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邓晓敏专利>正文

一种康复科用肩部按摩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229822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27 17: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按摩床,尤其涉及一种康复科用肩部按摩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自动按压、自动按摩和便于调节的神经内科用肩部按摩床。一种康复科用肩部按摩床,包括有:支撑架和第一转轴,支撑架上部中侧转动式设有第一转轴;第一活动板,第一转轴上设有第一活动板,第一活动板与支撑架转动式配合;按压机构,第一活动板上设有按压机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有按压机构,按压机构左右往复运动会对肩部进行推动,使肩部进入放松状态,按压机构运作会对肩部进行全面按压;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有按摩机构,第二活动杆如此上下往复运动会对患者的肩颈部进行全面按摩,实现肩颈部的自动按摩工作。作。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康复科用肩部按摩床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按摩床,尤其涉及一种康复科用肩部按摩床。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类文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工作和生活节奏在不断加快,社会各阶层都在为更好的生活忙碌着,少有时间用于体育锻炼,人们的身体健康指数每况愈下,长时间的弯腰低头会使得肩部肌肉长期处于紧张状态,时间过长会给人们带来了许多病痛,康复科是让疾病得到康复的科室,也就是专门对各类疾病进行康复的科室,最常见的方式是通过按摩训练或者药物康复,按摩可以放松缓解肩部肌肉的紧张,以解除患者的疼痛,但目前临床康复训练使用的肩部器械结构简单,不能对患者的肩部进行按压,由于患者经常要坐着,很容易使患者下肢麻痹,同时不能对患者的肩颈部进行按摩放松,常常需要护理人员协助,从而增加护理人员的劳动强度。
[0003]为此,我们设计一种自动按压、自动按摩和便于调节的神经内科用肩部按摩床。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克服但目前临床康复训练使用的肩部器械结构简单,不能对患者的肩部进行按压,由于患者经常要坐着,很容易使患者下肢麻痹,同时不能对患者的肩颈部进行按摩放松,常常需要护理人员协助,从而增加护理人员的劳动强度的缺点,本技术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自动按压、自动按摩和便于调节的神经内科用肩部按摩床。
[0005]一种康复科用肩部按摩床,包括有:
[0006]支撑架和第一转轴,支撑架上部中侧转动式设有第一转轴;
[0007]第一活动板,第一转轴上设有第一活动板,第一活动板与支撑架转动式配合;
[0008]按压机构,第一活动板上设有按压机构;
[0009]敲击机构,第一活动板底部设有敲击机构,敲击机构与按压机构配合。
[0010]作为优选,按压机构包括有:
[0011]第一支撑板,第一活动板上部中侧设有第一支撑板;
[0012]第一活动块,第一活动板两侧均滑动式设有第一活动块,两块第一活动块均与第一支撑板滑动式连接;
[0013]第二活动块,两块第一活动块上均滑动式设有第二活动块;
[0014]第一弹簧,第一活动块两侧均绕有第一弹簧,第一弹簧连接在第一活动块和第二活动块之间;
[0015]第三活动块,两块第二活动块下部均滑动式设有第三活动块;
[0016]第二弹簧,第二活动块上绕有第二弹簧,第二弹簧连接在第二活动块和第三活动块之间;
[0017]第一支撑柱,第一活动板底部两侧均设有第一支撑柱;
[0018]第四活动块,两根第一支撑柱上均滑动式设有第四活动块;
[0019]活动架,第一活动板上滑动式设有活动架,两块第四活动块均与活动架滑动式连接,活动架与两块第三活动块配合;
[0020]第三弹簧,第一支撑柱上绕有第三弹簧,第三弹簧连接在第一支撑柱和第四活动块之间。
[0021]作为优选,敲击机构包括有:
[0022]电机,第一活动板底部安装有电机;
[0023]第二支撑柱,第一活动板底部两侧均设有第二支撑柱;
[0024]第二转轴,两根第二支撑柱下部之间转动式连接有第二转轴;
[0025]第一皮带组件,第二转轴与电机的输出轴之间连接有第一皮带组件;
[0026]第一凸轮,第二转轴两侧均设有第一凸轮,两个第一凸轮均与活动架配合。
[0027]作为优选,还包括有卡紧机构,卡紧机构包括有:
[0028]第三支撑柱,第一活动板顶部两侧均对称设有第三支撑柱;
[0029]第一活动杆,四根第三支撑柱之间滑动式连接有第一活动杆,第一活动杆与两块第一活动块配合;
[0030]第四弹簧,第三支撑柱上绕有第四弹簧,第四弹簧连接在第一活动板和第一活动杆之间。
[0031]作为优选,还包括有按摩机构,按摩机构包括有:
[0032]第二支撑板,第一活动板底部中侧设有第二支撑板;
[0033]第二活动板,第二支撑板上滑动式设有第二活动板;
