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放射科用医疗防护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241677 阅读:5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27 17: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放射科用医疗防护门,其包括:门框和安装于门框后端的金属探测门,所述门框前侧设有对门框进行关闭的防护门主体,所述防护门主体和门框之间设有第一对勾连杆、第二对勾连杆、上一字连杆以及下一字连杆,在防护门主体进行开关的过程中,第一对勾连杆会发生一次往复摆动,能够对自复位开关按动两次,对金属探测门进行打开和关闭,金属探测门启动,利用电磁感应原理,只要有金属穿过金属探测门,就会影响原始磁场,被探测器发现,发出提示报警,从而能够对进入到放射科内部的患者进行金属检测,避免患者身上携带金属物件,在进行磁共振、CT以及X光片等工作时,造成结果偏差或对身体造成损伤,具有很好的安全性能。具有很好的安全性能。具有很好的安全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放射科用医疗防护门


[0001]本技术属于医疗防护门相关
,具体涉及一种放射科用医疗防护门。

技术介绍

[0002]放射科是医院重要的辅助检查科室,在现代医院建设中,放射科是一个集检查、诊断、治疗于一体的科室,临床各科许多疾病都须通过放射科设备检查达到明确诊断和辅助诊断。放射科的设备一般有普通X线拍片机、计算机X线摄影系统(CR)、直接数字化X线摄影系统(DR)、计算机X线断层扫描(CT)、核磁共振(MRI)、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系统(DSA)等,放射科用防护门是对放射科进出口进行防护,提供防辐射能力和密封性。但,现有的放射科防护门整体密封性能较差,并且,在防护门打开,患者经防护门进入到放射科时,不能对经过的患者自动进行金属检测,导致患者由于遗忘或自检不慎的原因,携带金属物件进行检查,影响检查结果,尤其是在进行核磁共振(MRI)检查时,严重时可能危及生命,为此,本技术提出一种放射科用医疗防护门。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放射科用医疗防护门,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现有的放射科防护门整体密封性能较差,并且,在防护门打开,患者经防护门进入到放射科时,不能对经过的患者自动进行金属检测的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放射科用医疗防护门,其包括:门框和安装于门框后端的金属探测门,所述门框前侧设有对门框进行关闭的防护门主体,所述防护门主体和门框之间通过连杆机构相连接,所述连杆机构包括第一对勾连杆、第二对勾连杆、上一字连杆以及下一字连杆,所述第一对勾连杆和第二对勾连杆对称设置于门框的上下端内壁,所述上一字连杆和下一字连杆对称设置于门框的上下端内壁,在第一对勾连杆和第二对勾连杆之间固定连接有连接杆,所述门框的下端设有对第二对勾连杆进行驱动的电机。
[0005]优选的,所述防护门主体的后端外壁固定有搭接框,所述门框前端内部开设有与搭接框相配合的搭接口,所述搭接口的内部开设有卡槽,在卡槽内部套设有充气密封圈。
[0006]优选的,所述门框下端内壁上设置有对金属探测门进行启停的自复位开关,所述自复位开关上侧部位为圆台状,所述自复位开关上端面高于第一对勾连杆的下端面。
[0007]优选的,所述第一对勾连杆一端转动连接于搭接框上端内壁,另一端转动连接于门框上端内壁,所述第二对勾连杆一端转动连接于搭接框下端内壁,另一端转动连接于门框下端内壁。
[0008]优选的,所述上一字连杆一端转动连接于搭接框上端内壁,另一端转动连接于门框上端内壁,所述下一字连杆一端转动连接于搭接框下端内壁,另一端转动连接于门框下端内壁。
[0009]优选的,所述上一字连杆一端转动连接于搭接框上端内壁,另一端转动连接于门
框上端内壁,所述下一字连杆一端转动连接于搭接框下端内壁,另一端转动连接于门框下端内壁。
[0010]与现有医疗防护门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放射科用医疗防护门,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11]一、本技术通过在防护门主体和门框之间设置第一对勾连杆、第二对勾连杆、上一字连杆以及下一字连杆,电机通过输出轴能够带动第二对勾连杆进行转动,由于,第一对勾连杆和第二对勾连杆之间固定连接有连接杆,因此,第二对勾连杆转动时,能够同时带动第一对勾连杆进行转动,从而带动防护门主体进行移动,防护门主体的移动可以带动上一字连杆和下一字连杆进行转动,利用平行四边形原理,对防护门主体进行稳定支撑和移动,使得防护门主体能够紧扣于门框上,提高密封性,在对门框上进行关闭时,防护门主体与门框前端壁挤压形成一层密封,防护门主体上的搭接框完全扣接在搭接口内部,形成第二层密封,搭接框对卡槽内部的充气密封圈进行挤压,使充气密封圈发生挤压形变,填充空隙,形成第三层密封,并且,由于搭接口的前端外壁和门框的前端外壁均粘接有橡胶垫层,利用橡胶垫层可以进一步提高密封性能,并且,可以有效缓冲防护门主体与门框之间的碰撞,降低噪音,具有很好的实用性能;
[0012]二、本技术在防护门主体进行开关的过程中,第一对勾连杆会发生一次往复摆动,在对防护门主体进行打开时,第一对勾连杆向外侧摆动,第一对勾连杆对圆台状的自复位开关进行挤压,使得自复位开关按下,第一对勾连杆继续向外摆动,打开防护门主体,在此过程中,自复位开关弹出复位,打开金属探测门,在关闭防护门主体时,第一对勾连杆向内侧会摆,第一对勾连杆再次对自复位开关按下,关闭金属探测门的同时,关闭防护门主体,本技术能够实现在防护门主体开启的同时,金属探测门启动,利用电磁感应原理,只要有金属穿过金属探测门,就会影响原始磁场,被探测器发现,发出提示报警,从而能够对进入到放射科内部的患者进行金属检测,避免患者身上携带金属物件,在进行磁共振、CT以及X光片等工作时,造成结果偏差或对身体造成损伤,具有很好的安全性能。
附图说明
[0013]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
[0014]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放射科用医疗防护门打开结构示意图;
[0015]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门框打开结构示意图;
[0016]图3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放射科用医疗防护门关闭结构示意图;
[0017]图4为本技术提出的门框关闭结构示意图;
[0018]图5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放射科用医疗防护门部分剖切结构示意图;
[0019]图6为本技术提出的A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0]图7为本技术提出的B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1]图中:1、防护门主体;101、搭接框;2、第一对勾连杆;3、门框;301、卡槽;302、充气密封圈;303、搭接口;4、连接杆;5、上一字连杆;6、金属探测门;7、下一字连杆;8、自复位开关;9、第二对勾连杆;10、电机。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3]请参阅图1

