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钢梁梁柱连接节点的加固装置及其加固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251097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27 18:1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钢梁梁柱连接节点的加固装置及其加固方法,解决了连接座和穿设在连接座和钢梁端部内的螺栓在使用时因受力较大容易导致连接座变形、连接座和钢梁端部松动的问题。本发明专利技术本发明专利技术在通过支承件固定连接并支托钢梁端部的接触上,通过加装的斜拉件吊住远离支承座的钢梁,使得钢梁在受力时,钢梁以支承座的悬挑端为分界点,远离支承座的钢梁部分具有向下的趋势,此时远离支承座的钢梁部分被斜拉板拉住;支承座上的钢梁的端部具有向上翘起的趋势,此时与钢梁可拆固定连接的支承座抵抗钢梁的端部向上翘起时产生的竖向拉力,进而降低了连接座变形、连接座和钢梁端部松动的风险,提高了安全性能。提高了安全性能。提高了安全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钢梁梁柱连接节点的加固装置及其加固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钢结构
,特别是指一种钢梁梁柱连接节点的加固装置及其加固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钢结构建筑相比传统的混凝土建筑而言,用钢板或型钢替代了钢筋混凝土,强度更高,抗震性更好,并且由于构件可以工厂化制作,现场安装,因而大大减少工期,由于钢材的可重复利用,可以大大减少建筑垃圾,更加绿色环保,因而被世界各国广泛采用,应用在工业建筑和民用建筑中。
[0003]现有的钢柱与钢梁之间连接时,多是在钢柱的连接节点处焊接连接座,钢柱和钢梁连接时,把连接座与钢梁的端部通过螺栓固定连接。
[0004]在实际使用时,由于连接座仅具有对钢梁端部的支托作用,仅靠穿设在连接座和钢梁端部内的螺栓来防止钢梁的中部受力导致其端部向上翘起,使得螺栓和连接座受力较大,导致连接座和螺栓容易变形、螺栓的螺母容易退丝、连接座和钢梁端部松动,具有一定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解决
技术介绍
中所存在的连接座和穿设在连接座和钢梁端部内的螺栓在使用时因受力较大容易导致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钢梁梁柱连接节点的加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竖向设置的钢柱(1)和沿左右方向延伸的钢梁(2);钢柱(1)上设有基础连接件,基础连接件包括第一附着件(3)和支承座(4),第一附着件(3)可拆固定设在钢柱(1)上,支承座(4)的一端固定设在第一附着件(3)的中部,支承座(4)的另一端处于悬伸状态;钢梁(2)的端部搭设在支承座(4)上且与支承座(4)可拆固定连接;第一附着件(3)的上部可拆固定连接有斜拉件,斜拉件包括有第二附着件(7)和斜拉板(8),第二附着件(7)可拆固定设在基础连接件的上部,第二附着件(7)位于支承座(4)的上方;斜拉板(8)的上端与第二附着件(7)固定连接,斜拉板(8)的下端向远离钢柱(1)的方向倾斜延伸,斜拉板(8)的下端与钢梁(2)可拆固定连接,斜拉板(8)的下端与钢梁(2)的连接处与钢柱(1)之间的水平垂直距离大于支承座(4)的左右长度。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梁梁柱连接节点的加固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附着件(3)的下部可拆固定设有斜撑板(6),斜撑板(6)的上端向远离第一附着件(3)的方向倾斜向上延伸,斜撑板(6)的上端抵靠在支承座(4)底部的远离第一附着件(3)的一端,且斜撑板(6)的上端与支承座(4)可拆固定连接。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钢梁梁柱连接节点的加固装置,其特征在于:支承座(4)的下方设有L形板(5),L形板(5)包括第一竖板(501)和固定设在第一竖板(501)顶部的第一水平板(502);第一竖板(501)与第一附着件(3)可拆固定连接;第一水平板(502)的左右宽度大于或等于支承座(4)的左右长度;斜撑板(6)的下端与第一竖板(501)的下部可拆固定连接,斜撑板(6)的顶部与第一水平板(502)远离第一竖板(501)的一端底部可拆固定连接。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钢梁梁柱连接节点的加固装置,其特征在于:支承座(4)为左右通透且上开口的槽钢结构,支承座(4)的两个侧板和钢梁(2)内穿设有沿前后方向延伸的第三螺栓;斜撑板(6)包括从下向上依次连接的第二竖板(601)、第一斜板(602)和第二水平板(603);第二竖板(601)与第一附着件(3)可拆固定连接;第一斜板(602)的上端向远离第一附着件(3)的方向倾斜向上延伸;第二水平板(603)抵靠在第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永好张中善陈璐李佳男贺颖石啸威戚威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建筑第七工程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