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气二次设计光电缆回路的二维逻辑模型与三维模型关联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电气设计数据处理
,尤其涉及一种电气二次设计光电缆回路的二维逻辑模型与三维模型关联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电气二次设计中,对于光电缆接线数据,是通过后期数据整理完成的。在光电缆三维模型敷设过程中,与二维设计的光电缆数据不能匹配,无法生成完整的光电缆清册。通过手动匹配方式或者表格处理方法,不仅效率低下,而且容易产生不可检查的匹配错误,影响电厂的正常施工进度和维护。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电气二次设计光电缆回路的二维逻辑模型与三维模型关联方法,通过定义数据类型后自动匹配,完成数据自动关联。
[0004]本专利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电气二次设计光电缆回路的二维逻辑模型与三维模型关联方法,其特征是,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解析二维逻辑模型文件中的网络配置,将解析出来的数据按照设备信息TEquipment:ID
‑
Code
‑
Name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气二次设计光电缆回路的二维逻辑模型与三维模型关联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解析二维逻辑模型文件中的网络配置,将解析出来的数据按照设备信息TEquipment:ID
‑
Code
‑
Name
‑
Location
‑
Screen、装置信息TiedInfo:ID
‑
EquipmentID、装置虚端子信号TDoiInfo:ID
‑
IEDID、光电缆信息TCable:ID
‑
Code
‑
StartEquCode
‑
EndEquCode、芯线信息TWire:ID
‑
CableID、虚端子配置关系信息TExrRef:ID
‑
DOIID
‑
ConfigurationID
‑
WireID存储格式进行存储;其中,设备信息TEquipment:ID
‑
Code
‑
Name
‑
Location
‑
Screen中,ID为自动生成的所有设备中的唯一标识,Code为设备的编号,Name为设备名称,Location为设备位置,Screen为屏号;装置信息TiedInfo:ID
‑
EquipmentID中,ID为自动生成的所有装置信息中的唯一标识,EquipmentID为装置所属设备的ID;装置虚端子信号TDoiInfo:ID
‑
IEDID中,ID为自动生成的所有装置虚端子信号中的唯一标识,IEDID为所属装置ID;光电缆信息TCable:ID
‑
Code
‑
StartEquCode
‑
EndEquCode中,ID为自动生成的所有光电缆中的唯一标识,Code为光电缆编号,StartEquCode为光电缆连接的起点设备编号,EndEquCode为光电缆连接的终点设备编号;芯线信息TWire:ID
‑
CableID中,ID为自动生成的所有芯线中的唯一标识,CableID为所属光电缆的ID;虚端子配置关系信息TExrRef:ID
‑
DOIID
‑
ConfigurationID
‑
WireID中,ID为自动生成的所有虚端子配置关系中的唯一标识,DOIID为本侧装置虚端子信号ID,ConfigurationID为对侧装置虚端子信号ID,WireID为所属芯线ID;步骤2:解析三维模型文件中模型,将解析出来的数据按照设备信息CLDevice:ID
‑
Code
‑
Name
‑
Location
‑
Screen、光电缆信息Cable:ID
‑
Code
‑
Sta...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