[0034]第五弹簧,第二活动板两侧均绕有第五弹簧,第五弹簧连接在第二支撑板和第二活动板之间;
[0035]第二活动杆,第二支撑板中部滑动式设有第二活动杆;
[0036]海绵块,第二活动杆顶部两侧均设有海绵块;
[0037]第六弹簧,第二活动杆下部两侧均绕有第六弹簧,第六弹簧连接在第二活动板和第二活动杆之间。
[0038]作为优选,还包括有击打机构,击打机构包括有:
[0039]第四支撑柱,第一活动板底部中侧设有第四支撑柱;
[0040]第三转轴,第四支撑柱下部中间转动式设有第三转轴;
[0041]锥齿轮组,第三转轴与第二转轴中侧之间连接有锥齿轮组;
[0042]第二凸轮,第三转轴上设有第二凸轮,第二凸轮与第二活动杆配合。
[0043]作为优选,还包括有抬升机构,抬升机构包括有:
[0044]第五支撑柱,支撑架上部两侧均对称设有第五支撑柱;
[0045]丝杆,横向的两根第五支撑柱之间转动式连接有丝杆;
[0046]第五活动块,两根丝杆均螺纹式设有第五活动块;
[0047]第四转轴,两块第五活动块上部均转动式设有第四转轴;
[0048]第六活动块,第一活动板底部两侧均设有第六活动块;
[0049]第五转轴,两块第六活动块下部均转动式设有第五转轴;
[0050]第三活动杆,同侧的第五转轴与同侧的第四转轴之间连接有第三活动杆;
[0051]第二皮带组件,两根丝杆之间连接有第二皮带组件;
[0052]转杆,一侧的丝杆上设有转杆。
[0053]作为优选,转杆上设有把手,方便护理人员转动转杆。
[0054]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1、本技术通过设有按压机构,按压机构左右往复运动会对肩部进行推动,使肩部进入放松状态,按压机构运作会对肩部进行全面按压;
[0055]2、本技术通过设有按摩机构,第二活动杆如此上下往复运动会对患者的肩颈部进行全面按摩,实现肩颈部的自动按摩工作;
[0056]3、本技术通过设有抬升机构,患者可根据使用情况对第一活动板进行调整工作,使患者可坐可躺。
附图说明
[0057]图1为本技术的第一种立体结构示意图。
[0058]图2为本技术的第二种立体结构示意图。
[0059]图3为本技术的按压机构第一部分立体结构示意图。
[0060]图4为本技术的按压机构第二部分立体结构示意图。
[0061]图5为本技术的A处放大立体结构示意图。
[0062]图6为本技术的B处放大立体结构示意图。
[0063]图7为本技术的敲击机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64]图8为本技术的卡紧机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65]图9为本技术的C处放大立体结构示意图。
[0066]图10为本技术的按摩机构立体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康复科用肩部按摩床,其特征是,包括有:支撑架(1)和第一转轴(3),支撑架(1)上部中侧转动式设有第一转轴(3);第一活动板(2),第一转轴(3)上设有第一活动板(2),第一活动板(2)与支撑架(1)转动式配合;按压机构(4),第一活动板(2)上设有按压机构(4);敲击机构(5),第一活动板(2)底部设有敲击机构(5),敲击机构(5)与按压机构(4)配合;按压机构(4)包括有:第一支撑板(41),第一活动板(2)上部中侧设有第一支撑板(41);第一活动块(42),第一活动板(2)两侧均滑动式设有第一活动块(42),两块第一活动块(42)均与第一支撑板(41)滑动式连接;第二活动块(43),两块第一活动块(42)上均滑动式设有第二活动块(43);第一弹簧(44),第一活动块(42)两侧均绕有第一弹簧(44),第一弹簧(44)连接在第一活动块(42)和第二活动块(43)之间;第三活动块(45),两块第二活动块(43)下部均滑动式设有第三活动块(45);第二弹簧(46),第二活动块(43)上绕有第二弹簧(46),第二弹簧(46)连接在第二活动块(43)和第三活动块(45)之间;第一支撑柱(47),第一活动板(2)底部两侧均设有第一支撑柱(47);第四活动块(48),两根第一支撑柱(47)上均滑动式设有第四活动块(48);活动架(49),第一活动板(2)上滑动式设有活动架(49),两块第四活动块(48)均与活动架(49)滑动式连接,活动架(49)与两块第三活动块(45)配合;第三弹簧(410),第一支撑柱(47)上绕有第三弹簧(410),第三弹簧(410) 连接在第一支撑柱(47)和第四活动块(48)之间;敲击机构(5)包括有:电机(51),第一活动板(2)底部安装有电机(51);第二支撑柱(52),第一活动板(2)底部两侧均设有第二支撑柱(52);第二转轴(53),两根第二支撑柱(52)下部之间转动式连接有第二转轴(53);第一皮带组件(54),第二转轴(53)与电机(51)的输出轴之间连接有第一皮带组件(54);第一凸轮(55),第二转轴(53)两侧均设有第一凸轮(55),两个第一凸轮(55)均与活动架(49)配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康复科用肩部按摩床,其特征是,还包括有卡紧机构(6),卡紧机构(6)包括有:第三支撑柱(61),第一活动板(2)顶部两侧均对称设有第三支撑柱(61);第一活动杆(62),四根第三支撑柱(61)之间滑动式连接有第一活动杆(62),第一活动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晓敏
申请(专利权)人:邓晓敏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