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型电池充电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242778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27 17:4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智慧型电池充电装置,涉及充电设备技术领域,以解决现有的电池充电装置缺乏方便电池取出的结构,电池充满电后,使用者需要将电池从充电器中抠出,而一些安装较劲的电池则很难从充电器中取出,导致充电器在使用时极为不方便的问题,包括安装机构;所述安装机构内侧前端设有翻转机构。当电池充满时,将限位块从限位槽中拉出,使限位块失去对翻转件的限位作用,导向杆上的弹性件推动滑动件向后侧移动,并通过连接杆将翻转件顶起,翻转件顶起后,主体内测的通电板失去对电池的限位,固定槽前端的弹性件推动电池,将电池固定槽中弹出,通过这样设置可方便使用者将电池从充电器中取出。中取出。中取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智慧型电池充电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充电设备
,更具体地说,特别涉及智慧型电池充电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电池是人们日常生活常见的物品之时,我们的生活离不开电池,而在电池用完后会直接扔掉,随着人们的环保意识加强以及科技的进步,近年来可循环使用的电池日益流行,可循环使用电池不仅可以多次重复的使用,还能避免造成环境与空气的污染,但电池在需充电时必须通过特殊的充电设备来对电池进行充电。
[0003]例如申请号:CN200780033403.4中涉及电池充电装置,保持构件的板状部分的上表面的周缘与端子露出通孔、铸造通孔、以及上壳体的内周,即限定端子露出通孔和铸造通孔的一部分相面对,板状部分的上表面限定通道,用于使已经从端子露出通孔和铸造通孔流入壳体空间中的雨水通过该通道流动,通道的下端形成凹槽,并且与形成于上壳体中的台阶通孔连通,从而将雨水从台阶通孔排出到上壳体的外部。
[0004]基于现有技术发现,现有的电池充电装置缺乏防止内部温度过高而短路的结构,在夏季使用时,充电器常常因内部温度过高而发生线路的短路,充电器发生短路后容易引起火灾,造成人员的伤亡,且现有的电池充电装置缺乏方便电池取出的结构,电池充满电后,使用者需要将电池从充电器中抠出,而一些安装较劲的电池则很难从充电器中取出,导致充电器在使用时极为不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智慧型电池充电装置,以解决现有的电池充电装置缺乏防止内部温度过高而短路的结构,在夏季使用时,充电器常常因内部温度过高而发生线路的短路,充电器发生短路后容易引起火灾,造成人员的伤亡,且现有的电池充电装置缺乏方便电池取出的结构,电池充满电后,使用者需要将电池从充电器中抠出,而一些安装较劲的电池则很难从充电器中取出,导致充电器在使用时极为不方便的问题。
[0006]本专利技术智慧型电池充电装置的目的与功效,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所达成:
[0007]智慧型电池充电装置,包括:
[0008]安装机构;
[0009]所述安装机构内侧前端设有翻转机构,且翻转机构的翻转件通过连接轴安装在安装槽内部,翻转件与主体之间连接有导线,并且限位块卡接在限位槽内;
[0010]安装机构内侧设有控制机构,且控制机构的导向杆固定安装在侧槽内部,并且连接杆通过连接轴与翻转件底部相连接;
[0011]安装机构内部设有保护机构,且保护机构的底座插接在内槽底部的加热杆上,左端连接件与外接电源线相连接,并且右端连接件通过导线与安装槽内的通电板相连接。
[0012]进一步的,所述安装机构包括:
[0013]主体,整体为长方体结构,且主体下端设有四组支撑柱,并且主体后端通过电源导
线连接有插头;
[0014]安装槽,为矩形凹槽,且安装槽设在主体前侧上端,并且安装槽后侧设有通电板;
[0015]侧槽,为矩形凹槽,且侧槽共设有两组,并且侧槽设在安装槽两侧下端。
[0016]进一步的,所述安装机构还包括:
[0017]内槽,为矩形槽,且内槽设在主体后侧内部,内槽顶部设有温度感应开关,内槽下端设有加热杆,并且内槽内部的加热杆通过导线与温度感应开关相连接;
[0018]滑槽,为T形凹槽,且滑槽开设在主体的上端,并且滑槽下端与内槽相邻;
[0019]限位块,为T形结构,且限位块前侧设有楔形结构,并且限位块插接在滑槽的内部,并且限位块与滑槽之间设有两组弹性件。
[0020]进一步的,所述翻转机构包括:
[0021]翻转件,整体为盒状结构,且翻转件后端设有通槽,并且翻转件后端底部设有楔形面;
[0022]固定槽,为半圆柱形凹槽,且固定槽共设有三组,固定槽设在翻转件的内部,固定槽前端设有安装弹性件的通电片。
[0023]进一步的,所述翻转机构还包括:
[0024]限位槽,为矩形凹槽,且限位槽开设在翻转件后侧上端的中间位置;
[0025]插槽,为环状三角形槽,且插槽设在翻转件内设上端。
[0026]进一步的,所述翻转机构还包括:
[0027]插板,为矩形板状结构,且插板两侧为三角形凸起机构,插板中间开设有散热通孔,并且插板插接在插槽内;
[0028]接触件,矩形板状结构,且接触件后端为楔形结构,接触件上端为破浪形结构,并且接触件设在插板前侧上端位置。
[0029]进一步的,所述控制机构包括:
[0030]导向杆,为圆柱形结构,且导向杆两侧为粗细不等的圆柱形,并且导向杆两侧设有圆形板状结构,并且导向杆的细端套接有弹性件;
