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肢肌无力患者用踝泵运动训练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227926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27 17: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下肢肌无力患者用踝泵运动训练器,其包括鞋身、鞋底、脚踝调节机构和脚板调节机构,鞋身与鞋底可拆卸连接,脚踝调节机构包括内置于鞋身的后脚踝气囊调节装置、左脚踝气囊调节装置和右脚踝气囊调节装置,后脚踝气囊调节装置安装于鞋底的后侧,左脚踝气囊调节装置和右脚踝气囊调节装置均位于后脚踝气囊调节装置的前侧,左脚踝气囊调节装置和右脚踝气囊调节装置呈对称设置,脚板调节机构包括位于脚踝调节机构之前侧的上脚板气囊调节装置、下脚板气囊调节装置、左脚板气囊调节装置和右脚板气囊调节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的下肢肌无力患者用踝泵运动训练器能够对患者的脚步进行训练,具有穿戴方便和使用便捷的优点。的优点。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下肢肌无力患者用踝泵运动训练器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下肢肌无力患者用踝泵运动训练器。

技术介绍

[0002]研究表明踝泵运动对于促进患者血液循环,减少下肢静脉血栓的发生和防止肌肉萎缩等有很好的作用。而现有的踝泵运动装置大多需要人工辅助,在锻炼的过程中调节不方便,无法对锻炼的程度进行调节,使得锻炼效果欠佳,容易浪费人力,患者舒适度欠佳。
[0003]为解决上述问题,有必要提供一种下肢肌无力患者用踝泵运动训练器。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对患者的脚步进行训练、穿戴方便和使用便捷的下肢肌无力患者用踝泵运动训练器。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的下肢肌无力患者用踝泵运动训练器包括鞋身、鞋底、脚踝调节机构和脚板调节机构,所述鞋身与所述鞋底可拆卸连接,所述脚踝调节机构包括内置于所述鞋身的后脚踝气囊调节装置、左脚踝气囊调节装置和右脚踝气囊调节装置,所述后脚踝气囊调节装置安装于所述鞋底的后侧,所述左脚踝气囊调节装置和右脚踝气囊调节装置均位于所述后脚踝气囊调节装置的前侧,所述左脚踝气囊调节装置和所述右脚踝气囊调节装置呈对称设置,所述脚板调节机构包括位于所述脚踝调节机构之前侧的上脚板气囊调节装置、下脚板气囊调节装置、左脚板气囊调节装置和右脚板气囊调节装置,所述上脚板气囊调节装置、下脚板气囊调节装置、左脚板气囊调节装置和右脚板气囊调节装置共同围成开口朝向所述脚踝调节机构的用于放置脚板的槽体结构。
[0006]较佳地,所述鞋身与所述鞋底通过拉链连接。
[0007]较佳地,所述鞋身与所述鞋底通过捆绑带连接。
[0008]较佳地,所述上脚板气囊调节装置的气囊的横截面为齿状结构,该齿状结构的齿尖为圆弧状,所述齿状结构的齿面朝外。
[0009]较佳地,所述下脚板气囊调节装置的气囊的横截面为齿状结构,该齿状结构的齿尖为圆弧状,所述齿状结构的齿面朝外。
[0010]较佳地,所述左脚板气囊调节装置的气囊的横截面为齿状结构,该齿状结构的齿尖为圆弧状,所述齿状结构的齿面朝外。
[0011]较佳地,所述右脚板气囊调节装置的气囊的横截面为齿状结构,该齿状结构的齿尖为圆弧状,所述齿状结构的齿面朝外。
[0012]较佳地,所述后脚踝气囊调节装置、左脚踝气囊调节装置和右脚踝气囊调节装置均包括内置于所述鞋身的充放气装置、气管和气囊,所述充放气装置通过所述气管与所述气囊连通。
[0013]较佳地,所述上脚板气囊调节装置、下脚板气囊调节装置、左脚板气囊调节装置和
右脚板气囊调节装置均包括内置于所述鞋身的充放气装置、气管和气囊,所述充放气装置通过所述气管与所述气囊连通。
[0014]较佳地,所述鞋身为柔性鞋身。
[00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的下肢肌无力患者用踝泵运动训练器通过将鞋身、鞋底、脚踝调节机构和脚板调节机构等结合在一起,鞋身与鞋底可拆卸连接,患者在穿训练器时,先拆开鞋底和鞋身,将脚放入到鞋身处,然后将鞋底与鞋身固定,从而提高穿戴的便利性。脚踝调节机构包括内置于鞋身的后脚踝气囊调节装置、左脚踝气囊调节装置和右脚踝气囊调节装置,后脚踝气囊调节装置安装于鞋底的后侧,左脚踝气囊调节装置和右脚踝气囊调节装置均位于后脚踝气囊调节装置的前侧,左脚踝气囊调节装置和右脚踝气囊调节装置呈对称设置,脚板调节机构包括位于脚踝调节机构之前侧的上脚板气囊调节装置、下脚板气囊调节装置、左脚板气囊调节装置和右脚板气囊调节装置,上脚板气囊调节装置、下脚板气囊调节装置、左脚板气囊调节装置和右脚板气囊调节装置共同围成开口朝向脚踝调节机构的用于放置脚板的槽体结构,使用时,当做背伸运动时,上脚板气囊调节装置排气,下脚板气囊调节装置进气;当做环绕动作时,控制左脚踝气囊调节装置和左脚板气囊调节装置进气,同时右脚踝气囊调节装置和右脚板气囊调节装置排气,反向时控制左脚踝气囊调节装置和左脚板气囊调节装置排气,同时右脚踝气囊调节装置和右脚板气囊调节装置进气。
附图说明
