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刘皓专利>正文

一种废水处理用浸没式超滤膜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247187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27 18:0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废水处理用浸没式超滤膜组,涉及废水处理技术领域,包括浸没箱、第一传动皮带、第二传动皮带,所述浸没箱顶面的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立柱。该废水处理用浸没式超滤膜组,利用第一电机带动第一皮带轮旋转,通过第一皮带轮、第二皮带轮以及第一传动皮带的传动带动主转动轴转动,利用主转动轴带动外转动框在浸没箱内腔的废水中转动,通过外转动框带动内转动筒框以及副转动轴转动,利用直齿轮与内轮齿环的啮合传动带动两个内转动筒框跟随外转动框转动的同时自身进行自转,通过第三皮带轮和第二传动皮带的配合使得四个内转动筒框进行转动,从而增加帘式超滤膜与废水相接触的概率,提高了该废水处理用浸没式超滤膜组的工作效率。的工作效率。的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废水处理用浸没式超滤膜组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废水处理
,具体为一种废水处理用浸没式超滤膜组。

技术介绍

[0002]废水处理是利用物理、化学和生物的方法对废水进行处理,使废水净化,减少污染,以至达到废水回收、复用的过程,随着超滤膜技术的不断发展,出现了各种超滤膜废水处理装置,其中浸没式超滤膜设备就是其中的一种,其应用形式主要是将超滤膜组直接置于废水过滤池内,通过泵的抽吸作用形成过滤,浸没式超滤因具有占地面积小、抗冲击负荷和抗污染能力强等特点,目前已在水处理行业大范围应用。
[0003]但是现有的浸没式超滤膜组放入到废水过滤池后不能自行进行转动,只能被动地与废水相接触,过滤的效率有待提高,因此我们提出了一种废水处理用浸没式超滤膜组。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废水处理用浸没式超滤膜组,解决了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5]为实现以上目的,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废水处理用浸没式超滤膜组,包括浸没箱、第一传动皮带、第二传动皮带,所述浸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废水处理用浸没式超滤膜组,包括浸没箱(1)、第一传动皮带(26)、第二传动皮带(41),其特征在于:所述浸没箱(1)顶面的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立柱(2),两个所述立柱(2)的内侧面均设置有支撑块组(3),两组所述支撑块组(3)的内侧分别转动连接有丝杆(4),两个所述丝杆(4)的表面螺纹套接有升降板(5),所述升降板(5)的中部转动连接有主转动轴(6),所述主转动轴(6)的底端延伸至升降板(5)的下部且固定连接有外转动框(7),所述外转动框(7)的顶部转动连接有四个副转动轴(34),四个所述副转动轴(34)的底端分别延伸至外转动框(7)的内侧且固定连接有内转动筒框(28),所述内转动筒框(28)的底端与外转动框(7)的下部转动连接,所述内转动筒框(28)的内部开设有副集散槽(44),所述内转动筒框(28)的内侧设置有帘式超滤膜(30),所述帘式超滤膜(30)的顶端延伸至副集散槽(44)的内腔,所述外转动框(7)的内部开设有主集散槽(8),所述副转动轴(34)的中部贯穿主集散槽(8)的内腔,所述副转动轴(34)的内部开设有抽水槽(43),所述抽水槽(43)的底端与副集散槽(44)的内腔相连通,所述抽水槽(43)的内腔设置有第五单向阀(47),所述副转动轴(34)的侧面且位于主集散槽(8)的内腔开设有导水孔(45),所述导水孔(45)的一端与抽水槽(43)的内腔相连通,所述主转动轴(6)的内腔开设有导水槽(39),所述导水槽(39)内腔的底端与主集散槽(8)的内腔相连通,所述主转动轴(6)的侧面固定套接有第二皮带轮(25),所述升降板(5)的顶面固定安装有第一电机(23),所述第一电机(23)的输出轴固定套接有第一皮带轮(24),所述第一皮带轮(24)通过第一传动皮带(26)与第一电机(23)传动连接,所述升降板(5)的顶面设置有抽拉箱(33),所述第一电机(23)输出轴的顶端固定连接有转动盘(31),所述转动盘(31)的顶面转动连接有传动杆(32),所述传动杆(32)的一端转动连接有抽拉柱(36),所述抽拉柱(36)的一端延伸至抽拉箱(33)的内腔且固定连接有活塞板(35),所述活塞板(35)的侧面与抽拉箱(33)的内壁相贴合,所述导水槽(39)内腔的顶端固定安装有旋转接头(20),所述旋转接头(20)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导水钢管(21),所述导水钢管(21)的一端延伸至抽拉箱(33)的内腔,所述导水钢管(21)的中部设置有第三单向阀(2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废水处理用浸没式超滤膜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板(5)的侧面固定连接有两个延伸板(48),两个所述延伸板(48)一端的底部均固定连接有凸轮块(49),所述凸轮块(49)的内侧设置有第一弧形部(58),所述凸轮块(49)的内侧设置有第二弧形部(59),所述浸没箱(1)的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皓
申请(专利权)人:刘皓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