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模拟自行车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249116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27 18:0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模拟自行车装置。该模拟自行车装置包括模拟自行车,由柔性材料制成,模拟自行车包括核心支撑组件、前轮组件和后轮组件;自驱动平台车,能依照设定方向和速度移动;在车辆本体的底部设有支撑脚,支撑脚和自驱动平台车的顶部接插配合固定,自驱动平台车能带动模拟自行车移动。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模拟自行车装置,使得模拟自行车不易损坏,复用性高,能有效降低机动车测试成本。有效降低机动车测试成本。有效降低机动车测试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模拟自行车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机动车测试
,尤其涉及一种模拟自行车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具有AEB(自动刹车系统)功能的智能网联车辆测试时,在前方遇有障碍物时需被其感知到并迅速做出动作,或避让、或刹车。在马路上障碍物多为行人、自行车、电动车、汽车等。在测试时需制作模拟物以代替行人、自行车、电动车、汽车等。模拟物大小、尺寸均与被模拟物大小、尺寸一致,模拟自行车便是众多模拟物中的一种。
[0003]现在无人驾驶测试时所采用的模拟自行车一般为泡沫型或不易解体型。如测试达标,即测试机动车未与模拟自行车相撞,则该模拟自行车仍可继续使用。而一旦发生两者相撞即测试机动车测试不达标,模拟自行车被损坏而无法继续使用。此种状况多有发生,测试机动车损坏或更换新的模拟自行车都会增加测试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模拟自行车装置,使得模拟自行车不易损坏,复用性高,能有效降低机动车测试成本。
[0005]具体地,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模拟自行车装置,包括:
[0006]模拟自行车,由柔性材料制成,所述模拟自行车包括核心支撑组件、前轮组件和后轮组件;
[0007]所述核心支撑组件包括第一、第二连接头,第一至第三连接管及车辆本体,所述第一连接管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连接头和第二连接头接插配合固定,所述第二连接管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连接头和车辆本体接插配合固定,所述第三连接管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二连接头和车辆本体接插配合固定;r/>[0008]所述前轮组件包括前轮和前轮撑杆,所述前轮通过所述前轮撑杆固定到所述第一连接头上;
[0009]所述后轮组件包括后轮和后轮撑杆,所述后轮通过所述后轮撑杆固定到所述第二连接头和车辆本体上;
[0010]自驱动平台车,能依照设定方向和速度移动;
[0011]在所述车辆本体的底部设有支撑脚,所述支撑脚和所述自驱动平台车的顶部接插配合固定,所述自驱动平台车能带动所述模拟自行车移动。
[0012]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自驱动平台车包括设置在其顶部的连接块,在所述连接块的顶部开设有凹槽,所述支撑脚的底部与所述凹槽接插配合固定。
[0013]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支撑脚位于所述模拟自行车的重心方向上。
[0014]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前轮包括前轮轮毂、前轮轮胎和前轮辐条,所述前轮撑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接头卡扣配合固定,所述前轮撑杆的另一端与所述前轮轮毂卡扣配合固定,前轮辐条的一端与所述前轮轮胎的内壁接插配合固定,另一端与所述前轮轮
毂接插配合固定。
[0015]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后轮包括后轮轮毂、后轮轮胎和后轮辐条,所述后轮撑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接头卡扣配合固定,所述后轮撑杆的另一端与所述后轮轮毂及车辆本体的一端卡扣配合固定,后轮辐条的一端与所述后轮轮胎的内壁接插配合固定,另一端与所述后轮轮毂接插配合固定。
[0016]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模拟自行车装置还包括后座撑杆和后座,所述后座撑杆呈折弯型,其一端与所述后轮撑杆卡扣固定,另一端与所述后轮轮毂卡扣配合固定,所述后座设置在所述后座撑杆上。
[0017]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模拟自行车装置还包括把手撑杆和车把手,所述把手撑杆的底部与所述第一连接头接插配合固定,在所述把手撑杆的顶部设有所述车把手。
[0018]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模拟自行车装置还包括座椅连接部,所述座椅连接部设置在所述第二连接头的顶部。
[0019]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前轮轮胎和后轮轮胎均有内胎和外胎,所述内胎的外侧与所述外胎的内侧贴合固定,在所述内胎的内壁上设有接插孔,所述前轮辐条或后轮辐条的一端插入所述接插孔,使前轮辐条或后轮辐条的一端与内胎配合固定。
