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配式双井筒泵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235266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27 17: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水利泵站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装配式双井筒泵站,包括泵室以及出水管、水泵,所述水泵连接出水管,所述泵室通过连通管连接引水室,所述引水室的一侧开设有进水门,所述进水门上设有拦污栅,所述进水门上设有闸门,所述闸门通过闸门动力机构驱动开启,所述闸门动力机构包括动力提升元件以及提升连接件,所述动力提升元件带动提升连接件上下运动,所述提升连接件带动闸门升降,所述拦污栅处设有清污组件,所述清污组件通过动力机构驱动其沿所述拦污栅往复运动,通过清污组件的往复运动,将拦污栅上的杂物清理掉,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便于维护、降低维护成本低;投资低、工期短、便于清理、不易堵塞等优点。不易堵塞等优点。不易堵塞等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装配式双井筒泵站


[0001]本技术属于水利泵站
,特别涉及一种装配式双井筒泵站。

技术介绍

[0002]传统式泵站造价高,投资大、施工时间长、占用农田的面积大等缺点,因此近两年装配式泵站逐渐发展,专利技术人在2018年申请了第一代 装配式井筒式泵站,专利公开(公告)号:CN208857883U,其虽然具有造价较低,投资较少、施工时间较短、占用农田的面积较小等优点,但在使用过程中也暴露了一些缺陷,1、由于其大部分位于水下或地下,其不易检修,给检修带来巨大麻烦;2、其土建量还是较大,工期还是较长、投资还是较大、施工难度比较高;3、进水口、拦污栅处不易设闸门容易淤塞,清理困难,影响正常取水。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提供一种装配式双井筒泵站,可以解决
技术介绍
中所指出的问题。
[0004]一种装配式双井筒泵站,包括泵室以及出水管、水泵,所述水泵连接出水管,所述泵室通过连通管连接引水室,所述引水室的一侧开设有进水门。
[0005]优选的,所述进水门上设有闸门,所述闸门通过闸门动力机构驱动开启。
[0006]优选的,所述闸门动力机构包括动力提升元件以及提升连接件,所述动力提升元件带动提升连接件上下运动,所述提升连接件带动闸门升降。
[0007]优选的,所述进水门处设有拦污栅,所述拦污栅处设有清污组件,所述清污组件通过动力机构驱动其沿所述拦污栅往复运动,通过清污组件的往复运动,将拦污栅上的杂物清理掉。
[0008]优选的,所述清污组件包括清污主体件以及均匀分布在清污主体件外缘上的若干个清污齿。
[0009]优选的,所述清污组件与所述提升连接件的下端连接,其上端与动力提升元件连接,所述清污组件设置在闸门下方,所述清污组件拖动闸门向上运动,所述闸门通过闸门固定组件稳定在提升位置上。
[0010]优选的,所述闸门固定组件包括闸门吊带以及设置在闸门上方的插销,所述闸门吊带的对应位置设有与插销配合的插孔,所述闸门吊带的下端固定在闸门上,所述闸门提起,插销与插孔配合,将所述闸门稳定在此高度上。
[0011]优选的,所述动力提升元件为油缸,所述提升连接件为提升拉杆,所述插销为电推杆。
[0012]优选的,所述进水门外侧设有拦污八字墙,其固定在引水室的进水门处。
[0013]优选的,所述泵室与引水室之间设有检修桥,所述泵室为井筒式泵室,所述引水室为井筒式。
[0014]本技术提供一种装配式双井筒泵站,具有以下优点:
[0015]1、大部分位于地上,便于维护,降低维护成本;
[0016]2、土建量、工期、投资、施工难度等进一步降低或缩短,有利于节约投资,提高建设进度;
[0017]3、进水口、拦污栅处不易堵塞,且便于清理,有利于维护,且不会影响正常引水。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2为本技术的内部示意图,
[0020]图3为本技术图2中的A处放大示意图,
[0021]图4为本技术引水室的内部示意图,
[0022]图5为本技术清污组件与闸门提升示意图,
[0023]图6为本技术清污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4]附图标记说明:
[0025]图中标号:泵室1;出水管2;水泵3;拦污栅4;闸门5;动力提升元件61;提升连接件62;清污组件7;清污主体件71;清污齿72;闸门吊带81;插销82;插孔83;拦污八字墙9;检修桥10;智能控制柜11;进水门12;连通管13;引水室14。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但应当理解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受具体实施方式的限制。
[0027]实施例1:
[0028]如图1