[0016]图1是本技术的下肢肌无力患者用踝泵运动训练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7]图2是本技术的下肢肌无力患者用踝泵运动训练器的内部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8]图3是本技术的下肢肌无力患者用踝泵运动训练器的另一角度的内部立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为详细说明本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构造特征、所实现的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详予说明。
[0020]请参阅图1至图3,展示了本技术的下肢肌无力患者用踝泵运动训练器的具体结构,下肢肌无力患者用踝泵运动训练器包括鞋身1、鞋底2、脚踝调节机构3和脚板调节机构4,鞋身1与鞋底2可拆卸连接,患者在穿训练器时,先拆开鞋底2和鞋身1,将脚放入到鞋身1处,然后将鞋底2与鞋身1固定,从而提高穿戴的便利性。较佳地,鞋身1与鞋底2通过拉链连接,或,鞋身1与鞋底2通过捆绑带连接,调高穿戴的便利性。脚踝调节机构3包括内置于鞋身1 的后脚踝气囊调节装置31、左脚踝气囊调节装置32和右脚踝气囊调节装置33,后脚踝气囊调节装置31安装于鞋底2的后侧,左脚踝气囊调节装置32和右脚踝气囊调节装置33均位于后脚踝气囊调节装置31的前侧,左脚踝气囊调节装置32和右脚踝气囊调节装置33呈对称设置,脚板调节机构4包括位于脚踝调节机构3之前侧的上脚板气囊调节装置41、下脚板气囊调节装置42、左脚板气囊调节装置43和右脚板气囊调节装置44,上脚板气囊调节装置41、下脚板气囊调节装置42、左脚板气囊调节装置43和右脚板气囊调节装置44共同围成开口朝向脚踝调节机构3的用于放置脚板的槽体结构,使用时,当做背伸运动时,上脚板气囊调节
装置41排气,下脚板气囊调节装置42进气;当做环绕动作时,控制左脚踝气囊调节装置32和左脚板气囊调节装置43进气,同时右脚踝气囊调节装置33和右脚板气囊调节装置44排气,反向时控制左脚踝气囊调节装置 32和左脚板气囊调节装置43排气,同时右脚踝气囊调节装置33和右脚板气囊调节装置44进气。较佳地,鞋身1为柔性鞋身1,从而方便穿戴,提高使用的便利性。更为具体地,如下:
[0021]请参阅图1至图3,上脚板气囊调节装置41的气囊的横截面为齿状结构,该齿状结构的齿尖为圆弧状,齿状结构的齿面411朝外。下脚板气囊调节装置 42的气囊的横截面为齿状结构,该齿状结构的齿尖为圆弧状,齿状结构的齿面朝外。左脚板气囊调节装置43的气囊的横截面为齿状结构,该齿状结构的齿尖为圆弧状,齿状结构的齿面431朝外。右脚板气囊调节装置44的气囊的横截面为齿状结构,该齿状结构的齿尖为圆弧状,齿状结构的齿面441朝外。上述由于采用齿状结构,在充气时,由于齿部部位结构特性,使得齿部部位充气变形,齿部会向直线部位勾起,从而使得脚趾部位得到更好的训练。
[0022]请参阅图1至图3,后脚踝气囊调节装置31、左脚踝气囊调节装置32和右脚踝气囊调节装置33均包括内置于鞋身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下肢肌无力患者用踝泵运动训练器,其特征在于,包括鞋身、鞋底、脚踝调节机构和脚板调节机构,所述鞋身与所述鞋底可拆卸连接,所述脚踝调节机构包括内置于所述鞋身的后脚踝气囊调节装置、左脚踝气囊调节装置和右脚踝气囊调节装置,所述后脚踝气囊调节装置安装于所述鞋底的后侧,所述左脚踝气囊调节装置和右脚踝气囊调节装置均位于所述后脚踝气囊调节装置的前侧,所述左脚踝气囊调节装置和所述右脚踝气囊调节装置呈对称设置,所述脚板调节机构包括位于所述脚踝调节机构之前侧的上脚板气囊调节装置、下脚板气囊调节装置、左脚板气囊调节装置和右脚板气囊调节装置,所述上脚板气囊调节装置、下脚板气囊调节装置、左脚板气囊调节装置和右脚板气囊调节装置共同围成开口朝向所述脚踝调节机构的用于放置脚板的槽体结构。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下肢肌无力患者用踝泵运动训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鞋身与所述鞋底通过拉链连接。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下肢肌无力患者用踝泵运动训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鞋身与所述鞋底通过捆绑带连接。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下肢肌无力患者用踝泵运动训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脚板气囊调节装置的气囊的横截面为齿状结构,该齿状结构的齿尖为圆弧状,所述齿状结构的齿面朝外。5.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兴玲刘齐芬刘素敏张俊峰刘环恩黄剑仪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松山湖中心医院东莞市石龙人民医院东莞市第三人民医院东莞市心血管病研究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