[0020]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自驱动平台车的高度低于测试机动车的底盘离地面的高度。
[0021]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模拟自行车装置,其中的模拟自行车的各部件通过接插或卡扣配合,在受外力冲击时,自然分体而不易损毁,使得模拟自行车复用性高,能有效降低机动车测试成本。
[0022]应当理解,本专利技术以上的一般性描述和以下的详细描述都是示例性和说明性的,并且旨在为如权利要求所述的本专利技术提供进一步的解释。
附图说明
[0023]包括附图是为提供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理解,它们被收录并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附图示出了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并与本说明书一起起到解释本专利技术原理的作用。附图中:
[0024]图1示出了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模拟自行车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2示出了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模拟自行车的结构示意图一。
[0026]图3示出了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模拟自行车的结构示意图二。
[0027]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0028]模拟自行车装置
ꢀꢀꢀꢀꢀꢀꢀꢀꢀ
100
[0029]模拟自行车
ꢀꢀꢀꢀꢀꢀꢀꢀꢀꢀꢀꢀꢀ
101
[0030]核心支撑组件
ꢀꢀꢀꢀꢀꢀꢀꢀꢀꢀꢀ
102
[0031]前轮组件
ꢀꢀꢀꢀꢀꢀꢀꢀꢀꢀꢀꢀꢀꢀꢀ
103
[0032]后轮组件
ꢀꢀꢀꢀꢀꢀꢀꢀꢀꢀꢀꢀꢀꢀꢀ
104
[0033]第一连接头
ꢀꢀꢀꢀꢀꢀꢀꢀꢀꢀꢀꢀꢀ
105
[0034]第二连接头
ꢀꢀꢀꢀꢀꢀꢀꢀꢀꢀꢀꢀꢀ
106
[0035]第一连接管
ꢀꢀꢀꢀꢀꢀꢀꢀꢀꢀꢀꢀꢀ
107
[0036]第二连接管
ꢀꢀꢀꢀꢀꢀꢀꢀꢀꢀꢀꢀꢀ
108
[0037]第三连接管
ꢀꢀꢀꢀꢀꢀꢀꢀꢀꢀꢀꢀꢀ
109
[0038]车辆
ꢀꢀꢀꢀꢀꢀꢀꢀꢀꢀꢀꢀꢀꢀꢀꢀꢀꢀꢀ
110
[0039]前轮
ꢀꢀꢀꢀꢀꢀꢀꢀꢀꢀꢀꢀꢀꢀꢀꢀꢀꢀꢀ
111
[0040]前轮撑杆
ꢀꢀꢀꢀꢀꢀꢀꢀꢀꢀꢀꢀꢀꢀꢀ
112
[0041]后轮
ꢀꢀꢀꢀꢀꢀꢀꢀꢀꢀꢀꢀꢀꢀꢀꢀꢀꢀꢀ
113
[0042]后轮撑杆
ꢀꢀꢀꢀꢀꢀꢀꢀꢀꢀꢀꢀꢀꢀꢀ
114
[0043]支撑脚
ꢀꢀꢀꢀꢀꢀꢀꢀꢀꢀꢀꢀꢀꢀꢀꢀꢀ
115
[0044]自驱动平台车
ꢀꢀꢀꢀꢀꢀꢀꢀꢀꢀꢀ
116
[0045]连接块
ꢀꢀꢀꢀꢀꢀꢀꢀꢀꢀꢀꢀꢀꢀꢀꢀꢀ
117
[0046]前轮轮毂
ꢀꢀꢀꢀꢀꢀꢀꢀꢀꢀꢀꢀꢀꢀꢀ
118
[0047]前轮轮胎
ꢀꢀꢀꢀꢀꢀꢀꢀꢀꢀꢀꢀꢀꢀꢀ
119
[0048]前轮辐条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模拟自行车装置,包括:模拟自行车,由柔性材料制成,所述模拟自行车包括核心支撑组件、前轮组件和后轮组件;所述核心支撑组件包括第一、第二连接头,第一至第三连接管及车辆本体,所述第一连接管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连接头和第二连接头接插配合固定,所述第二连接管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连接头和车辆本体接插配合固定,所述第三连接管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二连接头和车辆本体接插配合固定;所述前轮组件包括前轮和前轮撑杆,所述前轮通过所述前轮撑杆固定到所述第一连接头上;所述后轮组件包括后轮和后轮撑杆,所述后轮通过所述后轮撑杆固定到所述第二连接头和车辆本体上;自驱动平台车,能依照设定方向和速度移动;在所述车辆本体的底部设有支撑脚,所述支撑脚和所述自驱动平台车的顶部接插配合固定,所述自驱动平台车能带动所述模拟自行车移动。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拟自行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自驱动平台车包括设置在其顶部的连接块,在所述连接块的顶部开设有凹槽,所述支撑脚的底部与所述凹槽接插配合固定。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模拟自行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脚位于所述模拟自行车的重心方向上。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拟自行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前轮包括前轮轮毂、前轮轮胎和前轮辐条,所述前轮撑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接头卡扣配合固定,所述前轮撑杆的另一端与所述前轮轮毂卡扣配合固定,前轮辐条的一端与所述前轮轮胎的内壁接插配合固定,另一端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寅时鸣邵星辰谢修波宋雪松裘嘉琦濮孝金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机动车检测认证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