7,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放射科用医疗防护门,其包括:门框3和安装于门框3后端的金属探测门6,金属探测门6利用电磁感应原理,只要有金属穿过金属探测门6,就会影响原始磁场,被探测器发现,发出提示报警,门框3前侧设有对门框3进行关闭的防护门主体1,防护门主体1和门框3之间通过连杆机构相连接,连杆机构包括第一对勾连杆2、第二对勾连杆9、上一字连杆5以及下一字连杆7,第一对勾连杆2和第二对勾连杆9对称设置于门框3的上下端内壁,上一字连杆5和下一字连杆7对称设置于门框3的上下端内壁,在第一对勾连杆2和第二对勾连杆9之间固定连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放射科用医疗防护门,其特征在于,其包括:门框(3)和安装于门框(3)后端的金属探测门(6),所述门框(3)前侧设有对门框(3)进行关闭的防护门主体(1),所述防护门主体(1)和门框(3)之间通过连杆机构相连接,所述连杆机构包括第一对勾连杆(2)、第二对勾连杆(9)、上一字连杆(5)以及下一字连杆(7),所述第一对勾连杆(2)和第二对勾连杆(9)对称设置于门框(3)的上下端内壁,所述上一字连杆(5)和下一字连杆(7)对称设置于门框(3)的上下端内壁,在第一对勾连杆(2)和第二对勾连杆(9)之间固定连接有连接杆(4),所述门框(3)的下端设有对第二对勾连杆(9)进行驱动的电机(1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放射科用医疗防护门,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门主体(1)的后端外壁固定有搭接框(101),所述门框(3)前端内部开设有与搭接框(101)相配合的搭接口(303),所述搭接口(303)的内部开设有卡槽(301),在卡槽(301)内部套设有充气密封圈(302)。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永辉刘玉伟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恒锡建筑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