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复合材料摩托车副车架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229800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27 17:23
一种复合材料摩托车副车架结构,包括上部安装板和与之连接的底部托板,上部安装板包括主体、第一系统安装面、第二系统安装面、第三系统安装面、第一操作空间开口、第二操作空间开口和第三操作空间开口;底部托板包括底壳和设于底板两侧的两个护板,底壳内部设有与上部安装板嵌接的容腔,两个护板为前高后低的翼板,两个护板内侧包括对应设置的设于护板前端的与主车架连接硬点,与主车架连接硬点为带有两个连接孔的嵌于护板内部的金属板。本新型采用复合材料板壳结构替代原有焊接骨架加塑料外饰件组合结构,实现整体化集成,能够有效降低装配难度,提高产品性能,减轻重量。减轻重量。减轻重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复合材料摩托车副车架结构


[0001]本技术属于摩托车结构
,具体涉及一种复合材料摩托车副车架结构。

技术介绍

[0002]摩托车轻量化设计在高档赛车款型上的应用非常普遍,通过使用强度高、质量轻的复合材料替代传统钢、铝合金材料,能够有效减轻整车重量,从而降低车辆惯性,提升操控性,能够更快更灵活的应对加速、减速、过弯等不同路况,同时摩托车轻量化还可以降低噪音、震动,提升动力性和稳定性,节省燃油,降低碳排放,保护生态环境。
[0003]现有技术中,主、副车架是摩托车最主要的承载部件,发动机悬挂在车架上,再加上外饰件、系统和设备的重量,故对于车架的整体承载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对于副车架来说,传统结构形式由焊接骨架3和塑料外饰件4(参见图1),通过机械连接方式组装在一起,焊接骨架主承力部分采用钢管切削后焊接成网状结构,除此之外,还要将各类系统支架,例如坐垫安装支架、牌照安装支架、油箱安装支架、电池整流调压器安装支架等焊接至主骨架上,其零部件数量多,焊接残余变形及内应力大,且焊接工艺易出现裂纹、气孔、夹渣等缺陷,骨架承载能力及整体精度很难得到有效控制;塑料外饰件一般为多分块式,包括左右尾灯护罩、底板、坐垫护板、左右盖板等。其零部件数量多,装配复杂,且存在一定的公差累积。本新型引入摩托车轻量化设计理念,将骨架、外饰件及系统支架进行整体化集成,采用复合材料板壳结构设计,通过胶接、机械连接方式紧固,在满足刚强度性能要求下,实现副车架总成整体重量减轻,进而带来摩托车轻量化收益。

