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梯底坑防撞击保护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248876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27 18:0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电梯底坑防撞击保护结构,涉及电梯安全技术领域,包括下层伸缩块、上层伸缩块以及活动部,下层伸缩块靠近井道侧壁的一侧设置有第一斜边,下层伸缩块远离井道侧壁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弹簧,上层伸缩块远离井道侧壁的一侧设置有第二斜边,上层伸缩块靠近井道侧壁的一侧设置有第二弹簧,活动部包括活动横板和设置于活动横板下侧的活动竖板,活动横板端部与第二斜边连接,活动竖板远离活动横板的一端与第一斜边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安装方便,可以在竖直方向和水平方向上进行多级多方向的缓冲,占用底坑空间小;且缓冲装置与轿厢接触时,在水平方向上不是刚性连接,可以有效分担电梯的水平晃动位移,减震效果更高,稳定性更高。性更高。性更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梯底坑防撞击保护结构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电梯安全
,尤其是,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梯底坑防撞击保护结构。

技术介绍

[0002]现代电梯作为重要的垂直交通工具在建筑中已经被广泛的使用。随着城市建设的高速发展,高层建筑,特别是超高层建筑越来越普遍,所以对于电梯使用的依赖程度更高。
[0003]由于现有高层建筑或超高层建筑越来越普遍,现有电梯运行速度大幅提高,有了高速电梯和超高速电梯这一概念,但是电梯的速度的提升,带来了更多的安全隐患,例如电梯冲顶隐患和电梯坠落隐患,所以也带来了电梯设计技术的革新与发展,例如中国专利技术专利CN210914863U提出了一种抗冲击的电梯底坑结构,包括底坑座、设于底坑座上方的第二减震件与多个第一减震件,底坑座内设有可供第二减震件伸缩的第二伸缩槽,第二伸缩槽的槽底设有可供第一减震件一端伸缩的第一伸缩槽;第二减震件的两侧均设有多个第二伸缩弹簧,第一减震件贯穿第二减震件,第一减震件远离第一伸缩槽的一端设有第一支撑板;当第一支撑板受到电梯底座的压力时,电梯底座会先按压第一减震件使其部分收入第一伸缩槽中,当第一支撑板向第二伸缩槽方向运动至与第二减震件相抵接时,会向第二伸缩槽槽底方向按压第二减震件。上述实用有着缓冲效果好、使用寿命长、可重复使用、可分段减震、减震位置精确、减震过程平稳的优点。
[0004]但是上述底坑结构依然存在以下问题:结构复杂,安装麻烦;由于是竖直方向进行缓冲,所以占用底坑的高度大,这样安装空间大;还有轿厢接触时,仅有一个方向进行减震,在水平方向上是刚性连接,对于电梯的水平晃动力难以分担,导致减震装置可能水平位移导致折断损坏,减震效果依然不够。
[0005]因此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设计一种合理高效的电梯底坑防撞击保护结构对我们来说是很有必要的。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安装方便,可以在竖直方向和水平方向上进行多级多方向的缓冲,占用底坑空间小;且缓冲装置与轿厢接触时,在水平方向上不是刚性连接,可以有效分担电梯的水平晃动位移,减震效果更高,稳定性更高的电梯底坑防撞击保护结构。
[0007]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电梯底坑防撞击保护结构,包括下层伸缩块、上层伸缩块以及活动部,所述下层伸缩块靠近井道侧壁的一侧设置有第一斜边,所述下层伸缩块远离所述井道侧壁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弹簧,所述上层伸缩块远离井道侧壁的一侧设置有第二斜边,所述上层伸缩块靠近所述井道侧壁的一侧设置有第二弹簧,所述活动部包括活动横板和设置于所述活动横板下侧的活动竖板,所述活动横板端部与所述第二斜边连接,所述活动竖板远离所述活动
横板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斜边连接。
[0008]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还包括固定部,所述固定部包括设置于井道底部的固定柱和设置于所述固定柱上端的固定横板,所述下层伸缩块设置于所述固定横板下侧,所述上层伸缩块设置于所述固定横板上侧。
[0009]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所述第一弹簧远离所述下层伸缩块的一侧与所述固定柱连接;所述第二弹簧远离所述上层伸缩块的一侧与所述井道侧壁连接。
[0010]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所述固定横板上侧设置有用于方便所述上层伸缩块滑动的第一滑槽;所述井道底部设置有用于方便所述下层伸缩块滑动的第二滑槽。
[0011]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所述固定横板上设置有用于方便所述活动竖板穿过的限位孔。
[0012]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所述固定横板与所述活动横板之间设置有第三弹簧。
[0013]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所述固定横板上设置有功能槽,所述下层伸缩块上侧设置有用于延伸至所述功能槽内的第一伸出板;所述上层伸缩块下侧设置有用于延伸至所述功能槽内的第二伸出板,所述第一伸出板和第二伸出板之间连接有第四弹簧。
[0014]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所述下层伸缩块和上层伸缩块的数量均至少为一个。
[0015]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所述活动横板上侧设置有用于与轿厢接触的接触垫。
