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驱蚊织物整理液、驱蚊整理织物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3249795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27 18:0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驱蚊织物整理液、驱蚊整理织物及其制备方法,具体涉及蚊虫领域,包括所述驱蚊织物整理液由驱蚊悬浮液、驱蚊微胶囊乳浊液和清凉驱蚊乳液按照1:3:0.05的质量比混合而成。本整理液制备后的织物与传统的采用单一的除虫菊酯类单剂相比,该驱蚊织物整理液对蚊虫有更好的灭杀效果,并通过混合植物精油和拟除虫菊酯类的配合使用,提高该织物驱蚊效果的同时,又保证了织物制成后整体的气味均衡,避免因传统织物气味较为刺鼻而造成使用舒适感较低的情况,且通过增效醚的复配,对蚊虫体内的多功能氧化酶活力进行了抑制,降低了蚊虫对拟除虫菊酯类的杀虫剂的代谢,增加了杀虫剂对蚊虫的毒效。剂对蚊虫的毒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驱蚊织物整理液、驱蚊整理织物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蚊虫
,更具体地说,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驱蚊织物整理液、驱蚊整理织物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蚊虫叮咬,是具有刺吸式口器的纤小飞虫,通过其口器刺伤皮肤,吸血液作为食物,雄性则吸食植物的汁液,属于昆虫纲双翅目蚊科,全球约有3000 种,吸血的雌蚊是登革热、疟疾、黄热病、丝虫病、日本脑炎等其他病原体的中间寄主,除南极洲外各大陆皆有蚊子的分布,杀虫剂处理的驱蚊织物是虫媒控制方法中一种相对高效的方法,目前被WHO广泛推荐的用于沙蝇和蚊子在夜间疾病的传播的方法有长效驱蚊蚊帐,杀虫剂处理的材料等,通过制备经过杀虫剂处理的织物来达到防治疾病传播,保护人身健康的目的。
[0003]传统的织物大多不具有驱蚊功能,在夏季或部分地区使用时,对蚊虫进行有效的防治,因此市面上出现了很多具有驱蚊功能的织物,但是传统的具有驱蚊功能的织物大多只能将单一的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融合到织物内,短时间内具有杀虫效果,但是随着使用时间的推移,其杀虫效果可能会逐渐减弱,除虫菊酯类杀虫剂对蚊虫的作用方式是触杀和胃毒,该类药剂就是破坏神经元轴的离子通道扰乱钠离子的进出,导致其神经功能紊乱,中毒死亡。随着使用时间的增长,蚊虫对除虫菊酯类杀虫剂产生抗性,主要是多功能氧化酶活力增加,穿透速率减弱以及神经不敏感性,导致其使用效果变差的情况发生,为此提出一种驱蚊织物整理液、驱蚊整理织物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一种驱蚊织物整理液、驱蚊整理织物及其制备方法,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高织物驱蚊的时效。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驱蚊织物整理液,包括所述驱蚊织物整理液由驱蚊悬浮液、驱蚊微胶囊乳浊液和清凉驱蚊乳液按照1:3~5:0.05~0.08的质量比混合而成;
[0006]所述驱蚊悬浮液为:
[0007](1)、有效成份为10%

40%拟除虫菊酯类:1%

30%;
[0008](2)、含固量为10%

50%的粘合剂:4%

70%;
[0009](3)、悬浮剂:3%

7%
[0010](4)、交联剂:0.1%

0.5%
[0011]所述交联剂为丙烯酸、苯乙烯型离子交换树脂、环氧树酯、聚苯二甲酸二烯丙酯中的一种;
[0012]所述驱蚊微胶囊乳浊液为:
[0013](1)、混合植物精油:1%

60%
[0014](2)、乳化剂:1%

5%
[0015](3)、防腐剂:1%

5%
[0016](4)、有效成份为10%

25%增效醚微胶囊悬浮剂:7%

25%
[0017](5)、成囊剂:CS2,用量为6%
[0018]其余为水;
[0019]所述增效醚微胶囊悬浮剂是以酚醛树脂为囊壁,通过原位聚合法制备出的核壳结构的微粒,以此得到连续相和非连续相;
[0020]其中连续相为水和上述多种混合助剂,而非连续相是被包覆的增效醚成微胶囊悬浮剂;
[0021]所述混合植物精油由百里香精油、欧薄荷精油、芸香精油和柠檬香茅精油按照质量比为(0.7

2):(3

9):(1

1.5):(2

2.5)混合而成;
[0022]所述拟除虫菊酯类为溴氰菊酯、氟氯氰菊酯、三氟氯氰菊酯、顺式氯氰菊酯、氯菊酯和醚菊酯中的一种;
[0023]所述乳化剂由A类乳化剂和B类乳化剂按照重量比为1:1.2混合而成,其中A类乳化剂为质量浓度1.6%西黄蓍胶,B类乳化剂为质量浓度1%杏树胶;
[0024]所述清凉驱蚊乳液为:
[0025](1)、乳酸薄荷酯:0.1%

