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泡排球加注设备及泡排作业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3228631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27 17: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泡排球加注设备及泡排作业系统,包括:泡排球加注筒,泡排球加注筒用于容纳泡排球;所述泡排球加注筒上设有泡排球填装口;所述泡排球加注筒上设有出口和入口,所述出口连接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用于与采气树的相应采气管口连接,以向气井油管内注入泡排球;所述入口连接有导压管,所述导压管上设有导压接头,所述导压接头用于和所述采气树的套管气出口连接,以将气井套管中的套管气引入泡排球加注筒中,利用套管气推动泡排球进入油管中。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泡排球加注设备可有效解决现有技术中泡排球带压加注装置在加注作业时,需要借助外部气源导致生产成本较高的技术问题。的技术问题。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泡排球加注设备及泡排作业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泡排球加注设备及泡排作业系统。

技术介绍

[0002]现有的采气井的内部结构一般为,采气井中布置有油管,油管外套装有套管,套管与油管之间形成套管环空,采气井的井口布置有采气树,采气树上的采气管口与油管连通,采气树上的套管气出口与套管环空连通。随着采气井的不断开采,在进入含水开发阶段后由于地层压力的降低,无法依靠自身能量将井筒内的积液排出,会在油管中形成积液,严重时甚至会水淹关井。目前泡沫排水采气技术以其施工简单、见效快、成本低等特点,在国内外各大油气田得到广泛应用。现有的泡排技术中常用的泡排剂分为液体泡排剂和固体泡排剂,液体泡排剂主要通过柱塞泵泵入井筒内,但只能与积液上表面接触,无法沉降到井底,泡排效果差。固体泡排剂分为棒状和球状的两种,棒状泡排剂在油管内下落的过程中易卡在缩颈的位置,不能落到井底与积液接触。球状固体泡排剂在用加注装置投加过程中更易落到井底,与井底积液接触面积更大,发泡效果更彻底,排液效果更好。
[0003]例如授权公告号CN210622778U的中国技术专利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泡排球加注设备,包括用于容纳泡排球(45)的泡排球加注筒(4),所述泡排球加注筒(4)上设有泡排球填装口(47);所述泡排球加注筒(4)上设有出口和入口,所述出口连接有连接管(5),所述连接管(5)用于与采气树(1)的相应采气管口连接,以向气井油管内注入泡排球(45);其特征在于,所述入口连接有导压管(3),所述导压管(3)上设有导压接头,所述导压接头用于和所述采气树(1)的套管气出口连接,以将气井套管中的套管气引入泡排球加注筒(4)中,利用套管气推动泡排球(45)进入油管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泡排球加注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压管(3)上设有弧形缓冲管段,所述弧形缓冲管段用于对进入导压管(3)中的套管气进行缓冲。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泡排球加注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缓冲管段为U形结构,U形的弧形缓冲管段包括上管段(35)、下管段(36)和中间过渡管段(37),所述上管段(35)用于和所述泡排球加注筒(4)的入口连接,所述下管段(36)用于和所述采气树(1)的套管气出口连接,所述中间过渡管段(37)用于连通所述上管段(35)和所述下管段(36)。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泡排球加注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管段(36)与所述采气树(1)的套管气出口之间布置有导压直管段(32)。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泡排球加注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管(5)和所述泡排球加注筒(4)支撑放置在所述导压直管段(32)的上方,所述导压直管段(32)的下方布置有支撑结构,所述支撑结构用于形成对泡排球加注设备的支撑。6.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易骏陈旭赵润冬周瑞立周舰隋冬梅王萍刘玉祥袁本福杨芾汕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