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建筑安全监测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3248821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27 18:0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建筑安全监测方法,包括:步骤一、采集监测区域的环境温度、环境湿度、烟雾浓度、可燃气体浓度以及总用电量,进行预处理;步骤二、将采集到的换进信息与存储的标准信息进行对比分类后得到代表监测区域消防安全信息的状态标识符,根据监测区域的安全状态确定调节情况;当监测区域消防安全信息的状态标识符存在时,监测区域处于安全状态;当监测区域消防安全信息的状态标识符不存在时,表示监测区域需要进行消防安全调节,将此事的运行信息输入到模糊控制器中,获得表示调节类别的输出向量群,将其作为调节答案输出和发送。通过对建筑物监测区域进行消防监测,并进行及时调节和控制,提高建筑物的消防安全性。安全性。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建筑安全监测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建筑安全监测方法,属于建筑消防安全领域。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我国国民经济和城市化建设的快速发展,大型复杂的现代化高层建筑物越来越多,消防安全面临很多新的问题,现有的建筑消防安全规范滞后于现代建筑对消防安全设计的要求。近年来,高层建筑发展速度之快,分布范围之广,规模之大,建筑技术之先进和建筑艺术之引人注目,都是过去无法比拟的。
[0003]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人们越来越重视生命的安全性,对生活品质的要求不断提高,在这个互联网的时代,利用通讯技术为用户打造现代、安全对建筑和居住环境,已经形成了一个具有巨大市场潜力的新型产业,近年来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和应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设计开发了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建筑安全监测方法,通过对建筑物监测区域进行消防监测,并根据监测区域的实际情况进行及时调节和控制,防止消防隐患的存在,提高建筑物的消防安全性。
[0005]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为:
[0006]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建筑安全监测方法,包括:
[0007]步骤一、采集监测区域的环境温度、环境湿度、烟雾浓度、可燃气体浓度以及总用电量,进行预处理;
[0008]步骤二、将采集到的换进信息与存储的标准信息进行对比分类后得到代表监测区域消防安全信息的状态标识符,根据监测区域的安全状态确定调节情况;
[0009]当监测区域消防安全信息的状态标识符存在时,监测区域处于安全状态;
[0010]当监测区域消防安全信息的状态标识符不存在时,表示监测区域需要进行消防安全调节,将此时的运行信息输入到模糊控制器中,获得表示调节类别的输出向量群,将其作为调节答案输出和发送。
[0011]优选的是,所述基于物联网建筑安全监测系统包括:
[0012]处理单元;
[0013]监测单元,其输出端电连接所述处理单元的输入端;
[0014]存储单元,其与所述监测单元双向电连接;
[0015]输出调节单元,其输入端电连接所述处理单元的输出端;
[0016]通信单元,其输入端与所述处理单元的输出端电连接。
[0017]优选的是,所述监测单元包括:环境温度传感器、环境湿度传感器、烟雾浓度传感器、可燃气体传感器、电量采集装置。
[0018]优选的是,所述电量采集装置工作中的实际运行功率P
C
为:
[0019][0020]其中,为电量采集装置的实际运行功率的标准值,单位为kW,P
E
为电量采集装置的额定功率,单位为kW,为电量采集装置的稳态功率,单位为kW。
[0021]优选的是,所述步骤二中,所述模糊控制过程包括:
[0022]烟雾浓度、可燃气体浓度以及总用电量,进行预处理
[0023]将归一化后的烟雾浓度与设定的烟雾浓度进行对比得到烟雾浓度偏差,将归一化后的可燃气体浓度与设定的可燃气体浓度进行对比得到可燃气体浓度偏差、将归一化后的电量采集装置运行功率与设定的电量采集装置运行功率进行对比得到电量采集装置运行功率偏差;
[0024]将烟雾浓度偏差经过微分计算得到烟雾浓度偏差变化率,将可燃气体浓度偏差经过微分计算得到可燃气体浓度偏差变化率,将电量采集装置运行功率偏差经过微分计算得到电量采集装置运行功率偏差变化率;
[0025]将烟雾浓度偏差变化率、燃气体浓度偏差变化率以及电量采集装置运行功率变化率共同经过放大后输入到模糊控制器中,输出调节等级。
[0026]优选的是,调节过程通过调节水泵喷洒流量来实现,所述水泵喷洒流量Q 的经验公式满足:
[0027][0028]式中,Q0为水泵的初始流量,单位为L/min,π为圆周率,r为供水管道半径,单位为mm,S为供水管道横截面积,单位为m2,H为水流动的距离,单位为m,e为自然对数底数,I
W
为水泵工作时的稳态电流,单位为A,I0为水泵工作时的初始电流,单位为A,α为供水管道内壁粗糙度系数。
[0029]优选的是,所述空调主机排气量偏差变化率、所述空调主机运行功率偏差变化率以及冷却水泵偏差变化率的实际变化范围均为[

