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植物空心胶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230417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27 17: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空心胶囊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植物空心胶囊,连接环的左右表面分别安装有所述第二壳体和所述第一壳体,所述第一壳体的内表面左端和所述第二壳体的内表面右端分别等距设置有第一凸块和第二凸块,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的内表面等距安装有加强组件,所述连接环的左右表面均安装有连接组件,通过设置连接组件能够使空心胶囊的连接更加紧密,避免发生脱离现象,通孔可以将空心胶囊内部的空气排出,固定环外表面设置的导向斜面可以避免插接时固定环内折变形,通过设置加强组件可以提高空心胶囊的整体强度,可食用保鲜膜可以延缓胶囊的变色时间,还可以延缓胶囊的融化速度,可食用糖衣可以提高胶囊的口感,提高使用者的体验感。高使用者的体验感。高使用者的体验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植物空心胶囊


[0001]本技术涉及空心胶囊
,具体是一种植物空心胶囊。

技术介绍

[0002]空心胶囊由药用明胶加辅料精制而成的帽、体两节胶囊壳组成,主要用于盛装固体及液体药物,如自制散剂、保健品、药剂等,为服用者解决了难入口、口感差的问题,真正实现了良药不再苦口,空心胶囊越来越受欢迎,首先胶囊的形状细长,易于吞服,是最受消费者欢迎的剂型,此外胶囊能够很有效地掩盖内容物的令人不舒服的味道和气。
[0003]但是,现有的胶囊帽、体插接结构,通常是锁环卡接方式连接,这样的单一连接结构,帽、体容易分离,连接牢固性较差,且现有的胶囊抗压性较差,易变形损坏,且现有的胶囊在插接时,囊帽与囊体插接接触时内壁接触易导致内折变形。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提供了一种植物空心胶囊,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植物空心胶囊,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植物空心胶囊,包括连接环、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所述连接环的左右表面分别安装有所述第二壳体和所述第一壳体,所述第一壳体的内表面左端和所述第二壳体的内表面右端分别等距设置有第一凸块和第二凸块,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的内表面等距安装有加强组件,所述连接环的左右表面均安装有连接组件,所述加强组件包括加强环、第一加强筋和第二加强筋,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的内表面均等距固接有所述加强环,所述加强环的内部固接有所述第一加强筋和所述第二加强筋。
[0007]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连接组件包括固定环、限位槽和通孔,所述连接环的左右表面均固接有所述固定环,所述固定环的外表面等距设置有限位槽和通孔,以便于防止连接环和第一壳体脱离。
[0008]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加强筋和所述第二加强筋的中部交错固定连接,以便于提高胶囊的强度。
[0009]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加强环、所述第一加强筋和所述第二加强筋均为明胶材质,以便于使用者食用。
[0010]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连接环、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均为琼脂材质,以便于使用者食用。
[0011]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连接环、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的外表面均依次设置有可食用糖衣和可食用保鲜膜,以便于使用者食用。
[0012]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固定环的外径小于所述第一壳体的内径,以便于连接连接环和第一壳体。
[0013]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固定环的外表面右端设置有导向斜面,避免了插接时固定环和第一壳体接触内折变形。
[0014]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加强组件的数目为4个,以便于提高空心胶囊的强度。
