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显示面板及其驱动方法和显示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显示
,尤其涉及一种显示面板及其驱动方法和显示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显示技术的发展,触控笔在显示领域的应用丰富了人机交互的方式。一些主流的电子设备厂商都推出了适用于大屏设备的触控笔。市场上的触控笔主要分为被动电容式和主动电容式两种。被动电容式是利用触控笔的笔尖模仿手指的触摸效应,笔尖是导电材料,要求触控笔的笔尖要比较粗;主动电容式是利用触控笔主动发射的电信号模拟大面积接触的效果。在显示装置中集成有触控检测电路,触控检测电路与触控笔相配合实现触控功能。而目前触控笔的笔尖尺寸较大,触控精度低,影响使用体验。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及其驱动方法和显示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触控精度低、影响使用体验的问题。
[0004]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面板,显示面板包括像素电路和发光器件;发光器件与像素电路耦接;
[0005]显示面板包括数据线和第一电压信号线;
[0006]至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包括像素电路和发光器件;所述发光器件与所述像素电路耦接;所述显示面板包括数据线和第一电压信号线;至少部分所述像素电路包括数据写入晶体管和光电二极管;所述数据写入晶体管的第一极耦接所述数据线,所述数据写入晶体管的第二极耦接所述光电二极管的第一极,所述光电二极管的第二极耦接所述第一电压信号线。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电二极管的第二极与所述第一电压信号线直接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像素电路还包括第一晶体管,所述光电二极管通过所述第一晶体管与所述第一电压信号线耦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像素电路工作周期中,所述第一晶体管的控制极接收使能信号的时段不晚于所述数据写入晶体管的控制极接收使能信号的时段。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压信号线复用为复位信号线;所述第一电压信号线用于向所述像素电路提供复位信号。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晶体管复用为电极复位晶体管;所述第一晶体管的第一极耦接所述第一电压信号线,所述第一晶体管的第二极耦接所述发光器件和所述光电二极管的第二极。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包括扫描信号线,所述第一晶体管的控制极和所述数据写入晶体管的控制极耦接同一条所述扫描信号线。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晶体管复用为节点复位晶体管;所述像素电路还包括驱动晶体管;所述第一晶体管的第一极耦接所述第一电压信号线,所述第一晶体管的第二极耦接第一节点,所述驱动晶体管的控制极和所述光电二极管的第二极均耦接到所述第一节点。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压信号线复用为第一电源信号线;所述发光器件包括第一电极、发光层和第二电极;所述第一电极与所述像素电路耦接,所述第二电极与所述第一电压信号线耦接。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发光器件的所述第二电极相互连接构成第二电极层;所述光电二极管的第二极通过所述第二电极层耦接到所述第一电压信号线。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包括衬底和位于所述衬底一侧的晶体管层,所述像素电路中的各晶体管位于所述晶体管层,所述发光器件位于所述晶体管层的远离所述衬底的一侧;其中,
在垂直于所述衬底所在平面方向上,所述光电二极管位于所述晶体管层和所述发光器件之间。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包括衬底和位于所述衬底一侧的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索磊,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