2%
[0026](2)、埃卡瑞丁:20%

22%
[0027](3)、去离子水:40%

60%
[0028](4)、明胶乳化剂溶液:3%

6%。
[0029]本专利技术驱蚊织物整理液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制备步骤:
[0030]S1)、制备驱蚊悬浮液:
[0031]S11)、将交联剂加蒸馏水溶解后配制成质量浓度为0.4%的交联剂;
[0032]S12)、将拟除虫菊酯类、粘合剂、悬浮剂和步骤S11)中的交联剂按比例混合,搅拌至溶解;
[0033]S13)、将步骤S12)中的溶液放入搅拌机内进行搅拌溶解,搅拌转速为 500r/min,搅拌时间为10min,得到驱蚊悬浮液;
[0034]S2)、制备驱蚊微胶囊乳浊液
[0035]S21)、将百里香精油、欧薄荷精油、芸香精油和柠檬香茅精油按照质量比混合、搅拌至溶解;
[0036]S22)、将步骤S21)中的溶液和增效醚、乳化剂和防腐剂按照比例进行均匀的混合、过滤、均质,最后用高剪切乳化机在1000rpm搅拌速度下乳化30min 得到驱蚊微胶囊乳浊液;
[0037]S3)、制备清凉驱蚊乳液;
[0038]S31)、将乳酸薄荷酯溶于埃卡瑞丁内,通过混合搅拌使其形成油相;
[0039]S32)、将步骤S31)中的油相内等比例的添加吐温80,然后添加去离子水进行均匀混合;其油相与吐温80的质量比例为3:1.2;
[0040]S33)、将步骤S32)中得到的液体与明胶乳化剂溶液进行混合,然后通过均质机进行乳化,最后得到清凉驱蚊乳液。
[0041]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驱蚊整理织物,采用权利要求1所述的整理液进行整理。
[0042]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驱蚊整理织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制备步骤;
[0043]L1)、将织物进行预处理:向蒸馏水内添加酶液,酶液与蒸馏水的质量比为0.1:1,将织物浸没于蒸馏水与酶液按比例混合后的溶液内,并使溶液没过织物5CM以上即可,浸渍0.5h;
[0044]L2)、将步骤L1)中浸泡后的织物进行加温,搅拌,甩干、一次烘干后备用;
[0045]L3)、使步骤L2)中的织物置于整理液中,通过调整压辊的压力,对其进行一浸一轧,轧余率为60~65%,得浸轧后的织物;
[0046]L4)、对步骤L3)中的织物进行脱水、烘干;
[0047]L5)、得到具有驱蚊效果的织物。
[0048]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整理液,整理液中把驱蚊悬浮液、驱蚊微胶囊乳浊液和清凉驱蚊乳液按照组合使用,它与现有技术相比,能产生以下有益效果:
[0049]1、本整理液制备后的织物与传统的采用单一的除虫菊酯类单剂相比,该驱蚊织物整理液对蚊虫有更好的灭杀效果,并通过混合植物精油和拟除虫菊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驱蚊织物整理液,其特征在于:所述驱蚊织物整理液由驱蚊悬浮液、驱蚊微胶囊乳浊液和清凉驱蚊乳液按照1:3~5:0.05~0.08的质量比混合而成;所述驱蚊悬浮液为:(1)、有效成份为10%

40%拟除虫菊酯类:1%

30%;(2)、含固量为10%

50%的粘合剂:4%

70%;(3)、悬浮剂:3%

7%(4)、交联剂:0.1%

0.5%所述交联剂为丙烯酸、苯乙烯型离子交换树脂、环氧树酯、聚苯二甲酸二烯丙酯中的一种;所述驱蚊微胶囊乳浊液为:(1)、混合植物精油:1%

60%(2)、乳化剂:1%

5%(3)、防腐剂:1%

5%(4)、有效成份为10%

25%增效醚微胶囊悬浮剂:7%

25%(5)、成囊剂:CS2,用量为6%其余为水;所述增效醚微胶囊悬浮剂是以酚醛树脂为囊壁,通过原位聚合法制备出的核壳结构的微粒,以此得到连续相和非连续相;其中连续相为水和上述多种混合助剂,而非连续相是被包覆的增效醚成微胶囊悬浮剂;所述混合植物精油由百里香精油、欧薄荷精油、芸香精油和柠檬香茅精油按照质量比为(0.7

2):(3

9):(1

1.5):(2

2.5)混合而成;所述拟除虫菊酯类为溴氰菊酯、氟氯氰菊酯、三氟氯氰菊酯、顺式氯氰菊酯、氯菊酯和醚菊酯中的一种;所述乳化剂由A类乳化剂和B类乳化剂按照重量比为1:1.2混合而成,其中A类乳化剂为质量浓度1.6%西黄蓍胶,B类乳化剂为质量浓度1%杏树胶;所述清凉驱蚊乳液为:(1)、乳酸薄荷酯:0.1%

2%(2)、埃卡瑞丁:2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莫凌志尹青牛维良郭彩云付海丽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永阔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