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坑降水及防水的施工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242006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27 17: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坑降水及防水的施工结构,从上至下依次包括垫层、防水层及底板结构层,垫层内设有抽水井,抽水井的顶端设有盖板,抽水井、盖板、防水层及底板结构层内穿设有抽水管,抽水管的一端位于抽水井内,抽水井内还设有液位传感器,抽水管的另一端与抽水泵可拆卸连接,且抽水管及抽水井内设有填充层。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取得的有益效果:根据本施工结构对基坑进行施工,便于防水层施工,保证防水层的完整性,降低建筑的渗漏率,降低防水维修成本,提高建筑的使用寿命,提高施工效率及质量,降低能源损耗,降低生产成本。降低生产成本。降低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坑降水及防水的施工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建筑施工的
,具体涉及一种基坑降水及防水的施工结构。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在地下室进行防水施工时,通常是直接在垫层上施工防水层,然后在防水层上细石混凝土形成底板,对于局部防水施工部位,比如承台坑、电梯井等部位,即使有积水的情况下,也仅仅是临时采用抽水泵等设备进行抽水处理,待积水大致抽完后直接施工防水层,甚至有因现场基坑积水无法有效处理而不施工防水层的情况,在这种施工结构下,由于地下水压力较高,地下水在压力的作用下不断上升,局部防水施工部位往往会被地下水所浸泡,导致防水层无法顺利施工,或者防水层施工完成后被地下水冲破,从而造成该部位的防水层的完整性被破坏,影响了后续建筑使用过程中的防水效果,这是受限于目前基坑施工结构而存在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坑降水及防水的施工结构,其包括垫层、防水层、底板结构层、抽水井、抽水管、液位传感器及填充层,该基坑降水及防水的施工工艺具有便于防水层施工、保证防水层的完整性、降低建筑的渗漏率、降低防水维修成本、提高建筑的使用寿命、提高施工效率及质量的优点。
[0004]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5]一种基坑降水及防水的施工结构,从下至上依次包括垫层、防水层及底板结构层;
[0006]所述垫层内设有抽水井,所述抽水井的顶端设有盖板,所述抽水井、所述盖板、所述防水层及所述底板结构层内穿设有抽水管,所述抽水管的一端位于所述抽水井内,所述抽水井内还设有液位传感器,所述抽水管的另一端与抽水泵可拆卸连接,且所述抽水管及所述抽水井内设有填充层。
[0007]作为优选,所述抽水管包括硬管及软管,所述硬管的一端位于所述抽水井内,所述硬管的另一端与所述软管的一端连接,所述软管的另一端与所述抽水泵可拆卸连接,通过这样设置,一方面,所述硬管具有足够的刚度,避免在浇注细石混凝土形成底板结构层时,使所述抽水管变形而导致无法正常抽出所述抽水井内的地下水;另一方便,所述软管柔软性好,具有变形能力,便于所述抽水管与所述抽水泵可拆卸连接。
[0008]作为优选,所述硬管与所述软管的连接处设有止水环,通过这样设置,进一步增强所述硬管与所述软管连接处的密封性,避免在抽出所述抽水井内地下水的过程中,地下水从所述硬管与所述软管连接处发生渗漏的情况,同时保证有足够的压力抽出所述抽水井内的地下水。
[0009]作为优选,所述硬管另一端的端面与所述底板结构层的表面齐平,且所述硬管与所述抽水井内设有填充层,通过这样设置,待细石混凝土凝固成所述底板结构层后,直接拔
出所述软管,所述硬管的另一端没有伸出于所述底板结构层,无需对所述硬管进行切割,简化施工工艺,进一步提高施工效率,再从所述硬管内灌入材料形成所述填充层进行密封,避免积水从所述抽水井及所述抽水管内渗出,降低建筑的渗漏概率。
[0010]作为优选,所述硬管的另一端还设有密封板,通过这样设置,通过所述密封板对所述硬管的另一端进行密封,进一步提高密封性,避免积水从所述抽水井及所述抽水管内渗出,进一步降低建筑的渗漏概率。
[0011]作为优选,所述抽水管的一端内设有过滤器,通过这样设置,所述抽水管抽出所述抽水井内地下水的过程中,所述过滤器对地下水起到过滤作用,过滤掉地下水中石粒等较大颗粒物,避免较大颗粒物对抽水泵造成损坏。
[0012]作为优选,所述过滤器包括过滤网或过滤布,通过这样设置,所述过滤网或所述过滤布能有效对较大颗粒物进行过滤,并且物料成本低,降低生产成本。
[0013]作为优选,在所述垫层的表面上铺设防水卷材形成所述防水层,通过这样设置,所述防水卷材的防水性能好,且施工方便。