技术实现思路

[0004]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复合材料摩托车副车架结构,采用复合材料板壳结构替代原有焊接骨架加塑料外饰件组合结构,实现整体化集成,本新型提供的复合材料整体式副车架结构,能够有效降低装配难度,提高产品性能,减轻重量。
[0005]技术方案:一种复合材料摩托车副车架结构,包括上部安装板和与之连接的底部托板,所述上部安装板包括主体、第一系统安装面、第二系统安装面、第三系统安装面、第一操作空间开口、第二操作空间开口和第三操作空间开口,主体为弧形结构,所述第一系统安装面、第二系统安装面和第三系统安装面从前到后依次设于主体上表面,第三系统安装面设于主体尾端,所述第一操作空间开口、第二操作空间开口和第三操作空间开口从前到后依次贯穿主体,第一操作空间开口设于主体前端,第二操作空间开口设于第一系统安装面和第二系统安装面之间,第三操作空间开口设于第二系统安装面和第三系统安装面之间;
[0006]所述底部托板包括底壳和设于底板两侧的两个护板,所述底壳内部设有与上部安装板嵌接的容腔,所述两个护板为前高后低的翼板,两个护板内侧包括对应设置的设于护板前端的与主车架连接硬点,所述与主车架连接硬点为带有两个连接孔的嵌于护板内部的
金属板。
[0007]作为优选,所述第一系统安装面和第二系统安装面所在的主体上表面相应位置处为凸起平台结构,第三系统安装面所在的主体上表面相应位置处为平板结构。
[0008]作为优选,所述复合材料摩托车副车架结构还包括第一金属背板、第二金属背板和第三金属背板,所述第一金属背板设于第一系统安装面底部,所述第二金属背板设于第二系统安装面底部,所述第三金属背板设于第三系统安装面底部,所述第一金属背板、第二金属背板和第三金属背板与上部安装板的连接关系为胶接或者胶铆连接。
[0009]作为优选,所述第一金属背板、第二金属背板和第三金属背板为钢板,厚度为0.5~3 mm。
[0010]作为优选,所述上部安装板和底部托板胶接,上部安装板两侧设有第一胶接装配面,底部托板与上部安装板两侧相接处设有第二胶接装配面。
[0011]作为优选,所述第一胶接装配面和第二胶接装配面的宽度为25~40 mm,胶层厚度为0.5~3 mm。
[0012]作为优选,所述上部安装板和底部托板均一体成型,为复合材料铺层结构或复合材料铺层夹芯结构,所述夹芯结构为硬质泡沫层。
[0013]作为优选,当上部安装板和底部托板为复合材料铺层结构时,复合材料铺层结构的厚度为1~4 mm;当上部安装板和底部托板为复合材料铺层夹芯结构时,单侧复合材料铺层厚度为0.5~2 mm,硬质泡沫层厚度为2~10 mm。
[0014]作为优选,所述金属板为钢板,金属板与护板的连接关系为胶接或胶铆连接,金属板的厚度为0.5~3 mm。
[0015]有益效果:1)本新型通过提出一种复合材料摩托车副车架结构,采用复合材料板壳结构替代原有焊接骨架加塑料外饰件组合结构,此结构对复合材料在摩托车上的应用提供更合理的设计方法,以及更充足的设计空间,实现摩托车轻量化目标。
[0016]2)本新型所述复合材料摩托车副车架结构采用的复合材料结构为多分块组合形式,在满足工艺成型可行前提下尽量减少分块数量。以上下组合式为例,复合材料副车架可将众多系统支架集成至上部安装板及底部托板,预留设备安装操作空间开口,并保证与主车架安装硬点连接可靠。在系统安装面处,复合材料结构内侧相应位置增加金属背板零件,以增强局部连接点强度。上部安装板、底部托板与金属背板通过胶接、机械连接组合在一起。复合材料整体式副车架结构,能够有效降低装配难度,提高产品性能,减轻重量。
附图说明
[0017]图1 为现有技术中摩托车副车架及本新型所述复合材料摩托车副车架结构示意图,(a)为现有技术中摩托车副车架结构示意图,(b)为本新型所述复合材料摩托车副车架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本新型所述复合材料摩托车副车架结构拆解示意图。
[0019]图中各数字标号代表如下:1. 上部安装板;2. 底部托板;3.焊接骨架;4.塑料外饰件;5.第一系统安装面;6.第二系统安装面;7.第三系统安装面;8.第一操作空间开口;9.第二操作空间开口;10.第三操作空间开口;11.底壳;12.护板;13. 与主车架连接硬点;14.第一金属背板;15.第二金属背板;16.第三金属背板;17.第一胶接装配面;18.第二胶接装
配面。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描述。
[0021]实施例1
[0022]一种复合材料摩托车副车架结构,参见图1和图2,包括上部安装板1和与之连接的底部托板2,所述上部安装板1包括主体、第一系统安装面5、第二系统安装面6、第三系统安装面7、第一操作空间开口8、第二操作空间开口9和第三操作空间开口10,主体为弧形结构,所述第一系统安装面5、第二系统安装面6和第三系统安装面7从前到后依次设于主体上表面,第三系统安装面7设于主体尾端,所述第一操作空间开口8、第二操作空间开口9和第三操作空间开口10从前到后依次贯穿主体,第一操作空间开口8设于主体前端,第二操作空间开口9设于第一系统安装面5 和第二系统安装面6之间,第三操作空间开口10设于第二系统安装面6和第三系统安装面7之间;
[0023]所述底部托板2包括底壳11和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复合材料摩托车副车架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上部安装板(1)和与之连接的底部托板(2),所述上部安装板(1)包括主体、第一系统安装面(5)、第二系统安装面(6)、第三系统安装面(7)、第一操作空间开口(8)、第二操作空间开口(9)和第三操作空间开口(10),主体为弧形结构,所述第一系统安装面(5)、第二系统安装面(6)和第三系统安装面(7)从前到后依次设于主体上表面,第三系统安装面(7)设于主体尾端,所述第一操作空间开口(8)、第二操作空间开口(9)和第三操作空间开口(10)从前到后依次贯穿主体,第一操作空间开口(8)设于主体前端,第二操作空间开口(9)设于第一系统安装面(5)和第二系统安装面(6)之间,第三操作空间开口(10)设于第二系统安装面(6)和第三系统安装面(7)之间;所述底部托板(2)包括底壳(11)和设于底板两侧的两个护板(12),所述底壳(11)内部设有与上部安装板(1)嵌接的容腔,所述两个护板(12)为前高后低的翼板,两个护板(12)内侧包括对应设置的设于护板前端的与主车架连接硬点(13),所述与主车架连接硬点(13)为带有两个连接孔的嵌于护板内部的金属板。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合材料摩托车副车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系统安装面(5)和第二系统安装面(6)所在的主体上表面相应位置处为凸起平台结构,第三系统安装面(7)所在的主体上表面相应位置处为平板结构。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合材料摩托车副车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材料摩托车副车架结构还包括第一金属背板(14)、第二金属背板(15)和第三金属背板(16),所述第一金属背板(14)设于第一系统安装面(5)底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孟祥龙张伟魏斌何鹏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卡涞复合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