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热电-氢质联合供能的稳定直流输出装置及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251454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30 22:4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新能源及环境修复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热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热电-氢质联合供能的稳定直流输出装置及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新能源及环境修复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热电-氢质联合供能的稳定直流输出装置及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全球能源需求量的不断加大及常规能源供给量的日趋紧张,各行各业对新能源的开发与应用的需求愈加迫切。自然能源的有效利用一直以来是人们不断探索和追求的目标,太阳能光伏、风能、地热、生物质能、海洋能等能源形式因具有资源丰富、可再生及环境友好等特点而成为当下和未来潜力巨大的能源索取对象。特别是在环境修复领域,以环境友好的新能源来满足环境治理的能量需求,不仅从根源上降低环境修复所产生的二次污染的风险,而且随着新能源开发的不断发展,成本逐渐降低,环境修复方案实施更加经济高效,从而在能量来源的开端与能量消耗的末端完整地实现以自然的力量来改造自然,达到能源取之于自然,用之于自然,并完成环境修复过程的目的。目前,关于温差发电的研究已有较多报道,但现有温差发电器装置多以散热片、半导体及制冷片组装而成,温差来源并不环保且持续性差。倘若利用自然资源条件获得稳定温差,将是可持续性地获得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热电-氢质联合供能的稳定直流输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热电发生系统、氢气发生及污水处理系统与氢气产电系统;热电发生系统,通过地下提水泵(7)与地下取水口(24)连接,与氢气发生及污水处理系统连接,用于将采集的太阳能温度与地下水温度之间的差值产生电能,为地下提水泵(7)以及氢气发生及污水处理系统提供电能;氢气发生及污水处理系统,与热电发生系统连接,输出端有两个,其中一个输出端与氢气产电系统连接,另一个输出端接入地下灌溉区,用于接收热电发生系统产生的电能进行反应,产生的氢气输出至氢气产电反应;氢气产电系统,用于接收氢气发生及污水处理系统产生的氢气进行反应产生电势能,为下游用户提供电力。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热电-氢质联合供能的稳定直流输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热电发生系统,包括:热源收集器(1)、冷源集水槽(3)、温差片(2)以及DC转换器A(4);所述冷源集水槽(3)安装在地面上,所述冷源集水槽(3)顶部通过螺钉与温差片(2)连接,温差片(2)顶部通过螺钉与热源收集器(1)连接,使温差片夹持于热源收集器(1)和冷源集水槽(3)之间;所述冷源集水槽(3)包括冷源水入口(8)和冷源水出口(9),其中,冷源入水口(8)通过地下提水泵(7)与地下取水口(24)连接,所述冷源水出口(9)通过控制阀门(12)与氢气发生及污水处理系统;所述温差片(2)通过导线分别与地下提水泵(7)以及氢气发生及污水处理系统连接;所述温差片(2)还通过导线与DC转换器A(4)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热电-氢质联合供能的稳定直流输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氢气发生及污水处理系统,包括:电化学反应器(13)、气泵(19)以及提水泵(18);所述电化学反应器(13)为顶部开口的储水槽,且设有入水口(10)和出水口(11),所述入水口(10)与冷源集水槽(3)的冷源水出口(9)连接,所述出水口(11)依次通过阀门(20)、提水泵(18)连入地下灌溉区;所述气泵(19)与电化学反应器(13)连接,用于提取反应生成的氢气至氢气产电系统;所述气泵(19)和提水泵(18)均与温差片(2)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基于热电-氢质联合供能的稳定直流输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化学反应器(13),包括:多组电化学处理棒、固定底座和集气罩(16);所述电化学处理棒,包括:电化学处理阳极棒(14)和电化学处理阴极棒(15),所述电化学处理阴极棒(15)上设有集气罩(16);所述电化学处理棒均垂直插设于电化学反应器(13)内的固定底座上,每组所述电化学处理棒之间距离相等,且电化学处理阳极棒(14)和电化学处理阴极棒(15)交替排列;所述电化学处理阳极棒(14)与DC转换器A(4)的正极连接,所述电化学处理阴极棒(15)与DC转化器A(4)的负极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热电-氢质联合供能的稳定直流输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氢气产电系统,包括:氢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书海王卅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