[0014]作为优选,所述防水卷材包括沥青防水卷材、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或合成高分子防水卷材,通过这样设置,上述几种防水卷材的使用技术成熟。
[0015]作为优选,所述抽水管及所述抽水井内设有水泥砂浆形成所述填充层,通过这样设置,所述水泥砂浆凝固后形成所述填充层,对所述抽水管及所述抽水井起到密封的作用,避免地下水沿着所述抽水井及所述抽水管发生渗漏的情况。
[0016]相对于现有技术,本技术取得了有益的技术效果:
[0017]1、基坑降水及防水的施工过程中,首先抽出基坑内的积水,随后在所述垫层内设有所述抽水井及盖板,所述抽水管的一端穿设于所述盖板后,位于所述抽水井内,所述抽水管的另一端连接所述抽水泵,所述抽水泵抽出所述抽水井内的地下水,同时在所述垫层上施工防水层,从而避免地下水冲破防水层,便于防水层的施工,保证防水层的完整性,降低建筑的渗漏率,降低防水维修成本,提高建筑的使用寿命,接着在所述防水层上浇注细石混凝土并设有钢筋,待细石混凝土凝固后形成底板结构层,最后从所述抽水泵拆卸抽水管,并将所述抽水管伸出底板结构层的部分切除,从所述抽水管内灌入材料,待凝固后在所述抽水管及所述抽水井形成填充层进行密封,避免地下水沿着所述抽水井及所述抽水管渗漏,施工过程简便,提高了施工效率及质量。
[0018]2、通过所述液位传感器检测所述抽水井内地下水的液位,当地下水到达所述液位传感器的液位检测值时,表明地下水快从所述垫层冲出,所述液位传感器给所述抽水泵传递信号,所述抽水泵工作抽出所述抽水井内的地下水,避免地下水冲破防水层,当所述抽水井内的地下水低于液位检测值时,所述抽水泵停止工作,所述抽水泵无需持续工作,减少能源损耗,降低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0019]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施工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0]其中,各附图标记所指代的技术特征如下:
[0021]1、垫层;2、防水层;3、底板结构层;4、抽水井;5、盖板;6、抽水管;7、液位传感器;8、填充层;9、密封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但本技术要求保护的范围并不局限于下述具体实施例。
[0023]参考图1,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基坑降水及防水的施工结构,从下至上依次包括垫层1、防水层2及底板结构层3;
[0024]垫层1内设有抽水井4,抽水井4设置于最低处的垫层1内,抽水井4的顶端设有盖板5,抽水井4、盖板5、防水层2及底板结构层3内穿设有抽水管6,抽水管6的一端位于抽水井4内,抽水井4内还设有液位传感器7,抽水管6的另一端与抽水泵可拆卸连接,且抽水管6及抽水井4内设有填充层8。
[0025]基坑降水及防水的施工过程中,首先抽出基坑内的积水,随后在垫层1内设有抽水井4及盖板5,具体的,在最低处的垫层1内挖设凹坑,在凹坑内通过砌体砌筑形成抽水井4,将盖板5盖在抽水井4的顶端,抽水管6的一端穿设于盖板5后,位于抽水井4内,抽水管6的另一端连接抽水泵,抽水泵抽出抽水井4内的地下水,同时在垫层1上施工防水层2,从而避免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坑降水及防水的施工结构,从下至上依次包括垫层(1)、防水层(2)及底板结构层(3);其特征在于,所述垫层(1)内设有抽水井(4),所述抽水井(4)的顶端设有盖板(5),所述抽水井(4)、所述盖板(5)、所述防水层(2)及所述底板结构层(3)内穿设有抽水管(6),所述抽水管(6)的一端位于所述抽水井(4)内,所述抽水井(4)内还设有液位传感器(7),所述抽水管(6)的另一端与抽水泵可拆卸连接,且所述抽水管(6)及所述抽水井(4)内设有填充层(8)。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施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抽水管(6)包括硬管及软管,所述硬管的一端位于所述抽水井(4)内,所述硬管的另一端与所述软管的一端连接,所述软管的另一端与所述抽水泵可拆卸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施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硬管与所述软管的连接处设有止水环。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施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硬管另一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钱帅黄斯超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卓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