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数据限流方法、装置、电子设备以及存储介质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248010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27 18:04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数据限流方法、装置、电子设备以及存储介质,应用于数据传输技术领域。该方法可以包括:获取发送端在第一传输周期发送的每个请求对应的响应时长,进而确定第一传输周期对应的超时重传时长;当在第二传输周期发送了第一目标请求时,指示发送端按照第一拥塞控制方法对在第二传输周期之后的传输周期发送的请求的数量进行控制;当发送端在目标传输周期发送的请求的数量大于目标数量时,指示发送端按照第二拥塞控制方法对目标传输周期之后传输周期发送的请求的数量进行控制。通过本方法实施例有助于灵活地实现对请求的限流。本申请实施例还可以应用于区块链技术领域中,如可以通过本方法来实现对访问区块链的请求的限流。链的请求的限流。链的请求的限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数据限流方法、装置、电子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0001]本申请应用于数据传输
,尤其涉及一种数据限流方法、装置、电子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技术介绍

[0002]限流是提升应用系统可靠性、可扩展性以及可用性的重要方式。在应用系统中,通常通过限流组件来实现对应用系统的限流,以在应用系统出现异常时,及时限制请求的数量,让系统恢复到一个低负载的情况,使其能够从异常中恢复。目前的限流组件通常是通常这两种算法来实现的。专利技术人在实践过程中发现,现有的限流组件通常采用单一的限流算法来实现,如基于令牌桶算法(Token bucket)或漏桶算法(Leaky bucket)进行实现,在实际应用过程中,无法根据请求的数量灵活地实现对应用系统中请求进行限流。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数据限流方法、装置、电子设备以及存储介质,有助于灵活地实现对请求的限流。
[0004]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限流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0005]获取发送端在第一传输周期发送的多个请求中每个请求对应的响应时长,并根据所述每个请求对应的响应时长确定所述第一传输周期对应的往返时延;
[0006]根据所述第一传输周期对应的往返时延确定所述第一传输周期对应的超时重传时长;
[0007]当所述发送端在第二传输周期发送了第一目标请求时,指示所述发送端按照第一拥塞控制方法对在所述第二传输周期之后的至少一个传输周期中每个传输周期发送的请求的数量进行控制;所述第一目标请求对应的响应时长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传输周期对应的超时重传时长;
[0008]当所述发送端在第二传输周期之后的目标传输周期发送的请求的数量大于目标数量时,指示所述发送端按照第二拥塞控制方法对所述目标传输周期之后的至少一个传输周期发送的请求的数量进行控制;所述目标数量是根据所述发送端在所述目标传输周期的前一个传输周期发送的请求中包括的第二目标请求的数量获得的;所述第二目标请求对应的响应时长小于所述目标传输周期的前一个传输周期对应的超时重传时长。
[0009]另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限流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0010]获取单元,用于获取发送端在第一传输周期发送的多个请求中每个请求对应的响应时长,并根据所述每个请求对应的响应时长确定所述第一传输周期对应的往返时延;
[0011]处理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传输周期对应的往返时延确定所述第一传输周期对应的超时重传时长;
[0012]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当所述发送端在第二传输周期发送了第一目标请求时,指示所述发送端按照第一拥塞控制方法对在所述第二传输周期之后的至少一个传输周期中
每个传输周期发送的请求的数量进行控制;所述第一目标请求对应的响应时长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传输周期对应的超时重传时长;
[0013]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当所述发送端在第二传输周期之后的目标传输周期发送的请求的数量大于目标数量时,指示所述发送端按照第二拥塞控制方法对所述目标传输周期之后的至少一个传输周期发送的请求的数量进行控制;所述目标数量是根据所述发送端在所述目标传输周期的前一个传输周期发送的请求中包括的第二目标请求的数量获得的;所述第二目标请求对应的响应时长小于所述目标传输周期的前一个传输周期对应的超时重传时长。
[0014]又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电子设备包括处理器、存储器,其中,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包括程序指令,所述处理器被配置用于执行如下步骤:
[0015]获取发送端在第一传输周期发送的多个请求中每个请求对应的响应时长,并根据所述每个请求对应的响应时长确定所述第一传输周期对应的往返时延;
[0016]根据所述第一传输周期对应的往返时延确定所述第一传输周期对应的超时重传时长;
[0017]当所述发送端在第二传输周期发送了第一目标请求时,指示所述发送端按照第一拥塞控制方法对在所述第二传输周期之后的至少一个传输周期中每个传输周期发送的请求的数量进行控制;所述第一目标请求对应的响应时长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传输周期对应的超时重传时长;
