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制作预留孔的模具及制作混凝土预制板预留孔的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工业建筑、民用建筑、市政建筑等施工设备
,例如,介质管道、电气管道、通风管道、放线洞、泵管洞、通气洞等穿越混凝土结构楼板时所使用模具结构,具体涉及一种制作预留孔的模具及制作混凝土预制板预留孔的方法,该模具适用于在使用钢制支护模板浇筑的混凝土预制板中制作预留孔。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工业建筑、民用建筑、市政工程的相关专业中管道在穿越建筑物、构筑物等楼板时,预留孔洞始终是一道重要的工序,直接影响着后续工序的正常进行和混凝土板的外观质量。特别是近年来国家大力推广装配式建筑,预制构件(包括楼板、墙板等)形成规模化生产,目前预制构件预留孔洞的有关加工方法,国家、行业上尚未出台统一标准和施工图集,制作预制构件时,通常采用可以重复使用的钢制支护模板,传统的做法是将预留孔模具(例如钢套管)通过铁丝捆绑在底层钢筋网上,由于底层钢筋网与钢制支护模板没有定位措施,预留孔模具与钢制支护模板之间必然存在位移,造成预留孔模具定位不准;浇筑完成后,需要随时观察取模时间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制作预留孔的模具,用于在使用钢制支护模板浇筑的混凝土预制板中制作预留孔,包括上下开口的模具主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具主体(1)内部固定安装有至少一可控磁力固定桩(2),可控磁力固定桩(2)的上部设有控磁旋钮(22),通过旋转控磁旋钮(22)来切断或接通可控磁力固定桩(2)内部磁力线,可控磁力固定桩(2)的底部与模具主体(1)的底部平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作预留孔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具主体的上开口处安装有上端盖(3),上端盖(3)与模具主体的上端铰接,或者上端盖(3)包括固定在模具主体上端面的固定板(31)和与固定板(31)铰接的盖板(32),盖板(32)能够绕铰接轴转动,以闭合或打开模具主体的上开口。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制作预留孔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具主体(1)的外壁上套装有一橡胶护套(5),优选的,橡胶护套(5)的外表面均匀设置四道哈夫线(51),哈夫线(51)用于与钢制支护模板上标注的十字标记定位线(08)匹配,以便定位预留孔。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制作预留孔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具主体包括由左哈夫体(11)、中间体(13)和右哈夫体(12)合围形成的圆柱形中空筒体以及安装在筒体内的连接组件(14),左哈夫体(11)和右哈夫体(12)均为圆弧体,对称设置在中间体(13)的两侧,连接组件(14)将左、右哈夫体与中间体(13)连为一体,左、右哈夫体与中间体(13)之间的间距均可调,至少一哈夫体内安装可控磁力固定桩(2)。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作预留孔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体(13)为由多个连接板连接的两个弧形壁(131)形成的结构,连接板至少包括上连接板(132)和下连接板(133)。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制作预留孔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组件(14)包括:上轴承座(143)和下轴承座(144),分别安装在中间体(13)的上连接板(132)和下连接板(133)上,两个轴承座均安装有滚动轴承,两个轴承同轴且位于中间体(13)的中轴线上;控制轴(141),其穿设并固定在两个轴承的内圈上,顶部设有用于旋转控制轴的控制旋钮(142),中部固定有至少一横向设置的顶柱(145),顶柱(145)位于两个轴承座之间,优选的,顶柱(145)设有弧形端部;上限位板(146)和下限位板(147),设置在左、右哈夫体上,上限位板(146)与上连接板(132)处于同一平面,下限位板(147)与下连接板(133)处于同一平面;顶柱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莹,谢吉优,魏文荣,武力,姚俊,李英,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凯盛建材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