4所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装配式双井筒泵站,包括泵室1以及出水管2、水泵3,还设有智能控制柜11,智能控制柜11实现泵站的智能电气控制,泵室1可以为井筒式泵室,泵室1内通过水泵座固定设有水泵3,水泵3可以为潜水泵或轴流水泵等常见水泵,所述水泵3连接出水管2,所述泵室1通过连通管13连接引水室14,引水室14可以为井筒式引水室,所述引水室14的一侧开设有进水门12,进水门12上设有拦污栅4,拦污栅4可以为若干个竖向平行设置的拦污杆,通过此结构,可直接将泵室1和引水室14置于河道中,也可泵室1置于河道中,引水室14固定在河道边坡处,通过进水门12进水,连通管13引水至泵室1,通过水泵3抽取,从而避免了大部分装置位于地面以下,其土建量有所降低,从而能降低投资,缩短工期,且便于维护。
[0029]实施例2:
[0030]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由于第一代产品不便于设置闸门,因此在其不使用时,淤泥容易淤积在进水口和引水室14内,造成堵塞,无法正常引水,在本技术中,特别结合图1

6所示,进水门12上设有闸门5,闸门5通过闸门动力机构驱动开启,闸门动力机构包括动力提升元件61以及提升连接件62,动力提升元件61带动提升连接件62上下运动,提升连接件62带动闸门5升降,动力提升元件61可以为油缸,提升连接件62为提升拉杆,智能控制柜11设有小型液压站,与油缸连接,并通过智能控制柜11中的电气控制系统控制油缸运行,设置闸门5,在其不使用时将闸门5关闭,可避免淤泥淤积在进水门12和引水室14内,从而不会影响正常引水。
[0031]实施例3:
[0032]杂草等杂物一般会挂在拦污栅4上,不及时清理的话,会越来越多,最终可能会影响引水,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特别结合图1

6所示,拦污栅4处设有清污组件7,清污组件7通过动力机构驱动其沿拦污栅4往复运动,通过清污组件7的往复运动,将拦污栅4上的杂物清理掉,具体的,清污组件7包括清污主体件71以及均匀分布在清污主体件71外缘上的若干个清污齿72,清污齿72的数量与拦污栅4间隙一一对应,清污齿72不断上下运动,将拦污栅4上的杂物不断清理,从而避免堵塞。
[0033]为了避免清污组件7和闸门5运动时相互影响,以及降低成本,清污组件7和闸门5共用同一个油缸,清污组件7与提升连接件62的下端连接,其上端与动力提升元件61连接,清污组件7设置在闸门5下方,所述闸门5滑动连接在引水室14上,清污组件7拖动闸门5向上运动,此时清污组件7起到拖动平台的作用,清污组件7与闸门5之间没有固定关系,因此两者之间并不会同步运动,只是在开闸门时,清污组件7拖动闸门5开启,闸门5通过闸门固定组件稳定在提升位置上,闸门固定组件包括闸门吊带81以及设置在闸门上方的插销82,闸门吊带81可以选用钢板,闸门吊带81的对应位置设有与插销82配合的插孔83,闸门吊带81的下端固定在闸门5上,闸门5提起,插销82与插孔83配合,将闸门5稳定在此高度上,插销82选用电推杆,通过智能控制柜11实现电推杆的自动控制,如设置位置传感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装配式双井筒泵站,包括泵室(1)以及出水管(2)、水泵(3),所述水泵(3)连接出水管(2),其特征在于:所述泵室(1)通过连通管(13)连接引水室(14),所述引水室(14)的一侧开设有进水门(12),所述进水门(12)上设有闸门(5),所述闸门(5)通过闸门动力机构驱动开启,所述闸门动力机构包括动力提升元件(61)以及提升连接件(62),所述动力提升元件(61)带动提升连接件(62)上下运动,所述提升连接件(62)带动闸门(5)升降,所述进水门(12)处设有拦污栅(4),所述拦污栅(4)处设有清污组件(7),所述清污组件(7)通过动力机构驱动其沿所述拦污栅(4)往复运动,通过清污组件(7)的往复运动,将拦污栅(4)上的杂物清理掉,所述清污组件(7)与所述提升连接件(62)的下端连接,其上端与动力提升元件(61)连接,所述清污组件(7)设置在闸门(5)下方,所述清污组件(7)拖动闸门(5)向上运动,所述闸门(5)通过闸门固定组件稳定在提升位置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配式双井筒泵站,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污组件(7)包括清污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庆波宋健宴清洪陈俊波
申请(专利权)人:水脉智汇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