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挡土组件及其连接植筋锚固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3246863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27 18:0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挡土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挡土组件及其连接植筋锚固方法,其中挡土组件包括挡土墙和钻孔桩,环形钢筋笼的内侧设置有内弧形钢板,外侧设置有外弧形钢板,挡土墙连接有连接植筋,连接植筋贯穿内弧形钢板和外弧形钢板,并通过第一锁紧螺母和第二锁紧螺母,使内弧形钢板和外弧形钢板从环形钢筋笼侧壁的两侧夹紧环形钢筋笼的侧壁。本申请的一种挡土组件,通过旋转第一锁紧螺母和第二锁紧螺母,使得内弧形钢板和外弧形钢板从环形钢筋笼侧壁的两侧夹紧环形钢筋笼的侧壁,以完成连接植筋与钻孔桩的连接锚固,通过调整第二锁紧螺母与连接植筋的位置,能够有效拉紧连接植筋,使得连接植筋能够有效传递挡土墙和钻孔桩之间的拉力。拉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挡土组件及其连接植筋锚固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挡土
,特别是一种挡土组件及其连接植筋锚固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拉林铁路是川藏铁路拉萨至林芝段落,位于西藏自治区东南部,冈底斯山与喜马拉雅山之间的藏南谷地,大部分线路位于雅鲁藏布江缝合带,沿线山高谷深,气候极端恶劣,新构造运动和地震频发。雅鲁藏布江流域内广泛发育着地质历史时期以来的河谷风沙沉积(称为“河谷风积沙”),形成大量松散的斜坡砂层,河谷风积沙集中发育于河流宽谷段,堆积时间相对较短,沉积物颗粒以机械搬运和物理风化为主,化学风化微弱,最厚达50余米,自然坡度8~29
°
不等。
[0003]传统的桩板墙、锚固桩、锚索桩等支挡结构技术成熟、抗震性能较好,尤其是预应力锚索桩较刚性支挡结构具有更好的抗震性能,其抗滑桩主要采用人工挖孔桩,但在此类松散砂层中挖孔易坍塌、成孔困难,且恶劣的高寒缺氧环境下,大面积采用人工挖孔,将严重威胁工人人身安全,施工风险高;而预制桩在打桩过程中土体受到冲击力的强烈挤压,造成高陡边坡体开裂,引发工程事故。钻孔桩通过机械钻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挡土组件,包括挡土墙(1)和设置于所述挡土墙(1)一侧的钻孔桩(2),所述钻孔桩(2)内竖向设置有环形钢筋笼(2.0),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钢筋笼(2.0)的内侧设置有内弧形钢板(3.1),所述环形钢筋笼(2.0)的外侧设置有外弧形钢板(3.2),所述挡土墙(1)连接有连接植筋(4),所述连接植筋(4)贯穿所述内弧形钢板(3.1)和外弧形钢板(3.2),所述内弧形钢板(3.1)背离所述环形钢筋笼(2.0)的一侧抵接有第一锁紧螺母(4.1),所述外弧形钢板(3.2)背离所述环形钢筋笼(2.0)的一侧抵接有第二锁紧螺母(4.2),所述第一锁紧螺母(4.1)和所述第二锁紧螺母(4.2)均与所述连接植筋(4)螺纹配合,使所述内弧形钢板(3.1)和外弧形钢板(3.2)从所述环形钢筋笼(2.0)侧壁的两侧夹紧所述环形钢筋笼(2.0)的侧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挡土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植筋(4)为至少两个,所有所述连接植筋(4)沿所述钻孔桩(2)轴向间隔布置,所述连接植筋(4)分别与所述内弧形钢板(3.1)和外弧形钢板(3.2)对应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挡土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钢筋笼(2.0)包括沿所述钻孔桩(2)周向布置的至少两根纵向受力主筋(2.1),所述纵向受力主筋(2.1)的内侧连接有加劲箍筋(2.3),所述纵向受力主筋(2.1)的外侧连接有桩身螺旋箍筋(2.2),所述内弧形钢板(3.1)和/或外弧形钢板(3.2)与至少一个所述纵向受力主筋(2.1)相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

3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挡土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钻孔桩(2)为至少两个,所有所述钻孔桩(2)沿所述挡土墙(1)纵向间隔设置。5.一种用于权利要求4所述的挡土组件中连接植筋锚固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以下步骤:S1.确定相邻钻孔桩(2)桩间土内摩擦角和相邻钻孔桩(2)桩间土重度γ,拟定相邻钻孔桩(2)桩间距l、钻孔桩(2)尺寸参数和挡土墙(1)的尺寸参数;S2.基于相邻钻孔桩(2)桩间距l和钻孔桩(2)尺寸参数得到相邻钻孔桩(2)桩间土非土拱区(5)水平截面面积A;并基于挡土墙(1)的尺寸参数得到单根钻孔桩(2)与挡土墙(1)之间连接植筋(4)承担的侧向推力E;S3.基于单根钻孔桩(2)与挡土墙(1)之间连接植筋(4)承担的侧向推力E和拟定的单根钻孔桩(2)与挡土墙(1)之间连接植筋(4)的数量n得到钻孔桩(2)桩顶以下第i根连接植筋(4)承担的轴向拉力P
i
;S4.根据步骤S3中得到的钻孔桩(2)桩顶以下第i根连接植筋(4)承担的轴向拉力P
i
计算结果,并使满足若不满足则调整单根钻孔桩(2)与挡土墙(1)之间连接植筋(4)的数量n,并重复步骤S3和S4,直至满足S5.检验钻孔桩(2)桩顶以下第i根连接植筋(4)极限轴向拉力P
if
:若P
if
≥KP
i
,则取步骤S3中拟定的单根钻孔桩(2)与挡土墙(1)之间连接植筋(4)的数量
n为单根钻孔桩(2)与挡土墙(1)之间连接植筋(4)的最终数量;若P
if
<KP
i
,则调整单根钻孔桩(2)与挡土墙(1)之间连接植筋(4)的数量n或补强连接植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伟志叶世斌王鸿张建文李安洪吴沛沛刘勇蒋关鲁庞应刚郭在旭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