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煤层采煤机截割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246977 阅读:7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27 18:0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薄煤层采煤机截割机构,其摆动臂壳体与主体部壳体以截割电机为销轴铰接,截割电机相对主体部壳体固定,摆动臂壳体的主体是左右延伸的臂架,臂架中部设有自臂架向前悬伸的连接臂,连接臂上设有向左或右悬伸的前臂和后臂,前臂、后臂和臂架的高速端由前向后依次间隔排列,前臂和后臂与主体部壳体前部的第一至第三耳座形成铰接,将来自滚筒的载荷传递到主体部壳体,臂架的高速端内安装的截割传动机构的输入端齿轮与截割电机的输出轴同轴传动连接,调高油缸设置在主体部壳体的前部内腔中,两端分别与前臂和主体部壳体铰接。本发明专利技术既能提供较大的开采范围,还能缩短机身,改善采煤机重心问题。改善采煤机重心问题。改善采煤机重心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薄煤层采煤机截割机构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采煤机截割机构,尤其适用于薄煤层采煤机,能为薄煤层采煤机提供较大的开采范围和较大的截割功率。

技术介绍

[0002]现有的薄煤层采煤机上,截割电机通常位于摇臂上,随摇臂摆动而摆动。当这种薄煤层悬机身采煤机的行进方向的后摇臂采上刀时,会出现后滚筒采高过小的问题,原因是采高再增大时,后摇臂截割电机处将会与前滚筒割底刀后留有的上部煤台发生干涉,因此这种采煤机整体开采高度过窄,不能适应我国薄煤层工作面矿层厚度变化大的开采要求。
[0003]针对上述问题,业内曾提出将截割部分为摆动部分和固定部分,将截割电机和截割传动系统的主体都设置于固定部分,导致固定部分结构过于复杂,机身悬出段左右长度偏长、重量偏大,整机重心问题对整机受力影响仍然较大。并且,长机身结构的采煤机也无法执行类似短壁采煤机的直推进刀工艺,两端斜切进刀时时间较长,对开采效率有一定制约。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旨在提供一种薄煤层采煤机截割机构,既能提供较大的开采范围,还能缩短机身,改善采煤机重心问题。...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薄煤层采煤机截割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截割电机、摆动臂壳体和主体部壳体,摆动臂壳体与主体部壳体以所述截割电机为销轴铰接,截割电机相对主体部壳体固定。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薄煤层采煤机截割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摆动臂壳体的主体为左右延伸的臂架,臂架内安装有截割传动机构,截割传动机构的输入端齿轮和输出端齿轮所在端分别作为臂架的高速端和低速端,臂架中部设有自臂架向前悬伸的连接臂,连接臂上设有自连接臂向左或向右悬伸的前臂和后臂,前臂、后臂和臂架的高速端相互平行且由前向后依次间隔排列,前臂和后臂上分别设有前销轴安装孔和后销轴安装孔,前销轴安装孔和后销轴安装孔均与截割传动机构的输入端齿轮同轴,主体部壳体的前部的左边缘或右边缘由前向后依次设有第一耳座、第二耳座和第三耳座,第一耳座与第二耳座之间形成前凹槽,第二耳座与第三耳座之间形成中凹槽,第三耳座与主体部壳体的后部之间形成后凹槽,前臂、后臂和臂架的高速端对应插在前凹槽、中凹槽和后凹槽中,截割电机的外壳安装在第一耳座的耳孔、前销轴安装孔、第二耳座的耳孔、后销轴安装孔和第三耳座的耳孔组合形成的内孔中,截割电机的输出轴与截割传动机构的输入端齿轮同轴传动连接。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薄煤层采煤机截割机构,其特征在于:还设有离合机构,所述截割电机的输出轴为空心轴,所述离合机构的芯轴穿过截割电机的输出轴,当离合机构处于合位置时,芯轴的前花键轴段和后花键轴段分别与空心轴的电机花键孔和输入端齿轮芯部安装的花键套的花键孔花键联接。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薄煤层采煤机截割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臂是左右宽度小于上下高度的扁薄结构,且所述连接臂的顶面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振乾章立强郭岱胡璟胡滔钱立全董超顾恩洋马旭
申请(专利权)人:中煤科工集团上海有限公司中国煤炭科工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