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集成式氧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230122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27 17: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高压氧舱结构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集成式氧舱,包括右舱体组成、左舱体组成、舱内风道、座椅、下侧围组成、后侧围组成、门内扶手罩板、小桌板、舱内风道、内饰板、底座骨架设备舱、充气加压装置、空气冷干装置、制氧装置和舱门,左舱体组成和右舱体组成对半组装为球体作为舱体,左舱体组成和右舱体组成安装在底座骨架设备舱上,下侧围组成安装在底座骨架设备舱外侧,下侧围组成为舱体外部罩板;舱门外周设置有舱门框齿形,左舱体组成上设有舱体门框齿形,舱门框齿形和舱体门框齿形配合形成倒钩,锁住舱门;左舱体组成与舱门的配合面位置安装有主动式径向密封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为集成式结构,提供了舒适智能的高压氧舱环境。适智能的高压氧舱环境。适智能的高压氧舱环境。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集成式氧舱


[0001]本技术属于高压氧舱结构
,特别是涉及一种集成式氧舱。

技术介绍

[0002]高压氧舱是建立一个密闭的空间,通过管道及控制系统把纯氧和通过管道及控制系统把纯氧和净化压缩空气输入,在舱内部形成大于一个大气压的环境,并且具有比外界较高的氧浓度,形成有利于人体吸收氧气的环境,用于医疗、美容、运动员、高原及高山缺氧等状态下的人员吸烟补充,缓解疲劳等。以往的氧舱为了承载较大的内部压力,全部为钢制,产品笨重,不利于搬运,存放于家庭楼层需要考虑楼板的称重载荷。以往的氧舱舱门为金属材质制作,仅有比较小的观察窗甚至没有观察窗口,无法在第一时间内直接观察到氧舱内的工作状态及内部人员的状态,一段时间后内部人员会感觉到憋闷、燥热,同时在身体及心理上可能会产生一些副作用。以往的氧舱为单人坐式,座椅固定,不能根据人体状态随意调整坐姿;以往的氧舱舱门内部无扶手内板,氧舱舱门打开时无缓冲装置;以往的氧舱仅为独立的舱体,其舱内加压、制氧等均为氧舱外独立设备。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集成式氧舱,其特征在于:包括右舱体组成、左舱体组成、舱内风道、座椅、下侧围组成、后侧围组成、门内扶手罩板、小桌板、内饰板、底座骨架设备舱、充气加压装置、空气冷干装置、制氧装置和舱门,所述左舱体组成和右舱体组成对半组装为球体作为舱体,所述左舱体组成和右舱体组成安装在底座骨架设备舱上;所述舱门通过合页安装在左舱体组成上,所述舱门外周设置有舱门框齿形,所述左舱体组成上设有舱体门框齿形,所述舱门中心设置有旋转机构,关闭舱门时旋转舱门把手,所述舱门框齿形扣入舱体门框齿形,所述舱门框齿形和舱体门框齿形配合形成倒钩,锁住舱门;所述左舱体组成与舱门的配合面位置安装有主动式径向密封装置,所述主动式径向密封装置为密封胶皮结构,所述密封胶皮在自然状态下为凹状,通过压缩机给密封胶皮充气,使密封胶皮在高压下鼓起成凸形,并紧贴胶皮周边的结构腔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集成式氧舱,其特征在于:所述舱体采用玻璃钢材质制作而成,所述舱体上设置有进气阀、排气阀和应急排气阀。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集成式氧舱,其特征在于:所述后侧围组成包括后侧围上罩、后侧围下罩及设置在后侧围下罩和后侧围上罩之间的抽屉式可提水箱,所述后侧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皓锋王世伟王耀武李孖渊郝连员陈晓东刘博然吴升波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威奥颐摩健康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