缠绕镶嵌型装配电缆接头及其制作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324521 阅读:2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缠绕镶嵌型装配电缆接头及其制作方法,缠绕镶嵌型装配电缆接头包括电缆线以及由外到内依次连接的外套管、金属帽、绝缘子、导体插针,外套管尾部设有缆线穿孔;绝缘子后端部的外壁面上设有曲线形的走线凹槽;电缆线整线从缆线穿孔伸入外套管内腔后,从走线凹槽外槽端开始沿着曲线形走线凹槽整线镶嵌于凹槽内,直至镶嵌至凹槽的内槽端时,电缆线的芯线和地线分开,其中地线与金属帽裸线接触,带外包绝缘层的芯线整线穿过穿线孔伸入绝缘子的中心孔内,在芯线与插入中心孔内的插针外壁面接触的部位,芯线的内部导线裸线与插针紧密接触。本发明专利技术连接牢固稳定,可避免因使用过程中各部件的松脱而造成的短路、短路等现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装配型电缆接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缠绕镶嵌型装配电 缆接头及其制作方法,它可适合于各种电缆线(如电源线、电视闭路信号线等) 接头部位的连接。技术背景目前市场上的电缆接头主要有注塑型和装配型两大类。注塑型的电缆接头 是采用注塑和焊接的方式制作成的,不仅其绝缘、耐高压和导通性能常因生产 工艺问题受到影响,而且焊接过程中需要使用大量焊接助剂,污染重、生产效 率低、成本较高。装配型的电缆接头主要由电缆线以及由外到内依次连接的外 套管、金属帽、绝缘子、导体插针组成,制作工艺简单、成本较低,且污染少, 较环保,但牢固度差、各部件之间的连接容易松脱、质量问题多,如常存在短 路、断路、插针松脱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现有装配型电缆接头所存在的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缠绕 镶嵌型装配电缆接头及其制作方法,它不仅操作简单、生产效率高、成本低、 较环保,而且连接牢固稳定,可避免因使用过程中各部件的松脱而造成的短路、 短路等现象。为了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方案一、 一种缠绕镶嵌型装配电缆接头,它包括电缆线以及由外到内依次 连接的外套管、金属帽、绝缘子、导体插针,外套管尾部设有缆线穿孔;其特 征在于绝缘子后端部的外壁面上设有曲线形的走线凹槽,走线凹槽的内槽端 在靠近穿线孔的壁面处封闭,外槽端在绝缘子后端部的端面处开口;电缆线整 线从缆线穿孔伸入外套管内腔后,从走线凹槽外槽端开始沿着曲线形走线凹槽 整线镶嵌于凹槽内,直至镶嵌至凹槽的内槽端时,电缆线的芯线和地线分开, 其中地线与金属帽裸线接触,带外包绝缘层的芯线整线穿过绝缘子前端部侧壁 上的穿线孔伸入绝缘子的中心孔内,在芯线与插入中心孔内的插针外壁面接触 的部位,芯线的外包绝缘层被剥除,而芯线的内部导线裸线与插针紧密接触。方案二、用于制作方案一所述缠绕镶嵌型装配电缆接头的制作方法,其特 征在于先分别按照预先确定的形状制作外套管、金属帽、绝缘子、以及导体 插针,接着依次按照以下步骤将各部件连接在一起-① 首先将电缆线整线通过外套管尾部的电缆线穿孔伸入外套管内腔,并使电缆线从外套管内腔的前端开口拉出一部分;② 接着将电缆线拉出段的前端适当部分的芯线和地线分离,使分离出来的 带外包绝缘层的芯线整线穿过绝缘子前端部侧壁上的穿线孔伸入绝缘子的中心 孔内,再利用外力使导体插针的一部分插入中心孔内,而另一部分在中心孔的 前端口露出适当距离;在导体插针插入中心孔内时,借助插针与中心孔的挤压 摩擦力使与插针外壁面接触的芯线的外包绝缘层被剥除,而芯线的内部导线裸 线与插针紧密接触;③ 然后将从电缆线拉出段前端分离出来的地线去除外包绝缘层后,使其内 部导线裸线与金属帽接触,并使电缆线整线从绝缘子外壁开设的曲线形走线凹 槽的内端开始镶嵌于走线凹槽内,直到从走线凹槽的外端开口处伸出;④ 将金属帽的后端部套置于绝缘子的前端部外;⑤ 使金属帽连同绝缘子一起插入外套管的内腔前端,最后推动绝缘子完全 进入外套管内腔卡稳,而金属帽的前帽缘露出外套管的前管口适当部分,导体 插针的前端缘露出金属帽的前帽缘适当部分。较之已有技术而言,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在插针挤压插入中心 孔内时,利用插针与中心孔之间产生的挤压摩擦力使与插针外壁面接触的芯线 的外包绝缘层被剥除,因此不仅可确保处于穿线孔外的芯线内部导线与外层部 件完全绝缘隔离,穿线孔内的芯线内部导线与插针裸线紧密接触,而且芯线裸 线部分难以从穿线孔内被拉出,导体插针也难以从中心孔内被拉出,此外也减 少了将芯线头部去除外包绝缘层的步骤,使工序简化。