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油气加氢催化反应混合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236945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27 17: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油气加氢催化反应混合装置,包括筒体,所述筒体顶部和底部均设置有管板,所述管板内部均匀开设有开孔,两个所述管板之间均匀设置有通管,所述通管两端分别安装于两个管板的开孔内,所述通管管身均匀开设有第一出气孔,所述筒体一侧连接有氢气接管,所述氢气接管一端延伸至筒体,所述氢气接管置于筒体内部一端连接有喷洒接管,所述喷洒接管一侧的底部均匀开设有第二出气孔,所述喷洒接管开设有第二出气孔的一侧朝向通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创新点主要是延长了油气停留在两个管板处的时间,实现油气和氢气物料的充分混合,进而避免了由于油气和氢气混合不均导致的催化时间长的问题。化时间长的问题。化时间长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油气加氢催化反应混合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加氢反应器
,具体涉及一种油气加氢催化反应混合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加氢反应器是有机化学实验室和实际生产过程中一件非常重要的设备,不仅可以用作加氢反应的容器,而且也可用于液体和气体需要充分混合的场合。加氢反应器常用于将石油工业中最难利用的重质部分——渣油加氢转化为轻质油,从而生产出汽油、柴油等。
[0003]但在油气和氢气混合阶段,一般是直接将氢气和油气通入反应器的混合段进行混合,由于结构简单,大部分的氢气和油气在没有充分混合的情况下,就会进入反应器的有填料的催化段,导致其催化时间长。
[0004]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油气加氢催化反应混合装置,具备方便油气和氢气进行充分混合的优点,进而解决了现有油气和氢气混合不均,导致的催化时间长的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油气加氢催化反应混合装置,包括筒体,所述筒体顶部和底部均设置有管板,所述管板内部均匀开设有开孔和微孔,两个所述管板之间均匀设置有通管,所述通管两端分别安装于两个管板的开孔内,所述通管管身均匀开设有第一出气孔,所述筒体一侧连接有氢气接管,所述氢气接管一端延伸至筒体,所述氢气接管置于筒体内部一端连接有喷洒接管,所述喷洒接管一侧的底部均匀开设有第二出气孔,所述喷洒接管开设有第二出气孔的一侧朝向通管,由于氢气较轻,防止氢气过快通过顶部的管板进入反应器的催化段,所以在其底部开设第二出气孔。
[0007]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管板底部外缘均匀设置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沿着筒体内壁呈圆周分布,所述管板通过支撑板固定于筒体内部。
[0008]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管板和支撑板之间通过焊接固定。
[0009]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通管的两端分别通过螺栓和两个管板固定,所述管板的开孔两侧对称开设有相应的螺纹孔。
[0010]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出气孔设置为多层,且每层之间等间距设置,每层数量为四个,相邻所述第一出气孔之间的角度为九十度。
[0011]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二出气孔设置为多层,且每层之间等间距设置,每层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第二出气孔之间的角度为九十度。
[0012]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氢气接管一端设置有连接法兰。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
[0014]油气从通管的底部进入通管内部,由通管的第一出气孔排出,进入两个管板之间,
然后将氢气通入氢气接管,然后再由氢气接管一端连接的喷洒接管的第二出气孔从筒体侧面充入氢气,当油气和氢气在筒体内充分混合后通过顶部管板的微孔进入反应器内有填料的催化段,即可加速整体的催化过程。本技术创新点主要是延长了油气停留在两个管板处的时间,实现油气和氢气物料的充分混合,进而避免了由于油气和氢气混合不均导致的催化时间长的问题。
附图说明
[0015]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
