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边缘计算任务协同调度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3244902 阅读:6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27 17:5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边缘计算任务协同调度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S1、建模边缘计算系统,其中,边缘计算系统分为三层,从下至上依次为:终端网络层、边缘计算层、云层;终端网络层包括多个传感器,边缘计算层包括多个树莓派,多个树莓派组成一个边缘服务器层,云层设置有适配策略控制器;S2、对上述所有树莓派边缘服务器依据时隙是否有计算资源剩余分为资源请求点和资源资源提供点;S3、对请求点进行建模,求其效用函数;S4、对资源供应点RPI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边缘计算任务协同调度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边缘计算
,尤其是涉及一种边缘计算任务协同调度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物联网应用的飞速发展,以云计算模型为代表的集中式数据处理关键技术已不能高效、及时地处理物联网感知节点产生的数据。针对这一问题,以"数据处理应更靠近数据源头"为核心理念的边缘计算模型应运而生。通过在网络边缘部署边缘计算服务器,可以为感知节点提供低时延的通信资源以及相对丰富的计算资源。
[0003]对于物联网中的感知节点而言,由于尺寸、应用环境等众多条件的约束,其电池寿命和计算能力等都受到了严重的限制。因此,将某些计算任务卸载到与感知节点物理距离较近的边缘服务器上执行是一种可行而且有效的方案。通过边缘计算,感知节点可以用将计算任务卸载到边缘服务器的传输能耗与传输时间为代价,来换取本地计算能耗的降低与执行速度的增加。
[0004]一项物联网服务的完成往往需要多个感知节点的数据进行协同计算,甚至存在一个感知节点需要另外一个感知节点的计算结果才能开始自己的计算任务的情况,这类物联网服务归属于任务协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边缘计算任务协同调度方法,其特征是:其包括以下步骤:S1、建模边缘计算系统,其中,边缘计算系统分为三层,从下至上依次为:终端网络层、边缘计算层、云层;终端网络层包括多个传感器,用于感知原始事件;边缘计算层包括多个树莓派,多个树莓派组成一个具有较为强大计算能力的边缘服务器层,对该边缘服务器层的每个树莓派设定为边缘服务器RPI1、边缘服务器RPI2、边缘服务器RPI3、
……
、边缘服务器RPI
n
,多个树莓派主要用于接收与之分别连接的多个传感器采集到的数据,并对其中一些数据进行数据计算;云层设置有适配策略控制器,通过控制策略管理和调度边缘计算层的边缘节点;系统内时间被分为多个时隙,持续时间为T,令t表示时隙的索引,t=0,1,...,T;S2、对上述所有树莓派边缘服务器依据时隙t是否有计算资源剩余分为资源请求点和资源资源提供点;判断所有节点所归属请求点和提供点:根据公式将边缘服务器分为资源请求点RPI
i
和资源供应点RPI
j
,其中,为时隙t时RPI
i
可接收的最大任务量,λ
i
为在时隙t时终端用户向RPI
i
卸载的总任务量;当α
i
>0时,表示此边缘服务器RPI
i
有资源剩余,即该边缘服务器RPI
i
为资源提供点;当α
i
<0时,表示此边缘服务器RPI
i
无计算资源剩余,需要其他边缘服务器RPI
B
提供资源进行协同计算完成任务,即该边缘服务器RPI
i
为资源请求点;S3、对请求点进行建模,求其效用函数,步骤为:资源请求点RPI
i
的效用函数主要由三部分组成,分别为协同计算开销、本地计算开销、激励...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芃芃李凯
申请(专利权)人:洛阳隆盛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