果氮氧化硅薄膜的厚度小于20nm,则对中长波的光吸收较少,反射率会变大,如果氮氧化硅薄膜的厚度大于90nm,则对短波的光吸收较少,反射率同样也会变大;如果氮氧化硅薄膜的折射率小于1.6,则有效的H含量会偏低,影响钝化效果,会降低正面及背面的电池效率;如果氮氧化硅薄膜的折射率大于2.0,现有制备工艺很难完成。
[0014]优选地,所述氮氧化硅薄膜的厚度为40~60nm,折射率为1.8。
[0015]优选地,所述氧化铝薄膜、氮化硅薄膜和氮氧化硅薄膜的总厚度为80~160nm,总折射率为2.10~2.35。在本专利技术中,如果整体薄膜的总厚度小于80nm,则对中长波的光吸收较少,整体反射率会变大,如果氮氧化硅薄膜的厚度大于160nm,则对短波的光吸收较少,整体反射率同样也会变大;总之,整体薄膜的厚度过薄或者过厚,都不利于反射率的降低,不利于电池背面效率的提升。
[0016]本专利技术所述背膜结构在300nm~1200nm波长范围内反射率曲线最低点位于650~1000nm,例如650nm、700nm、750nm、800nm、850nm、900nm、950nm、1000nm。
[0017]优选地,所述背膜结构在300nm~1200nm波长范围内反射率曲线最低点位于850~950nm。
[0018]本专利技术所述背膜结构在300nm~1200nm波长范围内平均反射率为7.5%~11%,例如7.5%、8%、8.5%、9%、9.5%、10%、10.5%或11%。
[0019]另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如上所述的同时提高双面PERC背面及正面效率的背膜结构的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20]A、将电池片背面朝上,放入石墨板中,再将石墨板放入ALD板式腔体中,在电池片背面镀上一层氧化铝薄膜;
[0021]B、将步骤A得到的电池片背面朝上放入到石墨舟中,再将石墨舟放入管式PECVD中,通入氨气和硅烷气体,在氧化铝薄膜上进行镀膜,制备得到氮化硅薄膜;
[0022]C、通入笑气、氨气和硅烷,在氮化硅薄膜上进行镀膜,制备得到氮氧化硅薄膜,进而得到所述背膜结构。
[0023]优选地,步骤B所述硅烷为SiH4。
[0024]优选地,步骤B所述通入氨气和硅烷的流量比为8:1~3:1,例如8:1、7:1、7.5:1、6:1、6.5:1、5:1、4:1或3:1。
[0025]优选地,步骤B所述镀膜的功率为8千瓦,占空比为1:15。
[0026]优选地,步骤B所述镀膜的时间为300-600s,例如300s、350s、380s、400s、450s、500s、550s或600s。
[0027]优选地,步骤B所述镀膜的温度为450-500℃,例如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同时提高双面PERC背面及正面效率的背膜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背膜结构包括位于电池片背面的氧化铝薄膜,在氧化铝薄膜上设有氮化硅薄膜,在氮化硅薄膜上设有氮氧化硅薄膜。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膜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氧化铝薄膜的厚度为5~15nm,折射率为1.55~1.63;优选地,所述氧化铝薄膜的厚度为8~10nm,折射率为1.56。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背膜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氮化硅薄膜的厚度为20~90nm,折射率为2.05~2.4;优选地,所述氮化硅薄膜的厚度为60~80nm,折射率为2.1~2.4。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背膜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氮氧化硅薄膜的厚度为20~90nm,折射率为1.6~2.0;优选地,所述氮氧化硅薄膜的厚度为40~60nm,折射率为1.8。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背膜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氧化铝薄膜、氮化硅薄膜和氮氧化硅薄膜的总厚度为80~160nm,总折射率为2.0~2.35。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背膜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背膜结构在300nm~1200nm波长范围内反射率曲线最低点位于650~1000nm;优选地,所述背膜结构在300nm~1200nm波长范围内反射率曲线最低点位于850~950nm。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背膜结构,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芳叶晓亚周思洁邹帅王栩生
申请(专利权)人:阿特斯阳光电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