[0016]图1为本技术侧视的剖视图;
[0017]图2为本技术中管板的顶视图;
[0018]图3为本技术中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19]图4为本技术中通管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5为本技术中通管顶视的剖面图;
[0021]图6为本技术中管板侧视的剖面图;
[0022]图7为本技术中喷洒接管的侧视剖面图;
[0023]图8为本技术中喷洒接管的顶视剖面图。
[0024]图中:1、通管;2、筒体;3、支撑板;4、管板;5、喷洒接管;6、氢气接管;7、连接法兰;8、螺纹孔;9、开孔;10、第一出气孔;11、第二出气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6]实施例
[0027]请参阅图1

8,本技术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油气加氢催化反应混合装置,包括筒体2,所述筒体2顶部和底部均设置有管板4,所述管板4内部均匀开设有开孔9和微孔,两个所述管板4之间均匀设置有通管1,所述通管1两端分别安装于两个管板4的开孔9内,所述通管1管身均匀开设有第一出气孔10,所述筒体2一侧连接有氢气接管6,所述氢气接管6一端延伸至筒体2,所述氢气接管6置于筒体2内部一端连接有喷洒接管5,所述喷洒接管5一侧的底部均匀开设有第二出气孔11,所述喷洒接管5开设有第二出气孔11的一侧朝向通管1,本实施方案中,油气从通管1的底部进入通管1内部,由通管1的第一出气孔10排出,进入两个管板4之间,然后将氢气通入氢气接管6,然后再由氢气接管6一端连接的喷洒接管5的第二出气孔11从筒体2侧面充入氢气,当油气和氢气在筒体2内充分混合后通过顶部管板4的微孔进入反应器内有填料的催化段,即可加速整体的催化过程。本技术创新点主要是延长了油气停留在两个管板4处的时间,实现油气和氢气物料的充分混合,进而避免了由于油气和氢气混合不均导致的催化时间长的问题。
[0028]为了方便固定管板4,本实施例中,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管
板4底部外缘均匀设置有支撑板3,所述支撑板3沿着筒体2内壁呈圆周分布,所述管板4通过支撑板3固定于筒体2内部,所述管板4和支撑板3之间通过焊接固定。
[0029]为了方便通管1和管板4固定,本实施例中,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通管1的两端分别通过螺栓和两个管板4固定,所述管板4的开孔9两侧对称开设有相应的螺纹孔8。
[0030]为了使油气均匀朝四周扩散和氢气充分混合,本实施例中,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出气孔10设置为多层,且每层之间等间距设置,每层数量为四个,相邻所述第一出气孔10之间的角度为九十度。
[0031]为了使氢气可与油气快速且均匀混合,本实施例中,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二出气孔11设置为多层,且每层之间等间距设置,每层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第二出气孔11之间的角度为九十度。
[0032]为方便连接,本实施例中,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氢气接管6一端设置有连接法兰7。
[0033]综上所述,借助于本技术的上述技术方案,油气从通管1的底部进入通管1内部,由通管1的第一出气孔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油气加氢催化反应混合装置,包括筒体(2),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2)顶部和底部均设置有管板(4),所述管板(4)内部均匀开设有开孔(9)和微孔,两个所述管板(4)之间均匀设置有通管(1),所述通管(1)两端分别安装于两个管板(4)的开孔(9)内,所述通管(1)管身均匀开设有第一出气孔(10),所述筒体(2)一侧连接有氢气接管(6),所述氢气接管(6)一端延伸至筒体(2),所述氢气接管(6)置于筒体(2)内部一端连接有喷洒接管(5),所述喷洒接管(5)一侧的底部均匀开设有第二出气孔(11),所述喷洒接管(5)开设有第二出气孔(11)的一侧朝向通管(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油气加氢催化反应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管板(4)底部外缘均匀设置有支撑板(3),所述支撑板(3)沿着筒体(2)内壁呈圆周分布,所述管板(4)通过支撑板(3)固定于筒体(2)内部。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冬旭马庆生李栋郭亮洪成峰才振宇周宗彬钟秒宋扬马星驰王鑫龙候远大李延宇许强刘昌杰
申请(专利权)人:鞍山华信重工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