(2)当电缆线整线镶嵌 于绝缘子后端部外壁面上的走线凹槽内,并使绝缘子、金属帽、外套管依次连 接后,电缆线就被牢牢地固定在绝缘子上,因此组装好的电缆接头在使用过程 中能经受住反复的插拔外力牵拉、挤压,而不破坏接头内部结构,更不会使各 部件分离,从而不仅大大延长了接头的使用寿命,而且确保了芯线和地线内部 导线保持绝缘隔离,有效避免了因使用过程中各部件的松脱而造成的断路、短 路等现象,并使信号传输更加稳定。(3)本专利技术采用镶嵌和缠绕相结合的方式 对电缆接头内部的电缆线进行布线,使得各部件之间连接十分紧密,连接后的 接头结构更加牢固稳定,其抗牵拉性能是采用其它卡压或铆接等方式所无法比 拟的。(4)制作时既可避免像注塑型电缆接头一样需要在焊接过程中使用酸碱 性较重的焊接助剂,更加环保,又能保证制作好的电缆接头达到与注塑型电缆 接头相媲美的牢固稳定性,此外还有利于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说明书附1是本专利技术装配好的电缆接头剖面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绝缘子示意图,图中的绝缘子为附图说明图1的俯视图, 走线凹槽呈S形弯曲,电缆线的前端部分镶嵌于凹槽中,且导体插针也己 经插入中心孔内。图3是图1中绝缘子的活动体与固定体掀开状态示意图。 图4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另一种绝缘子示意图,图中走线凹槽呈卧式的S形 弯曲。图5是图4的A-A剖视图。 图6是图1中金属帽的俯视图。 图7是图1中导体插针的俯视图。图8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用来使外套管与绝缘子、金属帽套接的工具。 图9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用来使导体插针插入绝缘子中心孔内的工具。 图中标号说明1、电缆线,11、芯线,12、地线,2、外套管,21、缆线 穿孔,22、外套管内腔前端壁面上的卡环,23、外套管内腔后端壁面上的卡环, 3、金属帽,31、尾片,32、尾片前侧部的卡线缺口, 33、尾片后端部的卡线缺 口, 34、尾片后端部卡线缺口处的裂缝,35、金属帽帽壁上的开缝,36、金属 帽开缝两侧的凹凸定位部,37、金属帽后端部向内凸起的卡槽,4、绝缘子,41、 走线凹槽,411、走线凹槽的内槽端,412、走线凹槽的外槽端,42、穿线孔, 43、中心孔,44、固定体,45、活动体,46、导向槽,47、绕线岛,48、地线 走线槽,5、导体插针,51、条纹,6、固定座,7、推杆,8、固定支座,9、顶 杆。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和实施例对本
技术实现思路
进行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包括以下部分 (一)如图l-7所示,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缠绕镶嵌型装配电缆接头,它包括 电缆线1以及由外到内依次连接^]外套管2、金属帽3、绝缘子4、导体插针5, 外套管尾部设有缆线穿孔21;其梧征在于绝缘子后端部的外壁面上设有曲线 形的走线凹槽41,走线凹槽的内槽端411在靠近穿线孔的壁面处封闭,外槽端412在绝缘子后端部的端面处开口;电缆线整线从缆线穿孔伸入外套管内腔后,从走线凹槽外槽端开始沿着曲线形走线凹槽整线镶嵌于凹槽内,直至镶嵌至凹槽的内槽端时,电缆线的芯线11和地线12分开,其中地线与金属帽裸线接触, 带外包绝缘层的芯线整线穿过绝缘子前端部侧壁上的穿线孔42伸入绝缘子的 中心孔43内,在芯线与插入中心孔内的插针外壁面接触的部位,芯线的外包绝 缘层被剥除,而芯线的内部导线裸线与插针紧密接触。为了使导体插针(特别是后端与芯线接触部分)与绝缘子的中心孔连接紧密可靠,最好采用从后部使插针挤压插入中心孔内的方式(当然也不排除从前 端插入中心孔的方式,只是这样插针的连接较为松动)。所述绝缘子可以设计成单体结构,单体结构绝缘子的中部设有由前至后贯 穿整体的中心孔。