[0016]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所述第一斜边和第二斜边的倾斜角度相同且倾斜方向相反。
[0017]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则是提出一种电梯底坑防撞击保护结构的保护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当轿厢下行至井道底坑处时,若是轿厢刹停装置正常工作,轿厢底部则不与活动部接触,不执行操作;反之,轿厢底部则与活动部接触并下压活动部;活动部向下位移时,活动横板的端部挤压上层伸缩块的第二斜边,使得上层伸缩块向井道侧壁方向位移并挤压第二弹簧;活动竖板的下端挤压下层伸缩块的第一斜边,使得下层伸缩块向远离井道侧壁的方向位移并挤压第一弹簧;在第一弹簧和第二弹簧的弹力下对轿厢的下落进行支撑和缓冲。
[0018]本专利技术一种电梯底坑防撞击保护结构的有益效果在于:结构简单,安装方便,可以在竖直方向和水平方向上进行多级多方向的缓冲,占用底坑空间小;且缓冲装置与轿厢接触时,在水平方向上不是刚性连接,可以有效分担电梯的水平晃动位移,减震效果更高,稳定性更高。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种电梯底坑防撞击保护结构的一个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一种电梯底坑防撞击保护结构的一个实施例中的固定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中:1、下层伸缩块,11、第一斜边,12、第一弹簧,13、第一伸出板,2、上层伸缩块,21、第二斜边,22、第二弹簧,23、第二伸出板,3、活动部,31、活动横板,32、活动竖板,33、接触垫,4、固定部,41、固定柱,42、固定横板,421、限位孔,422、功能槽,43、第三弹簧,5、井道侧壁。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以下是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专利技术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0021]现在将参照附图来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各种示例性实施例。应注意到:除非另外具体说明,否则在这些实施例中阐述的模块和步骤的相对布置和步骤不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
[0022]同时,应当明白,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的流程并不仅仅是单独进行,而是多个步骤相互交叉进行。
[0023]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本专利技术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0024]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专利技术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
[0025]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技术、方法及系统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技术、方法及系统应当被视为授权说明书的一部分。
[0026]实施例一:如图1所示,仅仅为本专利技术的其中一个的实施例,一种电梯底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梯底坑防撞击保护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下层伸缩块(1)、上层伸缩块(2)以及活动部(3),所述下层伸缩块(1)靠近井道侧壁(5)的一侧设置有第一斜边(11),所述下层伸缩块(1)远离所述井道侧壁(5)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弹簧(12),所述上层伸缩块(2)远离井道侧壁的一侧设置有第二斜边(21),所述上层伸缩块(2)靠近所述井道侧壁(5)的一侧设置有第二弹簧(22),所述活动部(3)包括活动横板(31)和设置于所述活动横板(31)下侧的活动竖板(32),所述活动横板(31)端部与所述第二斜边(21)连接,所述活动竖板(32)远离所述活动横板(31)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斜边(11)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梯底坑防撞击保护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固定部(4),所述固定部(4)包括设置于井道底部的固定柱(41)和设置于所述固定柱(41)上端的固定横板(42),所述下层伸缩块(1)设置于所述固定横板(42)下侧,所述上层伸缩块(2)设置于所述固定横板(42)上侧。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梯底坑防撞击保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弹簧(12)远离所述下层伸缩块(1)的一侧与所述固定柱(41)连接;所述第二弹簧(22)远离所述上层伸缩块(1)的一侧与所述井道侧壁(5)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梯底坑防撞击保护结构,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晁常乐蒋欣欣杨小英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默顿快速电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