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备抗洋流扰流能力的海底沉积物冲散式多管联合取样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247335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27 18:02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取样器技术领域,且公开了具备抗洋流扰流能力的海底沉积物冲散式多管联合取样器,包括主体框架,所述主体框架的前后两端的顶端均固定安装有吊板,所述主体框架的中部设有取样盒,所述取样盒的前后两个侧面均固定安装有连接杆,所述吊板的底面固定安装有固定管。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连接气管进入固定管的内腔中,使固定管的内腔充入海水将推杆向下推动,从而带动连接杆向下移动,使连接杆将取样盒相对于主体框架向下拉动,使取样盒的底端再次向下插入沉淀层,从而实现在不对沉淀层进行扰动的同时,保证了取样盒的下沉深度,从而避免出现在取样盒向下冲击时,对沉淀层扰动导致取样管取样失败,保证了样本的研究价值。保证了样本的研究价值。保证了样本的研究价值。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具备抗洋流扰流能力的海底沉积物冲散式多管联合取样器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取样器
,具体为具备抗洋流扰流能力的海底沉积物冲散式多管联合取样器。

技术介绍

[0002]在常规的深海大洋科考作业中,每一次取样都耗费大量的船时,为了同时进行载重取样和原位的上覆水和表层沉积物交互面取样,通过多管联合取样器的设置,可以实现较高的工作效率。
[0003]现有的多管联合取样器大多通过箱式取样器和多管取样器的结合实现工作,但箱式取样器的工作原理为利用箱式取样器的下落的冲击力使箱式取样器插入沉淀物内,然后通过底板的闭合实现取样,而多管取样器的工作原理为缓慢插入沉淀物内并保证沉淀物和上覆水同时位于多管取样器内,这就需要保证在进行取样时,不能对沉淀物进行冲击扰动,但箱式取样器在取样时由于底板的移动会导致对沉淀物造成较大成都的扰动,因此在取样时会导致多管取样器内的样本换在扰动混合的情况,从而降低了多管取样器所取样样本的研究价值。
[0004]现有的多管联合取样器通常通过设置多管取样器实现对上覆水和表层沉积物交互面的样本进行取样,而现有的多管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具备抗洋流扰流能力的海底沉积物冲散式多管联合取样器,包括主体框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框架(1)的前后两端的顶端均固定安装有吊板(2),所述主体框架(1)的中部设有取样盒(3),所述取样盒(3)的前后两个侧面均固定安装有连接杆(4),所述吊板(2)的底面固定安装有固定管(5),所述连接杆(4)底端的顶面固定安装有推杆(6),所述主体框架(1)顶端的左右两侧均固定安装有支撑杆(10),所述支撑杆(10)的顶端固定安装有连接板(11),所述连接板(11)的前侧面固定安装有水泵(7),所述水泵(7)的底端固定安装有四通管(8),所述四通管(8)的底端固定安装有连接气管(9),所述取样盒(3)的底端传动连接有驱动组件(12),所述连接板(11)的后端固定安装有锁止组件(13),所述连接板(11)的前端设有磁性闭合组件(14),所述主体框架(1)左右两端的前后两侧均固定安装有取样管(1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备抗洋流扰流能力的海底沉积物冲散式多管联合取样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取样管(15)的上下两端均固定安装有支撑环(16),所述支撑环(16)的内部固定安装有气囊(17),所述连接气管(9)的底端固定安装有副水管(18)。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备抗洋流扰流能力的海底沉积物冲散式多管联合取样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框架(1)顶面左右顶端的上下两侧均固定安装有排水管(19),所述排水管(19)的底端固定安装有连接水管(20)。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备抗洋流扰流能力的海底沉积物冲散式多管联合取样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杆(6)活动连接在固定管(5)的内腔中,所述固定管(5)和推杆(6)的高度值相等,所述固定管(5)的顶端与连接气管(9)的底端连通。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备抗洋流扰流能力的海底沉积物冲散式多管联合取样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12)包括底板(121),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牧李传顺石学法杨刚于淼张海桃毕东杰石丰登候成飞
申请(专利权)人: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