[00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6]1、通过设置连接组件能够使连接环、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的连接更加紧密,避免发生脱离现象,通孔可以将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内部的空气排出,固定环外表面设置的导向斜面可以避免插接时固定环内折变形;
[0017]2、通过设置加强组件可以提高空心胶囊的整体强度,防止胶囊被挤压损坏,连接环、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的琼脂材质配合可食用保鲜膜可以延缓胶囊的变色时间,还可以延缓胶囊的融化速度,避免空心胶囊滞留在人的喉咙,提高使用者的体验感,可食用糖衣可以提高胶囊的口感,进一步提高使用者的体验感。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一种植物空心胶囊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2为一种植物空心胶囊的剖视图;
[0020]图3为一种植物空心胶囊中连接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4为一种植物空心胶囊中加强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中:1、连接环;2、第一壳体;3、第二壳体;4、第一凸块;5、加强组件;51、加强环;52、第一加强筋;53、第二加强筋;6、连接组件;61、固定环;62、限位槽;63、通孔;7、第二凸块。
具体实施方式
[0023]请参阅图1~4,本技术实施例中,一种植物空心胶囊,包括连接环1、第一壳体2和第二壳体3,连接环1的左右表面分别安装有第二壳体3和第一壳体2,连接环1、第一壳体2和第二壳体3均为琼脂材质,连接环1、第一壳体2和第二壳体3的外表面均依次设置有可食用糖衣和可食用保鲜膜,第一壳体2的内表面左端和第二壳体3的内表面右端分别等距设置有第一凸块4和第二凸块7,第一壳体2和第二壳体3的内表面等距安装有加强组件5,加强组件5的数目为4个,加强组件5包括加强环51、第一加强筋52和第二加强筋53,第一壳体2和第二壳体3的内表面均等距固接有加强环51,加强环51的内部固接有第一加强筋52和第二加强筋53,加强环51、第一加强筋52和第二加强筋53均为明胶材质,第一加强筋52和第二加强筋53的中部交错固定连接,以便于提高胶囊的强度。
[0024]在图1、图2和图3中:连接环1的左右表面均安装有连接组件6,连接组件6包括固定环61、限位槽62和通孔63,连接环1的左右表面均固接有固定环61,固定环61的外表面等距设置有限位槽62和通孔63,以便于防止连接环1和第一壳体2脱离,固定环61的外径小于连接环1的内径,以便于连接连接环1和第一壳体2,固定环61的外表面右端设置有导向斜面,避免了插接时固定环61和第一壳体2接触内折变形。
[0025]本技术的工作原理是:在使用时,首先将药物放在第一壳体2和第二壳体3内,而后将第一壳体2和第二壳体3分别套接在连接环1的外表面,在此过程中,固定环61的外表
面设置的导向斜面可以避免插接时固定环61内折变形,还便于第一壳体2和第二壳体3的套接,连接环1和第一壳体2连接时第一壳体2内部的空气可以通过通孔63排出,而后使第一凸块4和限位槽62进行卡合,使第二凸块7和通孔63进行卡合,通过多次卡合使第一壳体2和固定环61更加紧密,避免连接环1和第一壳体2发生脱离现象,且该组件构件简单,操作方便,通过加强环51、第一加强筋52和第二加强筋53的配合使用,可以提高空心胶囊的整体强度,防止胶囊被挤压损坏,连接环1、第一壳体2和第二壳体3的琼脂材质配合其外表面设置的可食用保鲜膜可以延缓胶囊的变色时间,还可以延缓胶囊的融化速度,避免空心胶囊滞留在人的喉咙,提高使用者的体验感,可食用糖衣可以提高胶囊的口感,进一步提高使用者的体验感。
[0026]以上所述的,仅为本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技术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植物空心胶囊,包括连接环(1)、第一壳体(2)和第二壳体(3),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环(1)的左右表面分别安装有所述第二壳体(3)和所述第一壳体(2),所述第一壳体(2)的内表面左端和所述第二壳体(3)的内表面右端分别等距设置有第一凸块(4)和第二凸块(7),所述第一壳体(2)和所述第二壳体(3)的内表面等距安装有加强组件(5),所述连接环(1)的左右表面均安装有连接组件(6),所述加强组件(5)包括加强环(51)、第一加强筋(52)和第二加强筋(53),所述第一壳体(2)和所述第二壳体(3)的内表面均等距固接有所述加强环(51),所述加强环(51)的内部固接有所述第一加强筋(52)和所述第二加强筋(53);所述连接组件(6)包括固定环(61)、限位槽(62)和通孔(63),所述连接环(1)的左右表面均固接有所述固定环(61),所述固定环(61)的外表面等距设置有限位槽(62)和通孔(63)。2.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永明王伟庆王雪金章加林张梅燕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弘康胶囊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