1,1],离散论域均为 {

6,

5,

4,

3,

2,

1,0,1,2,3,4,5,6}。
[0030]优选的是,所述空调主机排气量偏差变化率、所述空调主机运行功率偏差变化率以及冷却水泵偏差变化率均分为7个模糊状态:PB(正大),PM(正中),PS(正小),ZR(零),NS(负小),NM(负中),NB(负大)。
[0031]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基于物联网的建筑安全监测方法,通过对建筑物的监测区域进行消防安全监测,在监测过程中根据监测区域的实际情况进行及时的调节、控制和报警,提高建筑物的消防安全性,杜绝消防安全隐患的发生。
附图说明
[0032]图1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基于物联网的建筑安全监测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3]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
[0034]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建筑安全监测方法,过对建筑物监测区域进行消防监测,并根据监测区域的实际情况进行及时调节和控制,防止消防隐患的存在,提高建筑物的消防安全性,具体包括:
[0035]步骤一、采集监测区域的环境温度、环境湿度、烟雾浓度、可燃气体浓度以及总用电量,进行预处理;
[0036]步骤二、将采集到的换进信息与存储的标准信息进行对比分类后得到代表监测区域消防安全信息的状态标识符,根据监测区域的安全状态确定调节情况;
[0037]当监测区域消防安全信息的状态标识符存在时,监测区域处于安全状态;
[0038]当监测区域消防安全信息的状态标识符不存在时,表示监测区域需要进行消防安全调节,将此时的运行信息输入到模糊控制器中,获得表示调节类别的输出向量群,将其作为调节答案输出和发送。
[0039]基于物联网的建筑安全监测方法通过监测系统来实现,用于基于物联网的建筑安全监测系统包括:处理单元、监测单元、存储单元、输出调节单元以及通信单元,其中,监测单元的输出端电连接处理单元的输入端,存储单元与监测单元双向电连接,输出调节单元的输入端与处理单元的输出端电连接,通信单元通过的输入端与处理单元的输出端通过互联网进行连接,通信单元将接收到的监测信息通过APP传递给使用者。监测单元包括:环境温度传感器、环境湿度传感器、烟雾浓度传感器、可燃气体传感器、电量采集装置。
[0040]其中,电量采集装置工作中的实际运行功率P
C
为:
[0041][0042]式中,为电量采集装置的实际运行功率的标准值,单位为k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建筑安全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一、采集监测区域的环境温度、环境湿度、烟雾浓度、可燃气体浓度以及总用电量,进行预处理;步骤二、将采集到的换进信息与存储的标准信息进行对比分类后得到代表监测区域消防安全信息的状态标识符,根据监测区域的安全状态确定调节情况;当监测区域消防安全信息的状态标识符存在时,监测区域处于安全状态;当监测区域消防安全信息的状态标识符不存在时,表示监测区域需要进行消防安全调节,将此时的运行信息输入到模糊控制器中,获得表示调节类别的输出向量群,将其作为调节答案输出和发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物联网的建筑安全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物联网建筑安全监测系统包括:处理单元;监测单元,其输出端电连接所述处理单元的输入端;存储单元,其与所述监测单元双向电连接;输出调节单元,其输入端电连接所述处理单元的输出端;通信单元,其输入端与所述处理单元的输出端电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物联网的建筑安全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监测单元包括:环境温度传感器、环境湿度传感器、烟雾浓度传感器、可燃气体传感器、电量采集装置。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物联网的建筑安全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量采集装置工作中的实际运行功率P
C
为:其中,为电量采集装置的实际运行功率的标准值,单位为kW,P
E
为电量采集装置的额定功率,单位为kW,为电量采集装置的稳态功率,单位为kW。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物联网的建筑安全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二中,所述模糊控制过程包括:烟雾浓度、可燃气体浓度以及总用电量,进行预处理将归一化后的烟雾浓度与设定的烟雾浓度进行对比得到烟雾浓度偏差,将归一化后的可燃气体浓度与设定的可燃气体浓度进行对比得到可燃气体浓度偏差、将归...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强郑秋玲张成龙杨柯吕静王秀丽王立光
申请(专利权)人:吉林省鼎极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