而由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缠绕镶嵌型装配电缆接头,它包括电缆线(1)以及由外到内依次连接的外套管(2)、金属帽(3)、绝缘子(4)、导体插针(5),外套管尾部设有缆线穿孔(21);其特征在于:绝缘子后端部的外壁面上设有曲线形的走线凹槽(41),走线凹槽的内槽端(411)在靠近穿线孔的壁面处封闭,外槽端(412)在绝缘子后端部的端面处开口;电缆线整线从缆线穿孔伸入外套管内腔后,从走线凹槽外槽端开始沿着曲线形走线凹槽整线镶嵌于凹槽内,直至镶嵌至凹槽的内槽端时,电缆线的芯线(11)和地线(12)分开,其中地线与金属帽裸线接触,带外包绝缘层的芯线整线穿过绝缘子前端部侧壁上的穿线孔(42)伸入绝缘子的中心孔(43)内,在芯线与插入中心孔内的插针外壁面接触的部位,芯线的外包绝缘层被剥除,而芯线的内部导线裸线与插针紧密接触。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缠绕镶嵌型装配电缆接头,它包括电缆线(1)以及由外到内依次连接的外套管(2)、金属帽(3)、绝缘子(4)、导体插针(5),外套管尾部设有缆线穿孔(21);其特征在于绝缘子后端部的外壁面上设有曲线形的走线凹槽(41),走线凹槽的内槽端(411)在靠近穿线孔的壁面处封闭,外槽端(412)在绝缘子后端部的端面处开口;电缆线整线从缆线穿孔伸入外套管内腔后,从走线凹槽外槽端开始沿着曲线形走线凹槽整线镶嵌于凹槽内,直至镶嵌至凹槽的内槽端时,电缆线的芯线(11)和地线(12)分开,其中地线与金属帽裸线接触,带外包绝缘层的芯线整线穿过绝缘子前端部侧壁上的穿线孔(42)伸入绝缘子的中心孔(43)内,在芯线与插入中心孔内的插针外壁面接触的部位,芯线的外包绝缘层被剥除,而芯线的内部导线裸线与插针紧密接触。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缠绕镶嵌型装配电缆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 绝缘子为单体结构或组合结构;其中单体结构绝缘子的中部设有由前至后贯穿 整体的中心孔;组合结构绝缘子由可开合连接的两部分连接组成,其中一部分 为固定体(44),它由位于前端的完整柱体和从前端延伸至后端的部分柱体一体 形成,前端的完整柱体中部设有由前至后贯穿至其剖切界面的中心孔,后端部 分柱体的剖切面上设有便于引导插针进入中心孔的导向槽(46);组合结构绝缘 子的另一部分为活动体(45),活动体的外表面分布有走线凹槽,活动体与固定 体后端的部分柱体连接后正好形成完整的柱状结构;在插针尚未插入中心孔之 前,单体结构或组合结构绝缘子的中心孔的孔径均略小于插针外径。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缠绕镶嵌型装配电缆接头,其特征在于插针 的后端部较前端部稍粗,且外表面分布有微微凸起的条纹(51),条纹的走向与 插针的轴线方向平行或基本平行。4.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缠绕镶嵌型装配电缆接头,其特征在 于所述走线凹槽在绝缘子的外壁面上呈S形或Z形或C形分布,设 有走线凹槽的绝缘子的这一部分外壁面形成绕线岛(47)。5.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缠绕镶嵌型装配电缆接头,其特征在 于所述金属帽的后端部设有向后延伸的尾片(31),地线的裸线部分先从镶嵌 连接的电缆线整线和走线凹槽的叠压面之间经过后,再缠绕于尾片上。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缚绕镶嵌型装配电缆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 尾片在靠近金属帽.的侧部和后端部分别设有卡线缺口 (32、 33),其中位于尾片 后端部的卡线缺口呈燕尾形分叉,分叉交点处还设有向前延伸稍许的裂缝(34 ); 所述地线的裸线部分由前至后依次绕过尾片的两个卡线缺口后夹于裂缝之间。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缠绕镶嵌型装配电缆接头,其特征在 于所述金属帽的帽壁上设有平行于中心线的开缝(35),开缝两侧设有相互配 合以防止开缝两侧部分沿轴向移位的凹凸定位部(36),金属帽的后端部设有向 内凸起的卡槽(37),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善宏
申请(专利权)人:福州宏华联通生物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5[中国|福建]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