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模组及电子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249619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27 18:08
本申请提供一种显示模组及电子设备,显示模组具有第一显示区和第二显示区,包括显示面板及设置于显示面板的同侧的背光源组件、感光组件、第一发光组件及第一透镜;背光源组件具有透光孔,在第一方向上,透光孔与第二显示区至少部分交叠;第一透镜设于透光孔中,感光组件与第一发光组件位于第一透镜远离显示面板的一侧;在第一方向上,感光组件的入光面和第一发光组件的出光面均与第二显示区至少部分交叠;在感光组件关闭时,第一发光组件发出的第一光线至少部分经过第一透镜到达第二显示区。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既能在摄像头关闭时对第二显示区进行补光,实现全面屏的正常显示功能。能。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显示模组及电子设备


[0001]本申请涉及显示
,尤其涉及一种显示模组及电子设备。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手机上装载的功能越来越多,手机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智能电子设备。在人们日常使用时,手机屏幕的大小已经成为人们挑选手机的重要参考因素。随着人们对手机屏幕的高屏占比的需求日益增加,如今手机屏幕的市场中,全面屏的渗透率接近70%,已成为了大部分手机的必备功能。但在手机中实现全面屏的显示会与手机搭载的前置摄像头功能产生冲突,为实现全面屏显示,往往需要把摄像头直接放置在LCD(液晶显示器)屏幕下方,BLU(Back Light Unit,背光源组件)需在摄像头所对应的位置挖孔,在显示时,BLU是无法透光的。这就带来了两个技术问题,第一,与摄像头对应的显示屏上的区域需要实现高透光率,才能使成像质量相对较好,第二,显示屏上其他的显示区需与摄像头对应的区域的显示效果基本一致。
[0003]现如今,手机中为应对前文提及的技术问题通常有两种方案,一种为采用盲孔屏作为全面屏的方案,即在显示屏内预留盲孔区以放置摄像头,但在盲孔区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具有第一显示区和第二显示区,所述第一显示区至少部分围绕所述第二显示区,所述第二显示区的光线透过率高于所述第一显示区;所述显示模组包括显示面板、背光源组件、感光组件、第一发光组件及第一透镜,所述背光源组件、所述感光组件、所述第一发光组件与所述第一透镜均设置于所述显示面板的同侧;所述背光源组件具有透光孔,在第一方向上,所述透光孔与所述第二显示区至少部分交叠,所述第一方向垂直于所述显示面板所在平面;所述第一透镜设于所述透光孔中,所述感光组件与所述第一发光组件位于所述第一透镜远离所述显示面板的一侧;在所述第一方向上,所述感光组件的入光面与所述第二显示区至少部分交叠,所述第一发光组件的出光面与所述第二显示区至少部分交叠;在所述感光组件关闭时,所述第一发光组件发出的第一光线至少部分经过所述第一透镜到达所述第二显示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感光组件关闭时,所述第一发光组件开启;在所述感光组件开启时,所述第一发光组件关闭。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透镜具有第一表面、第二表面及侧面,所述第一表面朝向所述感光组件及所述第一发光组件,所述第二表面朝向所述显示面板,所述侧面连接所述第一表面的边缘和所述第二表面的边缘;在所述第一表面和/或所述第二表面上具有中间部分和过渡部分,所述过渡部分围绕所述中间部分,所述过渡部分中设有多个光线调节单元,在所述第一方向上,所述光线调节单元与所述感光组件的入光面不交叠;在所述感光组件关闭时,射向所述过渡部分的第一光线经所述多个光线调节单元后到达所述第二显示区;在所述感光组件开启时,所述感光组件接收经所述中间部分射入的第二光线。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光线调节单元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正投影总面积在所述过渡部分中的面积占比,与经所述多个光线调节单元折射的第一光线的密度成正比。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线调节单元包括多个网点,所述网点为凹陷结构,在所述第一表面朝向所述第二表面凹陷形成所述网点和/或所述第二表面朝向所述第一表面凹陷形成所述网点;和/或,所述网点为凸点结构,在所述第一表面远离所述第二表面凸起形成所述网点和/或所述第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贤强念炜榕叶炳礼廖中亮陈杰坤罗甜颜文晶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