[0031]滑动件,整体为矩形结构,且滑动件内部设有通孔,并且滑动件套接在导向杆的细端,滑动件与弹性件相接触,并且滑动件上端设有矩形凹槽;
[0032]连接杆,为圆柱形杆,且连接杆通过连接轴转动安装到滑动件顶部的矩形凹槽内。
[0033]进一步的,所述保护机构包括:
[0034]底座,为圆柱形结构,且底座内侧设有圆柱形槽,并且底座底部设有圆形通孔;
[0035]升降件,底部为圆柱形结构,且升降件中间设有方形限位板,并且升降件顶部设有两组固定板,升降件的底部插接在底座的圆柱形槽内,并且升降件与底座之间充有氮气。
[0036]进一步的,所述保护机构还包括:
[0037]连接件,为L形结构,且连接件共设有两组,并且连接件设在升降件的两侧,连接件内设有通电导线,且连接件上套接有弹性件;
[0038]限位环,为圆环状结构,且限位环套接在连接件上,并且限位环与弹性件相接触。
[0039]进一步的,所述保护机构还包括:
[0040]插件,为圆柱结构,且插件外端设有插接孔,插件外端设有环状结构,并且插件共设有两组,插件套接在连接件上,插件导电材质,且右端插件的外侧设有锥形结构,左端插
件外侧设有锥形槽;
[0041]套接件,为圆筒形结构,且套接件套接在插件上,并且两组套接件的底部通过活动杆与升降件顶部相连接。
[004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43]1、在本装置中,设置了保护机构,如图4所示,将保护机构安装到内槽里,在内槽里设置温度感应开关和加热杆,并通过导线相连,将底座插接到加热杆上,将升降件插接到底座上,并在底座内部充入氮气,将连接件固定到内槽的侧壁上,并使左侧的连接件与外界电源线相连,使右侧的连接件与主体内测的通电板相连接,在两组连接件的内侧套接插件,并使两组插件相卡合进行通电,将套接件套在插件上,在套接件和连接件之间设置弹性件,将两组套接件通过活动杆与升降件相连接,使用时,当内槽里面的保护机构发生短路时,内槽里面的温度升高,温度升高后感应开关被触发,并通过导线使加热杆进行加热,加热杆通过插接在底座内部,底座内部的氮气受热膨胀,将升降件向上顶出,升降件向上移动,并通过活动杆带动套接件向两侧移动,使两组插件分开断电,从而避免短路引发火灾;
[0044]2、在本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智慧型电池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机构(1);所述安装机构(1)内侧前端设有翻转机构(2),且翻转机构(2)的翻转件(201)通过连接轴安装在安装槽(102)内部,翻转件(201)与主体(101)之间连接有导线,并且限位块(1041)卡接在限位槽(2012)内;安装机构(1)内侧设有控制机构(3),且控制机构(3)的导向杆(301)固定安装在侧槽(1021)内部,并且连接杆(3021)通过连接轴与翻转件(201)底部相连接;安装机构(1)内部设有保护机构(4),且保护机构(4)的底座(401)插接在内槽(103)底部的加热杆上,左端连接件(402)与外接电源线相连接,并且右端连接件(402)通过导线与安装槽(102)内的通电板相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智慧型电池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机构(1)包括:主体(101),整体为长方体结构,且主体(101)下端设有四组支撑柱,并且主体(101)后端通过电源导线连接有插头;安装槽(102),为矩形凹槽,且安装槽(102)设在主体(101)前侧上端,并且安装槽(102)后侧设有通电板;侧槽(1021),为矩形凹槽,且侧槽(1021)共设有两组,并且侧槽(1021)设在安装槽(102)两侧下端。3.如权利要求2所述智慧型电池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机构(1)还包括:内槽(103),为矩形槽,且内槽(103)设在主体(101)后侧内部,内槽(103)顶部设有温度感应开关,内槽(103)下端设有加热杆,并且内槽(103)内部的加热杆通过导线与温度感应开关相连接;滑槽(104),为T形凹槽,且滑槽(104)开设在主体(101)的上端,并且滑槽(104)下端与内槽(103)相邻;限位块(1041),为T形结构,且限位块(1041)前侧设有楔形结构,并且限位块(1041)插接在滑槽(104)的内部,并且限位块(1041)与滑槽(104)之间设有两组弹性件。4.如权利要求1所述智慧型电池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转机构(2)包括:翻转件(201),整体为盒状结构,且翻转件(201)后端设有通槽,并且翻转件(201)后端底部设有楔形面;固定槽(2011),为半圆柱形凹槽,且固定槽(2011)共设有三组,固定槽(2011)设在翻转件(201)的内部,固定槽(2011)前端设有安装弹性件的通电片。5.如权利要求4所述智慧型电池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转机构(2)还包括:限位槽(2012),为矩形凹槽,且限位槽(2012)开设在翻转件(201)后侧上端的中间位置;插槽(2013),为环状三角形槽,且插槽(2013)设在翻转件(20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建塔何灯陈志刚苏天庆朱慧模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微电充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