[0018]当所述发送端在第二传输周期之后的目标传输周期发送的请求的数量大于目标数量时,指示所述发送端按照第二拥塞控制方法对所述目标传输周期之后的至少一个传输周期发送的请求的数量进行控制;所述目标数量是根据所述发送端在所述目标传输周期的前一个传输周期发送的请求中包括的第二目标请求的数量获得的;所述第二目标请求对应的响应时长小于所述目标传输周期的前一个传输周期对应的超时重传时长。
[0019]又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指令,计算机程序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用于执行如下步骤:
[0020]获取发送端在第一传输周期发送的多个请求中每个请求对应的响应时长,并根据所述每个请求对应的响应时长确定所述第一传输周期对应的往返时延;
[0021]根据所述第一传输周期对应的往返时延确定所述第一传输周期对应的超时重传时长;
[0022]当所述发送端在第二传输周期发送了第一目标请求时,指示所述发送端按照第一拥塞控制方法对在所述第二传输周期之后的至少一个传输周期中每个传输周期发送的请求的数量进行控制;所述第一目标请求对应的响应时长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传输周期对应的超时重传时长;
[0023]当所述发送端在第二传输周期之后的目标传输周期发送的请求的数量大于目标数量时,指示所述发送端按照第二拥塞控制方法对所述目标传输周期之后的至少一个传输周期发送的请求的数量进行控制;所述目标数量是根据所述发送端在所述目标传输周期的前一个传输周期发送的请求中包括的第二目标请求的数量获得的;所述第二目标请求对应的响应时长小于所述目标传输周期的前一个传输周期对应的超时重传时长。
[0024]又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或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或计算机程序包括计算机指令,所述计算机指令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电子设备的处理器从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读取所述计算机指令,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指令,使得所述电子设备执行上述限流方法。
[0025]本申请提供一种数据限流方法,能够根据第一传输周期中发送的每个请求对应的响应时长确定第一传输周期对应的往返时延,进而确定第一传输周期对应的超时重传时长,进而当检测到存在响应时长大于或等于第一传输周期对应的超时重传时长的第一目标请求时,通过第一拥塞控制方法对第二传输周期之后的至少一个传输周期中每个传输周期发送的请求的数量进行控制,相当于在检测到网络中存在拥塞时,对后续传输周期发送的请求的数量根据第一拥塞控制方法进行控制;当发送端在第二传输周期之后的目标传输周期发送的请求的数量大于目标数量时,通过第二拥塞控制方法对目标传输周期之后的至少一个传输周期中每个传输周期发送的请求的数量进行控制,该目标数量根据上述目标传输周期的前一个传输周期发送的请求包括的第二目标请求的数量获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数据限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获取发送端在第一传输周期发送的多个请求中每个请求对应的响应时长,并根据所述每个请求对应的响应时长确定所述第一传输周期对应的往返时延;根据所述第一传输周期对应的往返时延确定所述第一传输周期对应的超时重传时长;当所述发送端在第二传输周期发送了第一目标请求时,指示所述发送端按照第一拥塞控制方法对在所述第二传输周期之后的至少一个传输周期中每个传输周期发送的请求的数量进行控制;所述第一目标请求对应的响应时长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传输周期对应的超时重传时长;当所述发送端在第二传输周期之后的目标传输周期发送的请求的数量大于目标数量时,指示所述发送端按照第二拥塞控制方法对所述目标传输周期之后的至少一个传输周期发送的请求的数量进行控制;所述目标数量是根据所述发送端在所述目标传输周期的前一个传输周期发送的请求中包括的第二目标请求的数量获得的;所述第二目标请求对应的响应时长小于所述目标传输周期的前一个传输周期对应的超时重传时长。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当所述发送端在第二传输周期发送了第一目标请求时,指示所述发送端按照第一拥塞控制方法对在所述第二传输周期之后的至少一个传输周期中每个传输周期发送的请求的数量进行控制,包括:当所述发送端在所述第二传输周期发送了第一目标请求时,指示所述发送端将请求窗口的数值减少为第一数值,所述请求窗口用于指示所述发送端每次并行发送的请求的数量上限;在每次检测到根据所述发送端在第i个传输周期发送的请求反馈的响应数据时,指示所述发送端将所述请求窗口的数值增加第二数值,其中,第i个传输周期为所述第二传输周期之后的至少一个传输周期中的任一传输周期。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当所述发送端在第二传输周期之后的目标传输周期发送的请求的数量大于目标数量时,指示所述发送端按照第二拥塞控制方法对所述目标传输周期之后的至少一个传输周期发送的请求的数量进行控制,包括:当所述发送端在第二传输周期之后的目标传输周期发送的请求的数量大于目标数量时,确定系统时间与第k个传输周期的请求发送时间之间的时间间隔,其中,所述第k个传输周期为所述目标传输周期之后的至少一个传输周期中的任一传输周期;当所述时间间隔达到所述第k

1个传输周期对应的往返时延时,指示所述发送端将所述请求窗口的数值增加第三数值。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发送端在第二传输周期之后的目标传输周期发送的请求的数量大于目标数量时,指示所述发送端按照第二拥塞控制方法对所述目标传输周期之后的至少一个传输周期发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成杰峰
申请(专利权)人:平安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